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窮酸本色
作者:浮雲奔浪      更新:2021-04-05 12:21      字數:2338
  <b></b>謝雲書提前索要報酬,乃是因為他並不完全信任這女鬼。有閻道融的前車之鑒在,謝雲書現在對上門請求解憂的客人,提出的條件不免會苛刻一些。

  雖說不是去黑山老妖的老巢,隻是先去臨近的地府陰司。謝雲書不多做些準備,也沒立即啟程的意願。

  而那徐姓女鬼雖心中焦急不已,但聽謝雲書說了一句“選擇了我,就等同已違背了陰司,安心等待即可”的話後,便也耐下性子等謝雲書出發的日子。

  不過在那之前,謝雲書還是得先整理一下,和閻道融交鋒之後的收獲。

  有了這純陽妙道葫,謝雲書在注入自身靈力後,頓時發現裏麵可以將這股靈氣維持很久,並且靈力完全不會外泄,而是最終被用以溫養葫蘆本身。

  不僅如此,因這葫蘆本身乃是呂祖寶物,後天帶著一縷純陽道韻。而謝雲書本身勤修水境·仙術,又因《丹霞劍經》較為婉約,根底偏為陰柔。此番兩氣相交,自有一種龍虎交匯,陰陽共濟之感。

  隻可惜,謝雲書現下也不知道這葫蘆來曆。但,當它是一件對他修行格外有利的奇寶,卻無論如何都不會錯。

  接下來兩三天,謝雲書依然在研究這純陽妙道葫,發現它白天對著朝霞,還能自行吸引晨光。而到了晚上,又會主動收集月華,正合“流霞長春”之韻味。

  所謂,流霞流霞,本性一家,饑餐日精,渴飲月華。

  如此一來,葫蘆內朝夕靈氣自成循環。

  就算謝雲書不去特意注入本身靈力,這葫蘆自己也會溫養自己,逐漸增強自身靈性。而謝雲書打坐勤修真氣時,再配合葫蘆本身的純陽氣息,更可兩相得利。

  雖然葫蘆純陽氣息太少,使得這個過程,總體仍須很長一段時間,但有總比沒有強。不過要是能得純陽內丹法訣,謝雲書自問結合自身劍經,估計將會有很大提升。

  可惜,這些空等也求不來,還不如腳踏實地實在。

  要知道之前係統提供的選擇裏,可是有著《蜀山劍俠傳》。如果有機會的話,隻要取得那裏的《純陽丹書》,定能大有裨益。

  在此期間,謝雲書忽然突發奇想,試著將磐龍劍送到葫口,果真發現葫蘆能把它收回其中。而那時,除了維持自身靈性所用,葫蘆裏收集的大部分日精月露,便會主動用以培煉磐龍。

  等到戰鬥當中,純陽妙道葫更可出其不意,將磐龍劍從中勁射而來,一鼓作氣釋放出長時積累的力量,算是一記凶狠殺招。

  不過,真要想把這口靈劍長時間溫養在葫蘆裏,那之前葫蘆煉化妖怪精魄為丹露的特性,就不能同時運用了。

  畢竟又想牛不吃草,還要牛空腹擠血,怎麽想都不現實。

  何況,謝雲書自己不是不會煉丹,對純陽妙道葫自行提煉丹露的這一功能需求,也就不是那麽迫切。

  謝雲書對此並不意外,然而他猛地意識到一件事要是把磐龍劍放在裏麵溫養,手頭就沒有一件稱手的兵器了。

  不論怎麽說,仙劍派的劍法,強調的還是仙武結合,而非純粹的飛劍“嗖嗖嗖”。而把磐龍劍放在葫蘆裏的話,難道要他以後空手對敵?

  劍指雙絕倒不是不行,可有兵器在手,總歸沾些便宜嘛。

  “怪不得燕赤霞除了背著劍匣,還要多帶著一個劍囊,再算算那口不知道存不存在的軒轅劍……想來也是,他除了道法精湛,武道也極其精深,多帶武器不會沒他的道理。”

  謝雲書現在還沒有什麽“一劍破萬法”的逆天心思。就他目前的實力水平,肯定是手段越豐富越好。可是該從哪裏再弄一口劍來呢?

  “十四娘,我們要去陰司的話,該怎麽去?”

  “陰司。換作從前,我或可請托郡君。但現如今……”

  “那就簡單了。”

  一時半會,找不到另外一口佩劍。謝雲書便不急著立刻溫養磐龍劍。而研究透徹純陽妙道葫,謝雲書有樣學樣地把它當成了個掛飾係在了腰間。至於那儲物貝裏,則放上了許多療傷丹藥、避毒珠、避水珠,一些仙術煉製的暗器等事物。

  其實要是照謝雲書的習慣,還是把葫蘆縮小之後,和那儲物貝一起做成吊墜,比較符合現代人的觀念。但這樣一來,取用卻又不大便利,想了想他也就放棄了。

  那薛氏郡君老太婆一個死人,能使喚得動附近那麽多妖狐小鬼,除了薛巡遊使的庇護,她本身在方圓權力同樣顯然不小,必有著進入陰司的門路。

  而從辛十四娘口中得知了陰司入口,徐姓女鬼投胎日子不遠,謝雲書提前準備了一番,差不多也該是時候去拜訪一下,這位“老冤家”。

  謝雲書都已經得罪過薛郡君,自然不怕再得罪一次,於是朝辛十四娘接著問道“她住在哪裏來著?”

  “離小女家宅不遠,隻是到了晚時方能得見。”

  “那行,今天解憂坊就暫時關門,先去你家轉一轉?”

  秋水般含情的眸子微微轉動,辛十四娘撚了撚泛紅的白嫩耳垂,口是心非一轉折,平靜自若道“誒,隻是寒舍簡陋……先生願往,自是蓬蓽生輝。另外,家父素來想向先生致謝,卻又不敢妄近。若有機會報答,當再好不過。”

  “人又不吃妖怪,有什麽不敢見麵的。走吧,報答就不必了。咱們就今天去,省得你父母裏外張羅,白折騰。”

  “嗯……”

  內心堅韌不拔的辛十四娘,平日卻有些小家碧玉。既不排斥謝雲書登門,她此刻竟低眉順眼,麵紗後的白皙雙頰染著霞色,瓊鼻裏輕輕出了點聲,便溫軟乖順地應了。

  辛十四娘全家,都住在廣平山郊的一間荒廢破廟裏。雖然罕有人至,許多地方都布滿了青苔,仿佛窮酸已極。

  但,辛家老夫妻卻將裏外收拾得井井有條。

  屋子裏的裝飾擺設,絲毫不比廣平府的大戶人家差,算得上富貴人家。隻是有著障眼法,就算偶然有人誤入,也隻會誤會這裏是一間破廟。

  不過,可憐天下父母心。雖說阻止了辛十四娘與馮生結親。老夫婦其實也有些苦楚,沒願意對辛十四娘明說。

  仗著姨母的“鬼勢”,這幾日那馮姓書生,記吃不記打,成天宿醉不歸,來回在廟門口晃悠,嘴裏少不了無禮之詞。

  “老丈、老丈!我說十四娘子她人呢?雖然做不成夫妻,那就讓我看看容貌,讓我再無遺憾也不能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