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下嵩縣
作者:四代重奸      更新:2020-12-27 04:22      字數:2590
  當張順找到馬英娘的時候,高一誌正在糾纏馬英娘。他不由臉色一黑,連忙跑了過去嗬斥道:“你這洋鬼子作甚?無端糾纏女士,可不是紳士所為!”

  高一誌見是“殺人魔鬼”張順,連忙用他那怪異的口音解釋道:“不不不,你誤會了,我隻是向這位女士宣傳一下我們天教。中西無二天,則無二天主......”

  高一誌剛剛說了一半,張順便粗暴的打斷道:“我中國人,敬天法祖,別無二誌。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豈有天主乎?此言大謬,我不取也!”

  高一誌漢文水平有限,張順一通用典,把他說的啞口無言,不知所雲,他隻好尷尬的退去了。

  “吃醋了?”馬英娘開心的問道,“雖然我對這個勞什子天教不感興趣,你也太疑神疑鬼了吧?”

  張順聞言左顧而言他,反而問道:“我與你的手銃還在嗎?”

  “在啊?”馬英娘知張順轉移話題的意思,隻是心中高興,也便順著他來了。

  卻哪裏想到張順兀自暗中嘀咕道:“你已經有了手槍,若是再當了修女,回頭又為我做了校長,豈不就是傳說中的‘聖槍修女’了?”

  想到這裏,張順思維就不知道飄蕩哪裏去了,幾欲作嘔。好容易驅散了腦海中奇奇怪怪的念頭,張順這才笑道:“英娘,我尋你卻是有一事求你。事關你我終身大事,還請你不要推脫了!”

  “呀!”馬英娘聞言不由一驚,胸口如同小鹿亂撞一般,撲通撲通的亂跳了起來。

  “求你”,還“終身大事”,馬英娘不由害羞起來。不過,她剛剛害羞了片刻,突然想起這賊廝的德行,生怕有所誤會。

  她便低著頭,用兩隻手攪著衣角如同蚊子哼哼一般問道:“不知你所言何事?怎生遮遮掩掩,也不說個明白?”

  “哦,是這樣的!”張順絲毫不知事情的嚴重性,大大方方的解釋道,“我欲辦一軍校,想尋一個可靠之人擔任校長。我記得你之前參與過練兵之事......”

  “就這?”

  “就這!”張順點了點頭,應道,“那你答應了?”

  “我為什麽要答應?”馬英娘冷眉橫對,怒氣衝衝的反問道,

  “我一個女孩子家家,做什麽鳥校長?”

