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大道不兩立 ,國法不二出。
作者:姒荒      更新:2020-04-27 23:22      字數:2201
  這一番話落。

  文通君隻覺得一股涼氣湧上,心頭因為《王道大世書》成書的喜悅一下子被澆滅了,隻覺得手腳發涼。

  仿佛一下子置身於十月歲末,天地苦寒之時,一股站在鬼門關之前的感覺,油然而生。

  話已經帶到,趙高轉身離開了。

  他心裏清楚,一場針對博士學宮官署的清洗隻怕是即將展開,心中念頭閃爍,其實他有些不懂,明明可以輕而易舉的瓦解博士學宮官署,為何嬴政一直遲遲不動。

  畢竟這裏是大秦帝國都城鹹陽,隻要是嬴政一句話,就算是博士學宮官署如何的勢大,也必然會在頃刻間土崩瓦解。

  但是,一直以來嬴政都在沉默,都在放縱,甚至於可以說,這一切之所以能夠發生,有一部分原因與嬴政的放縱有一大部分關係。

  但是在後來,他曾回想過嬴政的之前的事,隱隱約約有了一種想法。

  殺人誅心!

  特別是殺名望很大的人,隻有身敗名裂,才能誅一部分人的心。

  ……

  今日的太陽光很暖,但是卻讓文通君遍體生寒,文信侯呂不韋,對於嬴政是一種忌諱。

  而今日嬴政親口說出來,由此可見,嬴政十有八九已經暴怒。

  廳堂之中,淳於越與文通君兩個人相對而坐,都沉吟不語。

  趙高之言,誅心!

  方才兩個人都有些興奮,以至於喝了一點酒,這一刻,已經有了酒意,淳於越語氣幽幽,道:“文通君不必憂愁,如今《王道大世書》已成,今日鹹陽南門那轟轟然殷切民心,是人便得灼化!《王道大世書》與文通君一鳴驚天下,壯哉!”

  隻是文通君卻沒有半點兒激昂亢奮,隻把著酒盅盯著淳於越,一陣端詳,良久淡淡一笑:“淳於,這一次隻怕是儒家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

  “若是儒家挺過這一段時間,必然能夠大興,雖然不至於如法家般根深蒂固,卻也能夠再一次成為當世顯學。”

  “若是挺不過,儒家將會淪為諸子百家最末……”

  如今的儒家,雖然不至於成為當世顯學,卻也在諸子百家之中,地位僅次於法家,與墨家同重。

  在這樣的情況下,儒家的處境並不是太過於殘酷,隻是如今嬴政心生不滿,必然會牽扯到儒家的變化。

  更何況,文通君心裏清楚,一旦儒家倒了,他孔氏一脈從此以後,必將會淪為炮灰,為這一次的掙紮殉葬。

  這一刻,淳於越以酒盅擊案,語氣幽幽,道:“文通君,民心即天心。得民擁戴,夫複何求矣!”

  “現如今,陛下已經大開大合,展露了拳腳,現如今,我們已經沒有了退路,隻能堅持下去。”

  “唯有堅持下去,才有改變的可能,陛下,也未必會讓儒家被磨滅……”

  聞言,文通君搖了搖頭,忍不住輕輕一歎:“淳於,你不要小覷陛下,當今天下大勢,硬生生被陛下一己之力扭轉!”

  “儒家雖然在齊魯大地之上影響深遠,但是終究是思想上,在民間的力量看似浩瀚,卻頗為的無能為力。”

  “遠遠比不上,老世族等……”

  ……

  “淳於博士,陛下有請!”韓談在書吏的帶領下,來到了書房之中,朝著淳於越,道。

  “好!”

  電光火石之間,淳於越壓下了心頭的震驚,他沒有想到在這一刻,嬴政沒有找文通君,卻找到了他。

  隻是嬴政是君,他是臣。

  君有詔,臣隻能前往。

  ……

  “陛下,你已經出手了麽?”

  心中念頭閃爍,文通君感慨一聲,然後起身離開了書房,片刻之後,走進了一間房間。

  “孔維,將消息傳出去,以曲阜之名,讓天下儒生聲援《王道大世書》。”這一刻,文通君心頭越發堅定,正如淳於越所言,他們已經沒有了退路。

  “諾。”

  生死一戰!

  這也是關係到儒家未來的一戰,文通君要動用一切的力量,畢其功於一役。

  ……

  書房中。

  “陛下,文通君效仿文信侯一事,必須要嚴懲不貸,此例不可開,此風不可漲,要不然,大秦帝國之中諸子百家必將會失去牽製!”

  文通君於南門之外,效仿呂不韋一字千金之事,再第一時間傳到了國府之中,這一刻,王綰這個左相也是坐不住了。

  連忙趕到了鹹陽宮書房之中,如此大事,引起來的波瀾,隻怕是不下於當年文信侯呂不韋。

  畢竟文通君的身份太過於特殊。

  “南門外人車出現堵塞,車馬擁擠,人車爭道,再這樣下去,隻怕是會出現踩踏事件!”

  ……

  “王卿,對於此事你覺得如何處置才算是妥當?”嬴政在這一刻,也感覺到了棘手,而且這隻是剛剛開始,而不是結束。

  文通君與淳於越等人不是傻子,相反幾乎每一個人都是當世的頂尖人物,既然是在南門外一字千金,公然效仿文信侯呂不韋,必然是有強大的後手,讓他們自認為不比當初的呂不韋弱。

  畢竟,淳於越是當初那一件事的親身經曆者。如今,文通君與淳於越上演曾經的一幕,必然是有足夠的底氣。

  “陛下,博士學宮官署的建立,臣以為有失妥當,同樣的仆射周青臣對於管理不足,也不能重用!”

  “臣以為當下詔申飭文通君,告示天下,大道不兩立,國法不二出。”

  ……

  “呼……”

  聞言,嬴政看著王綰點了點頭,隨及又搖了搖頭:“周青臣已經不再是博士學宮官署的仆射了,不過周青臣對於大秦帝國的忠誠還是不容置疑的。”

  “朕留他另有大用,如今的難題,主要集中在文通君身上!”

  ……

  嬴政心下有些歎息,當一個人成為一種文化符號,成為一種信仰,不管是如何處置,都必然會引發動蕩。

  而文通君便是這樣一個人。

  孔子對於儒家的影響太過於深遠,曲阜孔氏一脈在大秦帝國之中的處境十分的特殊。

  這也是當年,建立大秦帝國之時,嬴政破格賜爵文通君於孔子後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