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脫得凡胎鑄仙肌
作者:浮雲奔浪      更新:2021-04-05 12:21      字數:2252
  <b></b>忽來仙風蕩妖氛,白虹一道衝牛鬥,輝映星月清輝,驚得妖邪肝膽俱顫。

  不允謝雲書徹底功成,普渡慈航驟覺危機,頓時狀瘋癲一般將身軀盤絞起來,從旁大顎口中噴濺出一團團粘稠液體,把半個山壁都給染成墨綠,侵蝕腐爛滅絕生機。

  蜈蚣本屬五毒之一,能有此手段卻也不出料想。但有避毒珠在身,謝雲書此時修行,已不懼這等妖毒。反倒是普渡慈航蜷縮起身體,給了謝雲書一劍斬它本體的良機。

  隻見到劍葫所生白虹,陡迎著那墨綠汁液逆衝而回,竟“唰”的一聲,切斷蜈蚣後小半截軀體,痛得普渡慈航不得以隻得悶頭遁入大地,尋覓下一個漏洞反撲。

  不過此長彼消,差距隻會日漸懸殊。此時此刻,普渡慈航本體大損,逆亂龍氣之變動登時衰弱,使得王朝氣運一正,登時循著仙風反饋於謝雲書。

  霎時,謝雲書隻覺渾身暖洋洋,酥麻麻,仿佛泡在瓊漿玉露裏麵,本在閻王一戰中殘損脆弱的經脈,竟於真氣淬煉升華下,變得更為強韌。而他全身骨骼,亦似隱隱透散金質。肌肉內腑紛紛機能大增,宛若有玉白晶液流淌。

  此時根源牢固,元氣完滿無損,謝雲書俯仰之間,仿佛連呼吸都可容納天地正氣。內丹大道功成,金液練形,神聚意合,胸中五氣朝升,更似有片片金花著錦,三陽匯頂,自有化凡為仙之效。

  雖說此界仙道不比仙劍世界,但得到質變的本是謝雲書體內陰陽聚合後的丹霞真元。一點點的不同,便足以改寫鬥局。

  縱使真氣總量依舊一致,未有翻天覆地之變化。然而舉手投足之間,已見天懸地殊之別!

  “一劍斬煩憂。”

  心無無明煩憂,心無無明貪嗔,自不受索命梵音所製。

  為使鎮魔劍葫同得益處,謝雲書心念倏爾一轉,意動頃刻先天一炁頓作誅妖利器,虛空掠過一線清亮銀光,循著普渡慈航鑽入的地洞,竟似恍若有靈感應妖人去向,如影隨形一般,從地洞裏一路疾隨,使得千年蜈蚣無所遁形。

  眼看著難以脫離追索,普渡慈航當機立斷,宛若一條長蛇從地底躥向九天。饒是如此,緊跟其後的靈劍依然將它護體金光全數絞散,隻剩下妖形本體。

  這似實非實的靈劍,對斬妖除魔有著一種天生克製本能,更因融合了精純魔息而不懼邪穢汙染,下一刻便將普渡慈航半邊足肢全數砍斷,洋洋灑灑飄落一地毒血,令它半邊軀體傾斜,墜落在地麵上,濺起漫天沙塵。

  連續兩劍重創目標,冥冥之中似有真龍之氣,從王朝京中方向發出暢快長吟。謝雲書頓時感受得到,這撥亂反正之後的仙道回饋,作用於劍葫靈劍之上,促成靈劍實體越發凝實鋒銳,縹緲仙氣盎然而生。與此同時,劍葫質地越顯沉厚,仿佛可載大地之重。

  “你,你怎敢冒犯真佛?”

  “我又不信佛。再一劍,送你超生!”

  仙意道氛愈盛,妖邪鬼祟愈弱。

  罕見這裝模作樣的妖僧露怯,神意靈劍作道劍,謝雲書務求一鼓作氣,達成此戰所求。否則登仙超脫變化結束,一線斷落,就是前功盡棄,失了天賜良機。

  謝雲書意定瞬間,隻見磐龍劍豁然出鞘,龍吟咆嘯長空。劍葫當中靈劍,竟應聲而散作道炁,再以磐龍作法劍,頓時道劍法劍相融,瑞氣千條照穹霄,一道真罡劍芒暴漲而出!

  劍落,念之所向,氣之所至。細長堅實的蜈蚣妖身,竟見白光陡盛,經從頭顱起始,順著背脊一路蔓延,密布渾身直至尾端,陡然龜裂撕扯而開。

  浩浩清輝,由普渡慈航軀殼內部綻出無數裂痕,終使千載化龍蜈蚣難承重負,發出一聲垂死不甘的痛苦呼號。

  而在普渡慈航即將受誅頃刻,天際妖雲陡散,呼之欲出的雷霆,竟是如受呼喚,突來刺目赤雷,轟隆一聲劈在這老妖身上,竟使得這千年飛龍渾身炸開。除了歸還天地的王朝氣運,更有一道蛟龍妖氣附在磐龍劍柄上龍首,怒哮不已地回歸入鞘!

  “阿彌陀佛,施主替蒼生除一大妖,功德無量。”

  妖氛散,天月出,還以天下一片朗朗夜色,清明乾坤。慈航大殿方圓景物,雖被摧殘得滿目瘡痍,地上白雲僧見得巨妖受誅,望著天上飄飄若仙之人,卻由衷欣喜道“恭祝施主得成仙道,位列仙籍。”

  “嘿,我又不能在此界成仙……但,總而言之,還是謝了。”

  有些話無法說清道明,但有此刻共誅妖邪之誼,謝雲書又豈在意解釋這些。

  斬殺了普渡慈航之後,撥亂反正之氣機,果如謝雲書早先猜測,將這化龍蜈蚣所貪人間王朝氣運,連同它一身妖元凝作一股蛟龍氣。

  隻不過,謝雲書最初想法,本來是要讓得仙魔蛻變的劍葫更上一層。結果反而在道劍、法劍相合之時,給磐龍劍占了頭籌。饒是如此,這葫中通天靈劍,合了謝雲書元靈神意,亦是靈性十足,犀利無邊。

  “白河寒秋、郢中春雪……就叫你——郢雪好了。”

  一夜歸元複始,妖邪退,萬象爭春。

  何須海上覓蓬萊?仙闕自在葫中生!

  謝雲書剛一定下劍名,郢雪既順其意念躍然而出,繞著他身周雀躍轉了幾轉,隨後心滿意足回歸劍葫,不複動靜。

  倒是這妖龍之氣附在磐龍劍上,之後還得另尋鑄師打磨……又該找誰?

  不過,謝雲書功行圓滿,修為達到基準,彼方回魂仙夢之術亦將就此結束,送他回返故鄉。此刻謝雲書兀自深思,卻未發覺仙雲托身人在高天之上的他,已開始變得透明。

  地上白雲僧,隻見得清月皎皎當空,在雲霧仙香繚繞中,一道灑脫人影漸漸淡遠,仿佛抽離塵世,仙遊物外,飄飄渺渺,分明神仙中人。

  “果是仙家高人。將來小僧亦得像施主一般,勤加修行,早日收盡天下妖邪。”

  定得除魔衛道誌,足下始踐護道行。

  滿心感佩地合十一禮,白雲僧卻也走得瀟灑,不看那妖氛邪蕩,不問那人道艱難,背上行囊金佛,手拄禪杖轉身而走。

  心有所持,天地之大,又有何處不可去之?

  (本卷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