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精與氣與神(二)
作者:浮雲奔浪      更新:2022-02-14 00:21      字數:2701
  女媧後人如何保證傳承不斷,這裏麵可推敲的玄處著實不少。

  固然有絕地天通,神魔輕易來不到人界的緣故。卻沒見人間每次經曆災劫,有誰能夠給女媧後人造成斷後的風險。

  遠的暫且不提,就先從近的講。李憶如算是一個凸出的例子。但最大的典型,實際上卻是她娘趙靈兒本身。

  如果不仔細去思考的話,估計八成許多人都忘了,老李是怎麽回魂仙夢搭救趙靈兒的——林青兒才是最開掛的那一個,直接給李逍遙和趙靈兒,整了一個穿越的宿命閉環出來。

  巫後約莫在李逍遙八九歲大的時候,仿佛提前預知了什麽一般,向去往苗疆求藥的李三思夫婦伸出過援手。而李逍遙也差不多在此一年不到之後,從未來回到了巫後遭拜月構陷的時期,異常神奇地救走了幾乎陷入必死境地的趙靈兒。

  參照霧魂“不得妄動曆史進程”這一鐵律來看,要麽日後成為石像自封的林青兒,付出了極大代價改變了曆史,要麽她早已提前預知做出安排。

  無論哪一種,說明林青兒對趙靈兒遭遇的風險,確實都有所準備,而非一無所知。

  所以,娘救女兒似乎是傳統。

  林青兒聖靈救過趙靈兒。趙靈兒聖靈救過李憶如,簡直代代相傳。

  就是原作之中,小蠻雖然出身的環境相對平和。但她開的掛可不比前三位小。就算李憶如沒給小蠻上什麽祈禱祝福之類的,一身超越趙靈兒的靈力卻早早傳給了小蠻。

  而小蠻本身也回歸到了,女媧神族由聖姑一係外加鳳凰、麒麟兩仙獸照顧的正常培育流程。在長大之前,幾乎沒誰能威脅到小蠻。饒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小蠻仍然還是個向女媧禱告,唯一一個被予取予求的主。

  幾乎小蠻要什麽東西,女媧聖靈就會告訴她什麽是問題的解法。不太好講,會不會是李憶如聖靈學她外婆,假借女媧之名給小蠻開後門。但不管是哪種都能夠確定,外人想強行從女媧後人小時候把她們掐死,委實不太現實。

  相比於女媧後人,薑承小時候身邊就隻有一些普通到,連尋常武者都能擊殺的妖獸保護,淪落荒野之地。萬一遇見殺妖不眨眼的衛道士,而不是起了惻隱之心的歐陽英。估計人界堂堂一脈蚩尤嫡傳,就死在荒郊野外了。

  “這麽一想,似乎確實如此呢。”

  李憶如畢竟已經覺醒,許多女媧一族的隱秘能夠自行窺知,隻是她平時懶散慣了,不怎麽動腦筋去思考這些。現在謝雲書給她一分析,她自己仿佛也理解了許多。

  李憶如略加斟酌道:“而且一脈單傳,未必是咱們這一族的宿命。當年娘娘與天帝的約定條件,或許才是一切的起點。”

  “嗯,沒錯。”

  謝雲書頷首說道:“總而言之,這裏麵肯定有什麽是我們不清楚的秘辛。但女媧娘娘定然早有安排,確保女媧神族能夠延續無憂。”

  “女媧娘娘隻照顧一脈可省心多啦。”

  李憶如語氣又活潑了起來:“從小時候開始,就有一群前輩教導女媧神族的後嗣,想不穩妥都不行呢。”

  “這叫多對一教育……什麽人上人。”

  說著說著,連謝雲書卻沒什麽羨慕。畢竟女媧後人的結局,都不是特別好。而且眼下的重點,也不在這裏。隻是幽蓮對三皇的精氣神格外好奇,才把話題發散了出去。

  感歎的語氣一收,謝雲書對幽蓮道:“有一點幽蓮你講得不錯。至少在延續上,伏羲神族遠不如女媧神族,劣勢太大。”

  “就妾身近日觀測,那些神子成長緩慢,幾無成長繁衍的潛質。”

  幽蓮道:“妾身雖已年過千紀。但亦想不到伏羲神族的子嗣,竟須千萬年方能長成。那麽雲書,你認為伏羲的精、氣、神在初時,各有什麽特征?”

