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得找個和尚
作者:浮雲奔浪      更新:2021-08-21 22:48      字數:2268
  既以不滅火煉得奇丹,並在丹中滲入部分火性,便於將來取天火一行。謝雲書此行目的達成,也沒想在火淵耽擱。

  但既然承了陽淵火母的人情,謝雲書略一琢磨,心知火母的體格特異,一年一人獻祭延命的鐵則,並非輕易可改。可通過“反曼陀羅陣”略作變通,卻還不算太難。

  “我隻能更改一點這一規則。火母每年依然需要補充足夠的命力。這個命力,可以是自身修行得來,也能是取自他人的壽數,或者他人犧牲功力灌頂。具體如何,就不是我能替你斟酌了。”

  “總歸還是多謝……族人每每為我犧牲,吾身為火族火母,卻唯有時間而不見。此間折磨,唯每代火母心知。”

  六十年一循環,浴火重生的過程,或許就是為了削減陽淵火母的心理負擔。否則一年一人燃命為薪的罪孽,可不是常人能夠承受。

  意外得到謝雲書這一援手,陽淵火母不由欣喜在心:“往後我定會勤勉修行,以求彌補蘊養聖火命元之缺。”

  “禮尚往來罷了。我還有事待辦,不便久留……對了,還得向火母打探一個人的行蹤。”

  “何人?”

  “佛劍分說。”

  封印鎮壓“撼宇神劍”的十煞血魘追魂陣,乃上古凶獸匪遺死後怨血所布置。欲要順利取得“撼宇神劍”,必須通過衡天峰西南黃泉穀的“苦行岩”考驗。

  簡單來說,就是要靠自己的誠心,把一整座苦行岩像拉磨一樣拉平了,忍受肉身血肉折磨之痛,最後才能打開通往“撼宇神劍”封印的鎖。否則就算強行取劍,也會導致結果失敗。

  不過,謝雲書就是個半點都沒誠心的,當然要以“取巧”的方式,“超度”上古旱獸的怨念,之後強毀衡天峰取劍。而在此方神州大地,佛道兩教最為昌盛,其中最擅長超度的無疑還是佛門。

  謝雲書口中的佛劍分說,便是佛教三大源流之一天佛尊的親傳弟子,在神州頗享盛名。此人剛直不阿、正氣凜然,倒是個值得信賴之人。

  “這……你若是問旁人,我常年避世而居,或許尚不知情。但此人前些年,方因三教法宗一樁公案,渡世斬罪,親手處死了他的師弟。”

  “師弟?”

  謝雲書沒什麽印象,問道:“哪一位師弟?”

  “你可知曉,江湖上如今協助劍謫仙,對抗猂族與天地主宰的佛門滅度梵宇?”

  “略有耳聞,還請火母娘娘詳細說來。”

  陽淵火母道:“滅度梵宇,乃西域佛境聖地,佛門法宗。梵宇群嶽自古清聖,深具佛緣。古來諸多有道佛者,皆曾在主峰頂上解脫涅槃。後不知何時,竟於該地,生出一株佛輝殊勝之聖菩提。”

  “嗯……”

  “當時梵宇尚未建立,一眾修佛之人,皆道此聖菩提,乃涅槃佛者超脫因果在此留下的萬佛因,誕果而生。佛劍分說師弟問菩提,亦由此樹化形,是故被稱為——因果之子。”

  “這樣聽起來,這人佛緣深厚,出身超凡,應有非凡之緣法,怎麽會勞動佛劍分說渡生斬罪?”

  在謝雲書的認知裏,佛劍分說絕不是像一般迂腐的佛者的人,怎麽都不像莫名其妙對師弟下手,不由出聲問詢。

  陽淵火母繼續解惑道:“就在天地主宰與異殃猂族聯手入侵之時。其元神化身之一的戾禍,也曾聯手萬千隳魔,欲令神州大地沉淪巨禍,發動滅佛之戰。滅度梵宇挺身而出,在第一次隳魔大戰中,一舉擊潰隳魔。隳魔之中的煌隳一脈,也遭滅度梵宇所擒。隻是就如何處置這批罪犯,梵宇內部卻生不諧之音。”

  “一定是有人主殺,有人主和了?”

  謝雲書不怎麽喜歡佛門,就是因為這些家夥往往不怎麽爽利。而且,謝雲書並不信這一套,對此自然能超脫視之。

  當然,各家有各家的修行方法,謝雲書也不會棄之如敝履,隻當尋常道:“聽火母的意思,問菩提所犯之罪,便是私自處死了那群罪犯?”

  “不錯……但此中對錯,實令人難以分解。”

  陽淵火母道:“滅度梵宇有一異法,號稱渡世三昧,使之可滌盡惡人惡念,宛若新生。問菩提便是在明知如此的情況下,仍強硬處死了這一群隳魔,引起滅度梵宇內部大亂。在他看來,惡者不付出任何代價的贖罪,都是自欺欺人。皈依不能洗去罪惡,必須讓為惡者受到懲罰。”

  “這話倒是合我胃口……也就是說,在佛門中人看來,那些魔頭放下屠刀改過從善,就該給他們一個機會贖罪。而問菩提與那些佛者說服不了彼此,因此出手斬殺了他們……差不多我明白了。”

  謝雲書道:“法宗這種地方,利律嚴苛。三教之內,有佛門法宗,定然就會有道門法宗、儒門法宗。滅度梵宇內部發生這麽大的事,天地主宰要是沒有借機生事,煽動三教追究問菩提罪責,才是奇了怪了。”

  “正如你所說……”

  陽淵火母若有所感,不由歎息道:“但,問菩提地位尊崇,縱使是梵宇內部,也無人敢問其罪。直到最後,竟是佛劍分說親自出麵,承擔此責。而……問菩提甫知是佛劍問罪,亦不做絲毫抵抗,便甘願受其製裁。”

  “這麽說,他不是已經死了?”

  “真正讓此事傳遍神州的原因,就在於此。”

  似乎亦為世間緣法之奇而驚歎,陽淵火母道:“不久之前,問菩提竟於聖菩提中重生。無論記憶、功力、一切的一切,都與過去如出一轍。”

  “這……”

  在這片大地上,死而複生的辦法,數不勝數。但問題的關鍵在於,處死問菩提的人,乃是佛劍分說。以佛劍分說的信譽人格,他不可能在用佛牒給問菩提行刑時,故意留問菩提一條回生之機。

  饒是如此,問菩提居然還能從聖菩提中全須全尾的重生,隻能算天命造化如此,也難怪陽淵火母會驚歎不已。

  謝雲書不禁好奇道:“那他現在人呢?”

  “因與滅度梵宇已有嫌隙,問菩提此人不在於梵宇逗留,雲遊四野。但若隳魔再侵犯梵宇,此人仍會仗義出手。”

  陽淵火母道:“閣下若須佛門高手相助,不如前往微塵峰。隻要言明與劍謫仙同一陣線,諒必對方不會推辭所求。”

  憑借劍謫仙的大旗,要說服一個隱修的佛劍分說取劍,估計還真沒有說服這個“以直報怨”的問菩提來的輕易。謝雲書稍加斟酌,登時應承道。

  “也好,多謝火母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