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華夏族與秦族之爭!求收藏,求推薦】
作者:姒荒      更新:2020-04-24 13:32      字數:2172
  民族!

  在這一點上,嬴政思之再三。

  在李康的記憶之中,後世大國多以多民族共存,很少有單一民族的國家,這就好比是諸子百家爭鳴與儒家一枝獨秀。

  相比於諸子百家爭鳴的民族生存方式,嬴政更喜歡單一的這種,他寧願大秦帝國之中隻有一個民族。

  嬴政的性格本就強勢無比,他更喜歡一枝獨秀而不是百家爭鳴。

  從他思考民族這個概念開始,他就打算融合中原大地之上的楚人,秦人,趙人等,形成一個新的民族。

  不至於讓六國遺族因為六國滅亡而無所適從,一開始,嬴政打算推出秦族這個概念。

  一來有感於後世的漢族之名,他也想要鑄就不一樣的輝煌,而且他建立了大秦帝國,留下一個秦族更有一種深遠的意義。

  但是,嬴政思考了許久,卻發現秦族太過於有象征意義,一旦推出,老秦人自然是樂見其成。

  但是,六國遺族,楚人,燕人,齊人,魏人,隻怕未必會接受。

  甚至於,因為這樣一個名稱,讓大秦帝國陷入被動局麵之中,嬴政考慮了幾乎所有的因素,他放棄了自己最為鍾意的秦族。

  心中念頭閃爍,嬴政望著在場的群臣,一字一頓,道:“朕決定從即日起,從大秦帝國之中,廢除秦人,楚人,趙人的說法。”

  “從此中原大地之上,凡我大秦國人,皆稱華夏族!”

  “華夏,也稱華,也稱夏、諸夏等。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尚書·周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

  “伏生雖久遠不可考,但是對於華夏二字,朕很鍾意!”

  “古籍中將華、夏作為中原,稱四方為夷蠻戎狄,對於這個觀點,朕深以為然,故而,合華夏二字作為族名。”

  “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此之謂華夏!”

  ……

  “陛下,在周朝時,凡遵周禮、守禮義之族人稱為夏人、夏族,通稱為諸夏。而孔聖,以華,夏同義,華夏族自古有之!”

  這個時候,淳於越站了出來,洋洋灑灑便是一刻鍾的闡述,讓偏殿之中的氣氛為之一變。

  “大秦帝國推陳出新,臣以為秦族便可以,彰顯老秦人統一天下赫赫之功,以表明老秦人方是大秦帝國的正統。”

  淳於越這個儒家博士,在這一刻,開始為了儒家,向始皇帝挖坑,而且在這一刻,將大秦帝國之中的老秦人出身的文武百官控綁在了一起。

  帝座之上的嬴政聞言,心中一沉,一抹殺機再也抑製不住。

  果不其然,不等嬴政心頭憤怒太久,便有人率先開口了。

  “陛下,臣以為淳於越博士所言極是,秦族之名,比華夏族更好!”而且開口的不是別人,而是鹹陽令蒙毅。

  “陛下,臣也這般認為!”

  隨後,鹹陽朝廷之中各大官署官吏,緊跟著附和,同樣的各大郡守也一一開口跟隨,這一刻,尚未開口的隻有王綰與尉繚,王賁等寥寥數人。

  而且這並不意味著,王綰等人就察覺到了淳於越的險惡用心,而是他們都清楚,嬴政已經提及,必然是有特殊用意。

  他們心頭對於淳於越的建議,其實很是讚同,畢竟秦族二字,不僅是老秦人的榮耀,同樣也是他們的榮耀。

  更何況,大秦帝國與秦族很般配。

  對於群臣被淳於越忽悠,嬴政並不意外,這並不代表大秦文武百官才智淺薄,而是眼界局限於此。

  並沒有在第一時間,想到這件事的背後,帶來的深遠意義。

  畢竟,就算是嬴政自己也是下意識的,在第一時間選擇了秦族,而不是華夏族,每一個人都有青史留名的野心。

  心中念頭閃爍,嬴政深深的看了一眼偏殿之中的群臣,輕笑一聲,道:“淳於越,朕可記得,是儒家的祖師孔夫子說:裔不謀夏,夷不亂華。”

  “更是以夏、華同義,更何況,我大秦嬴姓出自於,顓頊裔孫伯益,帝舜賜以嬴姓。”

  “大秦帝國國人,沿用華夏族,繼承先祖之榮光,並將之發揚光大有何不可!”

  在偏殿之上,淳於越此舉,沒有任何的問題,就算是嬴政心中充斥著殺機,對於淳於越如何不滿,也發作不得。

  隻能先將這一關過了,再秋後算賬,至少,在這件事情上,絕不能讓淳於越等人得逞。

  “陛下,老臣也以為秦族遠比華夏族更有意義,畢竟大秦帝國乃老秦人浴血奮戰方才建立的帝國!”

  在這個時候,文通君也站了出來,很顯然博士學宮之中的儒家士子,隻怕是早已經在心裏達成了共識。

  而且隻是在這一瞬間,這一刻,嬴政也是感覺到了儒家的可怕,這樣敏銳的嗅覺,是他人所沒有的。

  這一刻,儒家士子竟然給老秦人開始歌功頌德了,可以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什麽都可以付出,甚至於不惜改變立場。

  “陛下,老臣以為淳於越博士所言有些謬論,秦族,太過於單一,大秦帝國並非當初的秦國。”

  王綰目光閃爍了一下,他心裏清楚,就算是自己也讚同秦族二字,但是始皇帝很顯然不讚同,在這個時候,他隻能選擇救場。

  一念至此,王綰朝著嬴政,道:“大秦帝國之所以兼並六國,統一中原大地,就是因為包容與開放。”

  “在這個時候,中原大地之上,隻剩下了一個大秦帝國,而楚人,齊人,趙人都存在。”

  “大秦帝國的國人百姓不限於老秦人,同樣的楚人,齊人,趙人也是我大秦帝國的國人百姓。”

  “在這樣的情況下,秦族太過於狹隘,臣以為華夏族這個稱謂更合適當下的大秦國人百姓。”

  ……

  王綰作為大秦帝國的左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此刻開口徹底讓整個偏殿沉默了,他們都清楚,除了嬴政之外,這裏最有資格一言決定一切的隻有王綰。

  如今王綰與嬴政同時決定了,隻怕是秦族的稱謂不可能通過,一時間,淳於越等人臉色變得難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