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尚工坊是未來的爆點【求首訂】
作者:姒荒      更新:2021-04-18 12:06      字數:2190
  規矩不可破!

  上位者製定法律,樹立條條框框,本就是為了束縛天下萬民,在這個時候,嬴政自然不會輕易打破陳規。

  默守陳規!

  有時候是一件壞事,意為不知變通,但是在這一刻卻是一件好事,規矩必須要遵守。

  數百年的大秦文化積累,讓自主救災的觀念早已深入人心,觀念已經養成,就已經保持下去。

  若是冒然破壞,隻會讓大秦帝國一片混亂,也會讓國人百姓心中產生惰性,認為隻要是發生了災難,就是朝廷的事。

  天災人禍,不僅是朝廷的事,更是國人百姓自己的事,畢竟他們要活著,要生存,要繁衍生息。

  ……

  這是一種習慣,也是一種很特殊的辦法。若是以朝廷為主,救災雖快,卻消耗太大。

  若是以災民為主,朝廷隻負責引導,這樣一來,更有利於災後的恢複,以及大秦帝國的穩定。

  一念至此,嬴政朝著公輸仇語重心長,道:“一直以來,大秦帝國之中就算是發生了幹旱,水澇,朝廷也不會免費救災。”

  “各大官署的糧草,要按照一定的利息償還,朝廷可以借,但是國人百姓在來年豐收之後,必須要還。”

  “如今雪災發生在冬季,對於田地影響不大,瑞雪兆豐年,也許來年將會是一個豐收年。”

  “這一次的雪災最嚴重的不是缺糧,而是抵禦寒冷,救治傷患!”

  ……

  聞言,公輸仇點了點頭,在這一刻,他也是明白了嬴政話中的意思,也認可了嬴政的說法。

  這一次的雪災,發生在冬季,在大秦帝國始皇帝三十年的歲首,距離春耕還有很長一段時間。

  此刻的雪災,對於春耕反而是一件好事,唯獨的難題便是取暖與救人,救治一事,當地官署自可以承擔。

  畢竟傷員不多,不需要朝廷特意去組織太醫署的人前往,各地郡縣的醫者就可以解決了。

  如今最難解決的問題,因為火炕,變得迎刃而解,這樣一來,這一場雪災看似突如其來,對於大秦帝國的影響遠沒有前幾次嚴重。

  “多謝陛下提點,老臣差一點倒下了大錯!”公輸仇很是感激的朝著嬴政深深一躬,他隻是尚工坊的人,對於救災並不在行。

  “這件事不是老公輸你的錯,救災一事本應該治粟內史官署前往,但是鄭國以及大田令左爭都在推進土地改革。”

  嬴政深深的看了一眼公輸仇,一字一頓,道:“救災這件事,朕已經無人可派,要不然大秦朝廷都運轉不了。”

  “這件事朕隻能交給你了,不要讓朕失望——!”

  這個時候,嬴政也是迫於無奈。

  治粟內史官署一片忙碌,雖然還有小吏在,卻威望不足,官階太低,前往各郡縣無法做好統籌。

  當地的官吏,未必就會聽從調遣。

  任何的地方,都是看資曆,靠能力的,想要出類拔萃,想要人人服從,要麽資曆很深,要麽能力很強。

  很顯然,治粟內史官署的小吏隻是身負一技之長的普通人,要不然早已經加官進爵,何至於一生蹉跎。

  思來想去,此時此刻嬴政能夠用的隻有公輸仇,最重要的是,公輸家族在工匠一脈之中地位很高。

  公輸仇不僅執掌大秦尚工坊,屬於工這一階級在中原大地之上,官階最高的一個人,已經成為了工這一階級的信仰。

  而這一次前往受災郡縣推行火炕,本就是以尚工坊為首,這樣一來,很是非公輸仇莫屬了。

  見到嬴政神色凝重,這一刻,公輸仇也是臉色微微一變:“請陛下放心,老臣一定盡力促成此事!”

  “為了大秦!”

  聞言,嬴政神色肅然的接了一句:“為了大秦——!”

  為了大秦!

  在大秦帝國之中,特別是開國功臣之中,這四個字已經成為了一種信仰,隻要以這四個字去回答,就一定會全力以赴。

  ……

  “臣告退!”

  ……

  “愛卿此去,一路上注意安全!”

  公輸仇年歲已經不小了,如今的寒冬臘月出行,而且去災區,不僅路途遙遠,道路難走,更是半路上危險難以估測。

  相比於其他人,老公輸對於大秦帝國的作用更大,走到這一步,對於大秦帝國作用最大,影響最大的文通君這樣的學問淵博的人,而是老公輸這樣的大匠。

  他們掌握著這個時代,最頂尖的技藝。

  一直以來,大秦帝國的製造技術便是當世最先進的,甚至於遠遠超過了當代,放在這個年代,都屬於黑科技的東西出現。

  這不僅是勞動人民的智慧,大秦帝國對工業製造非常重視,不僅有詳細的法律條文,甚至包含作坊運作規範、獎懲規定等。

  最早的手工業法規便是《秦律十八種》中的《工律》、《均工》、《工人程》,以及保存在《秦律雜抄》中的有關條款。

  嬴政心裏清楚,大秦帝國是一個追求細節的國家,不僅培養一批工匠,更是兼並過程中,吸收了六國王宮之中的工匠。

  所以,尚工坊之中能人異士很多,在嬴政看來,也許這裏便是一個時代的開始,隻不過,幹柴已經堆了起來,隻差一顆火星罷了。

  這個時候,大秦帝國不缺頂尖的大匠,同樣也不缺中低層的工匠,種種原因之下,大秦掌握了時代脈博。

  正因為如此,像公輸仇這樣的大匠,必將會肩負著大秦帝國大興的使命。

  “陛下放心便是,關中大地之上,臣性命無憂!”

  這一刻,公輸仇對著嬴政行了一禮,離開了鹹陽宮。在他看來,嬴政如此在乎他,縱然危險又如何。

  士為知己者死!

  雖然他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士,卻也清楚一點:君子國士報我,我必以國士報之。這個時代,不論是君臣,還是朋友,都很單純。

  一句話,一個承諾,就可以不畏艱難,不怕危險的悍然前往。

  望著公輸仇離去,嬴政歎息了一聲,若非這一次他實在是無人可派,像老公輸這樣的寶貝疙瘩,他才不會放出鹹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