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太尉府官署與海軍署的分歧點。
作者:姒荒      更新:2020-05-07 18:23      字數:2203
  海軍署!

  關係到大秦帝國的海洋權益,同樣的也代表著中原人口大規模增加的增加,這一點,嬴政絕不會放棄。

  所以,大秦樓船士在將來,一定會越來越正規,也許若幹年之後,會出現鐵甲艦也不一定。

  種子一旦種下,終歸是有開花結果的一天,說真的,從一開始嬴政就想要點科技樹,但是他從未想過自己會親眼見證奇跡。

  鐵甲橫行,飛船擊天。

  一個大時代!

  但是,關於大秦帝國人口增長的先決條件便是食物,而他從李康的記憶之中得知,不論是占城稻,還是馬鈴薯,紅薯都不在中原。

  占城稻在遙遠的南方,而馬鈴薯,紅薯,玉米都在大秦的東方,需要跨越巨大的海洋,才能到達。

  就算是走白令海峽那條路,也需要強大的船隊,一支能征善戰的大軍,唯有如此,才能將馬鈴薯等物帶回來。

  所以,不論是種下科技的種子,還是為了食物,海軍署的建設已經不能停下,嬴政對於王賁全力支持。

  甚至於,相比於大秦銳士,嬴政希望大秦樓船士,能夠在短時間之內發生變化,成為一支精銳的善戰之師。

  “陛下聖明!”

  這一刻,群臣還處在懵逼之中,王賁先是朝著嬴政恭維一句,然後繼續趁著群臣沒有反應過來,道。

  “海軍署是一個新設官署,一切都將從零開始,而大秦樓船士之中戰船陳舊,年久失修,而且數量少,大多數都是小船。”

  “臣奏請陛下,給海軍署下撥錢糧,重新設計大型戰船,以增加大秦樓船士的戰力!”

  ……

  拐來拐去,終於讓王賁轉到了正題上,海軍署的建立,本就是為了發展大秦樓船士,王賁要自行掌控錢糧。

  要不然錢糧一旦下發太尉府,這意味大秦樓船士將會與大秦銳士分,大秦銳士不需要建造龍骨大船,自然是錢糧足夠。

  而大秦樓船士,需要多出一項,也是最重要的一項開支。

  在這個時候,王賁想到的辦法便是海軍署的錢糧,直接從經濟十署下撥,不走太尉府。

  ……

  “陛下,通武候,太尉府官署負責大軍糧草,兵器,盔甲以及發放俸祿,練兵事宜,大秦樓船士也是大秦三軍之一。”

  尉繚臉色凝重,他沒有想到這件事還與自己有關,他作為太尉府官署的太尉,自然不允許海軍署如此胡作非為。

  心中念頭閃爍,尉繚朝著嬴政肅然,道:“陛下,萬事萬物皆有規矩,有道是無規律不成方圓。”

  “而規矩在軍中更甚,臣以為通武候的建議不可取!”

  ……

  這一刻,王綰等人都暫時沒有開口,這是武將一方的事情,而且尉繚已經開口,他們在等結果。

  一旦結果不如他們心願,自然會群起而攻之,對武將一方對抗,他們已經有了經驗。

  “太尉,大秦樓船士如今根本尚未形成戰力,陛下方才也說了,未來大秦樓船士才是大秦帝國的核心。”

  “如今大秦樓船士,想要快速的恢複戰力,最簡單的方法,便是製造新型戰船,故而,臣以為非常有必要。”

  “如今的大秦樓船士與大秦銳士已經不再是一個軍種,如今大秦銳士兵精糧足,盔甲兵器全部都是帝國之中最精良的。”

  ……

  王賁的一番話,讓群臣瞬間啞口無言,因為王賁沒有說錯,大秦銳士一直供應著大秦帝國最精良的裝備。

  而在場的大多數人,對於大秦樓船士多少有些了解,在王賁整合之前,大秦樓船士隻是一個附屬。

  再加上一直以來,大秦帝國為了兼並六國,主要的裝備全部都在大秦銳士之上,畢竟大秦樓船士,在滅國之戰中,多充當糧草押送。

  自然是情況不怎麽好!

  “通武候所言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輜重,兵器,盔甲,器械,以及三軍將士的俸祿,皆從太尉府出,這是規矩。”

  尉繚看了一眼王賁,語氣凝重,道:“通武候,規矩必須要遵守,不能改變——!”

  ……

  嬴政喝了一口涼茶,對於王賁與尉繚的分歧點與表達的意思也是掌握了,兩個人的想法都沒有錯。

  但是,尉繚說的沒有錯,太尉府官署的規矩不能改變,三軍將士的糧草,俸祿,兵器隻能由太尉府官署下發。

  一念至此,嬴政放下茶盅,看著王賁與尉繚,道:“通武候,太尉所言極是,鹹陽城,大秦帝國是一個守規矩的地方。”

  “有些規矩不可能破,也不可以破,大秦樓船士的俸祿,糧草,兵器等從太尉府下發。”

  “至於你提及建造戰船的費用,朝廷也不可能不給,朕會讓經濟十署給海軍署一筆專項費用,用來建造戰船。”

  “但是,其他的海軍署不能涉足!”

  說到這裏,嬴政話鋒一轉,道:“兩位愛卿,意下如何?”

  聞言,王賁與尉繚對視一眼,彼此的雙眸之中都有一絲意外。

  嬴政這一次這樣的處置之法,有一種和稀泥的感覺,一點也不像之前的始皇帝,殺伐果斷,雷厲風行。

  一念至此,兩人紛紛朝著嬴政深深一躬,道:“陛下決議,臣等認同,臣等奉詔——!”

  此刻嬴政開口,就意味著一切都塵埃落定,其他人想要改變,根本沒有半點可能。

  ……

  這個時候,嬴政心裏清楚,海軍署想要發展,不能一下子收緊,但是俸祿與糧草,絕對不能從海軍署出,這是朝廷的命脈所在。

  隻有控製糧草與兵器以及三軍將士的俸祿,才能讓將士們清楚,他們拿的誰的錢糧,為誰而戰。

  要不然,容易滋生野心。

  雖然他對於王賁信任,但是海軍署的存在,不是因為王賁而存在,它會一直存在,成為大秦帝國常設的官署之一。

  未來的繼任者,嬴政沒有信心去賭未來,有時候,一時間的放任,不是好事反而是一樁禍事。

  嬴政不想在未來的某一天,滿朝文武會出現,海軍署之罪,罪在將來這樣慌繆的事情出來。

  所以,在今日,他便斷了一切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