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無間道
作者:浮雲奔浪      更新:2022-02-20 14:36      字數:2100
  “老道怕你醉翁之意不在酒。”

  “若能向老君求教一些煉丹心得,我也不會拒絕。”

  三界玄門皆歸元始天尊管,顯得太上老君有些存在感稀薄。但太上老君的仙丹,毫無疑問獨樹一幟。哪怕服用者自散功力,都不會徹底消失,而是留存在四肢百骸經脈內,就非常的神奇。

  不過,謝雲書還是回歸正題,認認真真地說道:“其實我真正想的,是要見一見天規。不知老君可否帶我前往一觀?”

  “天規?”

  太上老君沉吟道:“這才是你從三界之外而來的原因?”

  “不錯。”

  謝雲書也不藏私,道:“我有一件法器內蘊乾坤,但要使它蛻變為一方天地,尚須適合與穩固的規則。傳聞無數年前,女媧大神取天火鑄寶蓮燈照亮三界,開天辟地。而天規最初是她所留,因此才想來此一觀。”

  “除了玉帝以外,旁人難以修改天條。而天條雖不必嚴格防守,但在天庭之上,你又要如何觀測揣摩?”

  太上老君奇道:“況且,尋常內蘊乾坤的靈寶,可無法做到開天。”

  “那件法寶裏麵的天地已經成型,已非尋常法寶之流可比。”

  謝雲書自然懂得這個道理,直截了當道:“我用七十二般變化之術,天庭應當無人能夠察覺。隻要跟在老君身邊去晃一晃,應當就能看出些虛實來。”

  “哎……哼!”

  默不作聲思索了一陣,太上老君兀一歎氣,擺擺手算是接受了這個要求。反正對修改天條,太上老君一直持半積極的態度。

  不打擾他煉丹清修,他適當幫幫忙也不是什麽難事,權當做個順水的人情。

  至於煉妖壺已經被謝雲書兼並了九野不少土地,變得無比堅實,早就超出了“法寶”的範疇,壓根是件不遜盤古開天斧與寶蓮燈的神物。

  這都沒算,壺中界裏被謝雲書栽了多少靈根,擁有多少靈禽神獸。

  要知道,煉妖壺的強度,和裏麵的世界大小成正比。空間越大越完整,與謝雲書修為相互互補,都是能反饋彼此,相互起到提升的作用。

  於是,謝雲書當即化作一根胡須,粘在了太上老君長過脖子的下巴上。太上老君遂走出兜率宮,叫來幾個童子吩咐了下去,說是要去為煉器尋找靈感。

  慢悠悠晃蕩到四方白雲滾滾,周遭金色神紋排成的一列列光束,四下無人的祭台上。太上老君仰首看著穹廬,似乎正兀自神遊。奉命看守的天兵護衛,並不見太上老君有什麽怪異的動作,便不以為意地放他在周邊來回踱著步子。

  不過,太上老君散步一陣子,忽而原地盤膝坐下,仿佛入定一般,心中卻對謝雲書說道:“東海那定海神針,本該是那猴頭的兵器。”

  “可我並不樂見佛門做大。”

  謝雲書說道:“雖然其中並沒有什麽因果幹聯,但要放任猴子去取……他沒那個好言相勸的耐心。縱使拿出老君你收回金箍棒的條子,東海龍王怕也不舍得。萬一拌起嘴來,東海龍王定會來這裏告狀,豈不是給老君惹了麻煩?”

  太上老君一掃拂塵,說道:“重煉一件兵器,亦須不少鑄材。倉促之間,老道到哪給你去找?”

  “不如以為對天條的感悟,重新煉一把出來?我這裏有些保障韌性的靈根枝椏,再加上天下至堅硬的金剛石,應當夠了。”

  謝雲書身上目前除了龍潭劍,就隻有盤古開天斧以及一把後羿射日弓。但真想弄些鑄造材料,對他卻沒什麽困難的。

  既然家鄉天帝能以神樹當鑄材,弄出神器來。謝雲書自然也可以截取如今的穀神玄根,給孫悟空重煉一根棒子。金箍棒金箍棒的……都沒金箍了,謝雲書再一直慣性叫下去,似乎也不好聽不是?

  所以,謝雲書靈機一動道:“不知老君以下如何?”

  “哦,老道是無所謂。”

  當初楊戩劈開桃山,不過就是用了一把金剛石斧。直到換了三首蛟,才有了三尖兩刃槍。而謝雲書直接給猴子用上穀神玄根加上金剛石,輔以一些太上老君的材料,怎麽著都不會比金箍棒差。

  關於鑄造之術,老君自不必多提,謝雲書也早“被動”的出神入化。正巧可以一邊推敲天條,一邊將其中奧妙,當實驗品驗證在這根棒上。

  尤其這金剛石可不是物理意義上的金剛石,而是神話世界裏的金剛石,因為太硬必須以激烈的情緒去感染,愛也好,恨也罷,才能塑造成型。用來實驗天條規則,最是合適不過!

  一老一少一拍即合。太上老君當即擺出了煉器的架勢。一群圍繞在天台周圍的天兵守衛,看著仿佛老君頗有所悟,也不敢冒昧上前打擾。

  畢竟老君煉丹煉器的重要性,對天庭不言而喻,卻是沒人會來把他趕走。

  這樣一來,謝雲書就得以近距離體驗,天條的運作條件。

  據說自開天辟地之初,這套天條就隨著天庭建立亙古而存。除了玉帝王母之外,誰都沒有修改它的資格。而王母不僅禁絕仙凡之戀,甚至搞連坐,連任何敢包庇的人,都要一並斬盡殺絕。

  原本,這天條雖不講人性,但至少有個仙凡公平的合理性在。可玉帝王母眼下,隻要不順兩人心意的要求,那就都得嚴查嚴辦,赫然已近乎殘暴。

  與其說天條陳腐,倒不如講這兩個人才是罪魁禍首。

  至於反省……難道非得讓他們坐在這個位置上,才能讓他們反省?

  原劇中沉香經曆考驗權神考驗時,玉帝一見位置不保立刻就急著服軟,可把謝雲書逗樂了很久。

  憑什麽反了幾千年的錯,就一個“反省”就全部一筆帶過?

  “修改規則,首先得開個後門……”

  要麽去華山之心開新天條,要麽就得玉帝王母鬆口。謝雲書眼下肯定是以能抓的著的目標為抓手,隻是他雖能看得懂這些天條寫了什麽,可更深層次的就得再進一步,才能窺見深層次的奧妙。

  “反曼陀羅法陣,總算又能派上用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