第220章 萬世之基,自然要慢慢來。【求訂閱,求月票】
作者:姒荒      更新:2021-04-18 12:07      字數:2204
  “家主,為何放了楚南公?”

  龍且心下有些不解,他可是親眼目睹了項梁與楚南公的爭執,後來更是亮了刀劍,這一刻不由得朝著項梁,道。

  聞言,項梁收回了目光,看著器宇軒昂的龍且,嘴角的笑容更加的燦爛了幾分,龍且是一個武將的苗子。

  除了項羽之外,無人能比。

  項梁心裏清楚,就算是項莊也遠遠不如,對於這樣的人才,項梁自然是極為的重視,視為子侄。

  一直以來,對於龍且的培養,項梁一點也沒有落下。

  更何況,項羽,項莊,項他等人都需要培養,一隻羊也是放,一群羊也是放,項梁對於龍且很是嚴格。

  看到龍且身上的氣質,項梁心中很欣慰,有一種吾家有子初長成的感慨。

  ……

  “殺了楚南公,隻會讓我們與陳縣的那些人關係更為僵硬,此刻朝廷尚未作出回應,我們不得不謹慎!”

  “就算朝廷答應了,留下楚南公,楚地必然會亂,而平叛之時,便是你們建功立業的時候。”

  ……

  一旁範增也是點了點頭。

  雖然項梁的軍事才華不如項羽,在謀略之上也不如他範增,但是項梁心思縝密,習慣於謀定而後動。

  雖然尚未得到朝廷的答複,但是項梁已經看的很遠了。

  楚地若亂,最熟悉楚地的項氏,便是最首當其衝的。

  ……

  關外諸郡,各種消息席卷,動作頻繁,但是不管他們如何動作,都將目光集中在了關中,集中在了鹹陽。

  鹹陽亂,關中亂,天下才會亂。

  如果朝廷不亂,他們很大程度上隻能安分守己,畢竟鬧得最凶的三個地方,皆有數十萬大軍坐鎮。

  軍隊帶來的穩定,這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比擬的。

  ……

  鹹陽宮。

  書房之中,嬴政放下手中的竹簡,眉頭緊蹙,王綰正襟危坐,神色凝重,在心裏組織著語言。

  “陛下,雪災的具體情況已經摸清楚了,北地,九原,雲中等郡死亡一百三十五人,房屋倒塌一千戶。”

  “火炕已經開始推廣,雪災情況得到了緩解,由於受災麵積太大,一個月內,尚工坊的人不能及時返回鹹陽。”

  ……

  這是最近唯一一件讓大秦朝堂感覺到輕鬆的事情了,畢竟還有更麻煩的烈士遺孀引起的風波,以及土地改革。

  “尚工坊中的工匠可以遲歸,將火炕技術教會當地工匠,工匠的工錢必須由每戶自己承擔。”

  “若是黔首沒有錢,可以寫下借據,由當地官署出錢,來年收成之後,收錢毀掉借據。”

  嬴政躺在一張最新打造的太師椅上,看似漫不經心,心中卻是念頭萬千。他心裏清楚,在這個時候的大秦帝國,雪災是最微不足道的。

  雪災乃是天災,非人力可以轉移,大秦存在多少年,雪災就發生了多少年,國人百姓早已經習慣。

  而這一次朝廷推出火炕,緩解了過冬的難題,雪災造成的損失正在不斷地緩解,這對於大秦北方國人百姓是巨大的好消息。

  但是雪災之後,還有烈士遺孀被欺壓,對於嬴政而言,這才是讓他心中忐忑的大事。

  “王相,尉繚等人現如今在做什麽?”沉吟了片刻,嬴政抬頭朝著王綰,道。

  方才各地傳來的奏報之上,他已經了解了一二,他發現局勢隱隱有一種不受控製的趨勢。

  “稟陛下,臣也沒有去關注,隻不過現如今除了任囂之外,其他人都到了鹹陽,大軍入帝都,將天下人的目光吸引過來!”

  王綰神色凝重:“再這樣下去,朝廷若是沒有明確的表態,勢必會引發混亂,六國遺族等反秦勢力將會蠢蠢欲動。”

  “各大官署也開始躁動……”

  說到這裏,王綰朝著嬴政試探,道:“陛下,這件事你打算如何處理?是強行鎮壓,還是……”

  聞言,嬴政深深的看了一眼王綰,一字一頓,道:“以軍法秦法從事,該株連的株連,該滅族的滅族!”

  “大秦銳士為朕流血,為朕開疆擴土,保衛整個大秦帝國,朕不能讓他們失望,朕已經表態了。”

  “朕若不許,王翦等人如何能帶兵入鹹陽,又豈會成立大秦軍事法庭……”

  “王相,如今大秦帝國走到了風口浪尖,也到了十字街頭,始皇三十年,對於你朕隻有一個要求。”

  “那便是穩定!”

  ……

  “諾。”

  點頭答應一聲,王綰心頭越發凝重了,他太了解嬴政了,在這個時候,嬴政提出國府穩定,必然會讓王翦與李斯以雷霆萬鈞之勢解決烈士遺孀被欺壓與土地改革。

  他雖然心中凝重,卻也清楚這是沒辦法的事,大秦帝國以武立國,再加上這個局勢緊張,大秦三軍穩定的重要,甚至於遠遠超過了土地改革。

  “最近李斯可有奏報?”

  烈士遺孀一事,乃是軍方事,嬴政隻是向王綰問問他的意見,最終做決定的是尉繚與王翦。

  但是土地改革,這是國府官署之中頭等大事,雖然有右相李斯親自負責,但是作為國府官署的一把手,他自然需要了解。

  心中念頭一閃而過,王綰朝著嬴政:“陛下,根據臣的了解,李斯等人正在繼續推進土地改革。”

  “由於連續的殺伐果斷,再加上朝廷態度堅決,阻礙的程度小了很多!”

  “不過按照當下的進度,隻怕在春耕之前不能結束關中的土地改革,畢竟巴蜀以及漢中等郡尚未進行。”

  ……

  王綰心裏清楚,這一次朝廷為了確定具體畝數與人口,全部由李斯等人推行,一點也沒有假借人手。

  這樣一來,速度很慢是必然的。

  隻不過這樣做也有一定的好處,那便是大秦朝廷可以得到具體的田地數據,這將是百年施政的基礎。

  正是基於這種考慮,王綰明知道速度太慢,也沒有打算假借人手。

  “陛下,慢一點也有慢一點的好處,至少等到土地改革結束,朝廷對於天下畝數與戶數都會有一個清晰的了解。”

  “萬世之基,自然需要慢慢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