  “你一個女孩子家家,怎麽口吐髒話?張口就帶鳥!”張順暗暗吐槽道,卻也不敢真把這話說出來。

  女孩子性子古古怪怪,真是難琢磨!張順沒辦法,隻好試圖給她講講道理。

  張順不講道理還好些,一講道理馬英娘更加生氣了。【說服】技能大失敗,這是張順未曾預料過的事情,軍校之事隻得暫且作罷。

  話分兩頭說,且不說張順在洛陽城中如何,且說那曹變蛟得了張順命令以後,便帶著參謀徐全及兩百家丁、五百“毛葫蘆”,出了洛陽城,一路向西南伊闕行進。

  伊闕在洛陽府城西南三十裏,東山曰香山,西山曰龍門山。上古時期,大禹疏以通水,兩山對峙,石壁峭立,望之若闕,伊水曆其門,故曰:伊闕,有名龍門關。

  徐全自“殺了”軍官湯九州以後,跟了張順,一直擔任幕僚之事。

  他本是識文斷字的讀書人,一通百通。

  經過一番學習曆練之後,對於行軍打仗之事,倒也頗有了解。根據徐全策劃,義軍第一晚落腳點便是伊闕。

  按照曹變蛟的行軍能力,一天行走四五十裏也沒有問題,隻是徐全考慮到伊闕的險要,故意讓大軍在伊闕休息一下。正好趁行軍的剩餘時間,在此立下一處簡易營寨。

  古代行軍,並非每日每晚都要安營紮寨,很多時候都是攜帶幹糧趕路。到了晚上,就在帳篷、民居甚至背風之處湊合一晚罷了。

  隻因為建設營寨太過費時費力,隻有到了特殊地點才需要安營紮寨。

  當時,曹變蛟得聞張順把參謀徐全派給自己的時候,雖然早已經有所預料,心中難免有些不樂。

  隻是他萬萬沒想到,有此人為自己策劃,一路上倒省了不少功夫。

  往日曹變蛟領兵作戰,雖然多跟隨叔叔曹文詔行事,亦知其雜事繁瑣。每日行軍多遠,何處安營,何處飲水,何處埋鍋造飯,等等不一而足。

  如今有了徐全分擔,他到可以一心一意思索路上敵人可能會出現在哪裏,到了嵩縣如何攻城諸事。

  義軍在伊闕耽擱一晚以後,第二天一早隻留下十餘人看顧營地,再度向西南進發。

  古書有雲:伊闕以南,大山長穀,蠻多居之。如今伊闕之南,早沒了當初的不服王化的野蠻部落。但是大山長穀依舊,當地百姓依舊凶悍難製。

  像張順撥付給曹變蛟的“毛葫蘆”,曹變蛟剛開始還以為是義軍從哪裏拉出來的饑民老弱,不曾想他檢閱以後,發現居然個個都是好手。

  除了戰術素養稍差,裝備過於簡陋之外,單個素質幾乎和邊軍精銳相差無幾。

  對於這一點,曹變蛟倒是對張順頗為感激。他本來以為能夠拿回二百家丁,已經是張順容忍的極限了,萬萬沒想到張順還能交付給他五百“精銳”。

  原來,在曹變蛟看來,這些“毛葫蘆”再稍作訓練,便又是一股精兵。

  也怪不得曹變蛟“沒見識”,自明中期以後,衛所製敗壞,募兵製盛行。

  朝廷所募之兵,雖然多出身衛所,實際具備武藝、擅長兵馬之人也不是很多,大多數僅僅滿足年輕力壯就是好兵了。

  像張順這樣精挑細選出來的“毛葫蘆”,本就擅長長矛弓矢,又有戰鬥經驗者,少之又少。

  不兩日,義軍便在曹文詔帶領下趕到了嵩縣縣城之下。

  曹文詔至城下一看,不由大皺眉頭。隻見嵩縣縣城不遠處尚有一處營寨,與縣城呈掎角之勢。再觀嵩縣縣城和那寨上又是防備森嚴,軍容整齊。

  曹文詔想了想,倒有一個主意,便把徐全喚來喊道:“你也是個參謀,不知可有計策攻城?”

  徐全是個參謀,又不是個謀士,哪裏有計策與他?隻是他好歹是個文官,若是衝鋒陷陣不如曹文詔也就罷了。

  若是出謀劃策,一點辦法也無,豈不是顯得自己無能?

  他便試探的問道:“曹將軍,要不徐全上前勸降試試?”

  曹文詔是個脾氣爆的,聞言便有些不留情麵,喝道:“你當城內都是傻子不成?你去喊兩嗓子,就把城池勸降了,還要我武將何用?”

  徐全聞言臉上掛不住,不由賭氣道:“喊一喊又值得了什麽,曹將軍休要小瞧人!”

  遂後,徐全拍馬上前,站在一箭之地以外,高聲喊道:“吾乃舜王麾下徐全,知會你家知縣何複一聲,就說義軍大軍一到,快快束手就擒,以免嵩縣城中百姓遭受無妄之災!”

  徐全喊話剛畢,卻聽城上應道:“原來是徐生員,我們可把你盼來了。如今何知縣因為得罪了朝廷派來的中官,已經罷官回鄉去了。新任知縣尚且未至,不意舜王大軍終於到了。”

  “你且稍等片刻,我這邊打開城門,恭請舜王入城!還請舜王遵守諾言,不要禍及城中百姓!”

  ......

  曹文詔與徐全頓時麵麵相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