  “都回歸到原點的話,神族的下限與上限都極高,唯獨成長緩慢。”

  謝雲書沉吟道:“可他們幾乎生來,就不會遭遇外地,按理來說,條件是最優渥的。”

  “你對比的是普通的人、獸以及神?”

  “對。”

  從特例的三皇血脈出發,沒有太大的對比價值。謝雲書肯定得從廣麵去總結:“神族天然起步高。獸族與人族,就又各有不同。”

  “獸擅力,人擅智?”

  謝雲書點點頭,又搖搖頭說:“獸再怎麽擅力,至少仍得渡過幾個月到一兩年的幼年期,才會比普通人類更強大。”

  “但人族縱使成年,不修煉的話也不會有獸族的體魄。”

  李憶如若有所思道:“這樣看,人族的起步劣勢最大了。”

  “可人族成材率、成長性高啊。”

  以獸族的數量,又有強健的體魄,各方麵吊打人族,顯然不太合理。

  但實際上資質不怎麽高的人族,小時候修煉個幾年,基本上都能應付得了普通的獸類。至於稍微厲害一些的妖獸,也就是一般武林人士、入門修仙者的水準。至於再往後,強大的妖獸與人類高深修者的數目對比,就開始要反過來了,獸族漸漸落入下風。

  總得來說,獸族前期先發優勢大,但弱在智慧不足,不如人族修行迅速,差距越往後越大。往往修行幾百年的妖獸,也就差不多是修仙門派的長老水平。

  明明仙與妖乃是齊名,但論實際戰力。沒有個千多年修為的大妖,斷然難與天仙相提並論。而人世間的仙人雖然稀少,百多年出幾個其實挺穩當的。反倒是獸族的大妖,似乎得靠時間累積,才能與人族對等。

  不過,話說回頭。“仙”這一實力層級,其實對三族都是一個門檻。

  神族天然具備仙人以上的修為,之後卻修行進步緩慢,需要按照神族漫長的壽命去計算。而且本身伏羲的“精”,決定了神族數量最為稀少。哪怕是底層的新神族,同樣也是如此。

  獸族的話,大略參考現在的魔族。差不多得仙人實力以上,方能算達到“掌旗使”這一中層地位,脫離了魔民層次。換算到八國魔族,那都得是上層頂尖的精銳了。

  至於仙人……雖然人族成仙比例極低,但與神、魔一比,其實仙人數量還是挺可觀的。隻是人壽短暫,在百年一粟的人們眼裏,自然覺得仙人高不可攀。實際來說,仙人才算是盤古之“神”的起始。

  不過仙道漫長,到了這個時候,仙人同樣會苦於成神艱難。

  從這一點上來講,三皇皆以人形為初始,並非沒有道理。也隻有擁有“仙人”以上的修為,區分盤古“精氣神”的特征,才有其意義。

  不然的話,人族不成仙,連女媧靈力都沒覺醒,那跟神、獸兩族對比,就沒有實質價值可言了。

  “到了這個階段,除了體魄的特長,獸族開始更大程度發揮種族長處。譬如龍溟兄弟,迦樓羅王,一個擅長空間術法,一個有空戰優勢與精準入微。”

  謝雲書侃侃而談道:“神族則各有不同,以各自參悟的天道規律,化為神通。哪怕是成長緩慢的神子,也皆有其特長。這一點上,神族比之獸族的種族優勢更為玄妙。如果說上代神擅長的方麵,還與伏羲創造神族時,所用的材料有關。那麽,神子的特異能力,甚至可以與父母完全不一樣。伏羲之精的神異,由此可見一斑。”

  幽蓮道:“唔,那人族呢?”

  “通玄造化。撇除走捷徑的案例。每一個仙人,都有其成熟的道路,合格的心境。也因此在成仙之後,仍然能持之以恒的進步,盡可能發揮著創造力。”

  這一點,才是謝雲書最佩服女媧的地方。

  “我始終認為,隻有相符的精神修持,才不至於把持不住強大的力量。在造人之初就有此預見,娘娘確實高瞻遠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