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拉高一點下限
作者:浮雲奔浪      更新:2022-02-14 00:20      字數:2341
  “這種稻穀不太好吃。”

  鑒於蜀山有人問詢,為什麽不將這類稻種,在人間推廣開來。謝雲書幹脆就弄了一點點,在蜀山上圈了一畝地,加速種了給大家試了一下。

  而在那邊待了將近一年,淩音對它卻是知根知底,自顧自對其他師弟妹們說明道:“蜀山上的口感已經算改良不少的了,但入口依然沒有香甜氣。不過,師弟這批稻穀你是從哪裏找到的?”

  “毒瘴泉的植物,往往生長的比外界更大更茂盛……我隻是去收集了些種子,然後用幻瞑之力改良了一下,就成了現在這批稻種。”

  謝雲書道:“它本來的產量隻比咱們平時吃的略高,吃起來確實比起許多稻米口感都更好。但要盡可能養活更多的人,肯定還是得提高產量,犧牲一點口味才有出路。”

  “這樣很多缺糧的百姓,就不用每天喝清粥了吧?”

  “雖然我朝政策獎勵耕種是沒錯……但,這種稻子產量太高。等地主們回過味來,將來就不一定還樂意看到所有人都豐衣足食了。不患貧而患不安,才是地主老爺的真實寫照。”

  隨口回答了提出問題的弟子,謝雲書通透道:“一開始,地主都會好心留一條活路,多留些糧食給佃戶。很快過一段時間你們就會發現,要麽種子價格高了,要麽地租、耕牛之類的租金高了。”

  淩音聞言卻亦有些不解:“那地主要那麽多的糧食做什麽?”

  “我的糧食是我的;我給你的是你的,但終歸還是屬於我的。我就算是燒了糧食,那又和佃農有什麽關係呢?”

  謝雲書道:“要是你過得好了鬧分家,我這地主仍能是地主麽?”

  “……”

  各種意義上,蜀山弟子在這一方麵的認知,還是挺天真的。不過謝雲書也不想太打擊他們的積極性,於是說道:“但,我會托景老板盡可能推廣這類稻種。”

  淩音道:“誒,師弟你剛不是還說,這樣沒什麽意義?”

  “能應對隨之而來的後果,那就有意義了啊。”

  謝雲書猛地一個轉折,理所當然地反問說:“我都是神仙了,難道還怕什麽王朝?敢在我眼皮底下壓迫,那麽我就壓迫回去,多大點事嘛。”

  “這……”

  腦袋發蒙地思考了許久,部分蜀山弟子才總算理解了,什麽叫找準自己位置。隻要提前周密考量計劃,確認自身能夠承擔的起風險,那麽許多事情都可以放開手去做。

  說白了,謝雲書隻是不願意一下子把油門踩到底,導致人間大亂,神族幹涉。不然的話,這人界真沒誰能拿他怎麽樣。

  不過,既然這些弟子一時想不通。謝雲書索性提議道:“要不你們都去歸九堂找景老板,就說是我的意思,都聽從他的安排,幫助渝州左右的鄉管村鎮種地,推廣這類種子。記住,如果沒有碰到生命危險,或者違背道德的事,不準用術法。大家換下蜀山道袍,就當自己是歸九唐雇傭來的工人。”

  “這……就聽謝師兄的。”

  “不把這事搞明白,我心裏總是不痛快!”

  先是靜默了片刻,而後一刹那間眾人就熱烈討論起來,很快就聚集出來一部分人,摩拳擦掌準備外出大幹一番。而在太清殿上,一直遠程旁觀的太武等人,卻也對此表示默認。

  反正蜀山的宗旨,早就從成仙變成兼職除魔衛道,現在再加上義務勞動,似乎也沒什麽不可以。多加人情曆練,在修仙上也沒什麽壞處不是?

  但,玉書卻有些遲疑道:“糧種售賣,應該要受世俗朝廷監管?”

  太武沉穩道:“所以雲書才選了歸九堂。歸九堂商會在整個神州,都有不少人脈。想必景天前輩能夠處置妥當。”

  “嗯……將後來幾年,渝州應會有長足發展,但隻怕亦會有些麻煩。”

  “這些都是小麻煩,影響不到大局。”

  從外麵回到了太清殿,謝雲書自己給出了答複:“其實,我剛剛隻是嚇唬一下門內弟子,讓他們多下山活動活動。”

  罡斬雖然一直沒太聽懂,但卻是個出色的捧哏:“怎麽說?”

  “朝廷的糧食一直挺緊缺的,巴不得能多些進項。至於農民與地主的衝突……田在地主手裏,翻身哪裏有那麽容易?”

  謝雲書歎了口氣:“除非矛盾激化,否則一時半會兒出不了什麽大岔子。”

  “你這麽一說,卻是令我分辨不清,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了。”

  “能讓人吃飽就是好事。”

  能體現好壞最直觀的答案,就是神州餓死之人的多寡。因此謝雲書明知有這樣那樣的問題,還是決定把這事拜托給景天父子去處理。

  至於謝雲書自己則把這一年編的一份修煉手冊交給了太武:“這是我重新編整過的入門心法,仙霞與蜀山各有一份。仙霞那邊更偏向於女性,因此隻在蜀山留了兩種備案。”

  “這有什麽用?”

  “天師門不是能廣招門徒麽?”

  太武深思了一下,雖然把秘籍接了過去,卻仍有些困惑:“天師門對弟子來者不拒。若蜀山也照此收徒,用不了多久,確實又能重現過往數千人舊觀。可,濫收弟子不問出身,是否不妥?”

  “我隻是打個比方……沒想收那麽多弟子。”

  蜀山以前不是沒過幾千上萬的弟子,但其實也沒什麽用場,還不如現在幾個都有望成仙的長老,來得有牌麵。

  謝雲書道:“天師門走得是量。我們走得是質。但走質的話,難度就在於極為看重個人天賦。這一套改良後的心法,是專門為那些天賦不夠突出的弟子,量身定做的。”

  青石難得發言:“噢,有何妙用?”

  “具體內氣走脈路線,以及一些難以領悟的訣竅,都被我優化到了極致,可以照搬照抄。哪怕蜀山門下弟子,都隻是照本宣科,在功力上也能練到四大世家家主的最差水準。”

  仙劍世界的仙道,在前中期,並不完全淩駕武道。別看上官信菜歸菜,那一手回風掃燕頗有幾分玄機,好歹比起普通蜀山弟子,還是強上不少的。

  不考慮術法上的天然優勢,隻比正麵戰鬥力的話。就算家主們不懂得禦劍之術,卻不代表一般蜀山弟子禦劍,就能攻破人家的內氣防禦。弱雞的弟子想玩風箏戰術,也得看能不能撐得住放完。

  不過,謝雲書專門編這套心法,自然不是為了跟武林人士較勁,而是另有盤算:“我想翻新一下蜀山,門內很多設施有點落後了。”

  “效仿當初長卿掌門?”

  “當然不隻是大興土木,而是要從內部翻新重來,更像是之前李叔重建供奉三神器的璿光殿吧。一般的工匠不行,得有一定修為,相當數量的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