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萬子萬孫
作者:四代重奸      更新:2020-12-20 23:47      字數:2828
  福王府自張順鴆占鵲巢以後,福王一直窩在張順給他劃撥的區域了醉生夢死。

  說實話,當初張順剛占了福王府以後,見他可憐,也曾特意安排他出府遊玩了一番。

  隻是隨著戰事日緊,他怕被有心人利用,張順又不得不將此人圈禁在王府之內。

  甚至隨著時間的推移,張順這才發現朝廷當初將他們當豬養,確實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如此一來,福王比以前被圈禁的更加嚴格了,他什麽也做不了,隻好又恢複了以前的生活。

  前兩日聽聞張順率軍北拒官兵大勝,他故意親自出來為其接風洗塵。一來是為了討好張順一番,二來也是為了出來透一透氣罷了。

  如今諸事已了,福王隻好又“臥回了豬圈”。躺在那裏一動不動,聽一聽小曲,看一看歌舞。

  這些女子本就是從各地挑選出來的美人,一個個天姿國色、姿態妖嬈,張順來了以後,為了拉攏福王,倒也沒有動他這些禁臠。

  可是如今福王卻半點興致也無,反倒有沉沉欲睡之感。

  突然有服色稍稍正經一女子走向前來,低聲向福王匯報道:“殿下,門外來了一位老道長,自稱是福王的故人。”

  “什麽故人?我怎麽不知道我還認得一位道士?”福王懶洋洋的反問道,“罷了,左右無事,著他進來吧!”

  不多時,那道人翩翩走了進來,一副仙風道骨模樣,劈頭蓋臉便道:“福王殿下倒是好生安穩,死到臨頭尚且不自知!”

  福王倒也不惱,隻是懶洋洋的問道:“可是舜王使者當麵?舜王要我三更死,閻羅不敢留我到五更。如今我全家性命操於舜王之手,是死是活,又豈是我一個小小福王能夠做主的呢?”

  宋獻策聞言,不由暗道:這福王倒也有幾分門道!他便笑道:“殿下誤會了,我雖然追隨於舜王,卻並非舜王派我而來。”

  “我門乃是鬼穀子一脈,素來以望氣尋龍為業!如今天下將亂,我門乃出,以求拯救天下蒼生!”

  “隻是昔日太祖爺與我門有舊,我念及福王乃是太祖嫡裔,故而前來救你一救!”

  “哦?”福王聞言不由笑道,“如今我被架在火上,左也是個死,右也是個死,莫說你一個小小道士,就是大羅金仙來了,恐怕也難救我性命!”

  “左右幾句話罷了,我又不圖你錢財珠寶,又不圖你高官厚祿,何樂而不為呢?”宋獻策笑道。

  “朱某洗耳恭聽!”福王朱常洵玩味的笑道。

  “昔日神宗皇帝在世,隻因不肯早立太子之位,與朝臣起了衝突,凡十五載。殿下本是當事人,亦當聞之。隻是不知殿下可知其中緣由?”宋獻策也不回答,反而反問道。

  福王皺了皺眉頭,這從說道:“此事人盡皆知,乃是本王深得父皇喜歡,是以父皇欲立本王罷了。”

  宋獻策笑道:“殿下隻知其一不知其二,既然神宗欲立殿下,何不早立,而坐視殿下為朝臣所辱?”

  “那此事為何?”福王細思起來,也覺得此事古怪。

  “不知殿下可曾聽聞‘二龍不相見’之語。世宗皇帝嘉靖在位之時,子嗣早夭,難以成活。本門先長陶仲文為其診之,乃得‘二龍不相見,否則必有一傷’之語。”

  “剛開始世宗皇帝不從其言,果然太子早夭。至此以後,世宗簡居深出,不複立太子,不再見其子嗣。至世宗駕崩,穆宗即位,此咒方解。”

  “隻是誰曾想,穆宗即位,早立太子,不過數載,穆宗正值壯年而崩。神宗繼而即位,便有了這不立太子之事。”

  “那這有和我有什麽關係呢?”福王見老道士講起昔日宮中之事,便奇怪的問道。

  “因為此讖緯之言,尚有下句,不為世人所知!”宋獻策斬釘截鐵的應道,“隻因那老道長陶仲文為我門前輩,是以貧道以知其中關竅。”

  “此讖緯原句為‘二龍不相見,否則必有一傷。二龍三相見,必將禍及子孫!’”

  “世宗一違其言,穆宗二違其言,至神宗又三違其言,嗚呼,大明當亡矣!”宋獻策悲歎道。

  “一派胡言!胡說八道!”福王朱常洵聞言不由大怒道,“我大明自有四海,一統八方,萬世一係,何來亡國之說?”

  雖然福王在張順威脅之下為了苟活,唯唯諾諾。但他未嚐不想有一日朝廷能夠剿滅流寇,依舊做自己的安樂王爺。

  宋獻策等福王發完火了,這才神色平靜的說道:“此言過於危言聳聽,剛開始我亦不信。隻是有一日,我思及一事,方知世上皆有定數!”

  “是何定數?信口雌黃!”福王餘怒未消。

  宋獻策也不理他,搖頭晃腦道:“昔日太祖在時,曾問誠意伯劉伯溫:天下後世之事若何?劉伯溫對曰:茫茫天數,我主萬子萬孫,何必問哉!”

  “‘我主萬子萬孫’,豈不正是我大明萬世一係?何來亡國之說!”福王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連忙質問道。

  “當初我也是這麽認為,隻是後來我發現神宗皇帝年號萬曆,以此觀之,爾其皆萬子萬孫也!”宋獻策老神在在的輕聲說道。

  “什麽!”宋獻策話語雖輕,落在福王耳中,卻不啻於晴天霹靂。

  福王渾身一冷,打了個戰栗,不由哆哆嗦嗦的問道:“此乃此乃妄言!你個妖道,休要妖言惑眾!”

  “如今天災不斷,群雄並起,何來妄言之說?”宋獻策笑道,“更何況如今福王身家性命操於人手,隨時有性命之憂,何來閑心憂慮天下哉?”

  福王腦門上不知道什麽時候已經布滿了冷汗,他伸出錦袖擦拭了幾下,隻是錦衣不甚吸水,擦也未擦幹淨。

  他久在府中,亦不知天下事如何。隻是觀自己福王府都被賊所奪,想必天下其他地方也好不到哪裏去了。

  他連忙低聲問道:“不知道長有何法子,能救本王一救,能救大明一救?”

  宋獻策半眯著眼,歎道:“救一人易,救一朝難。自古以來無不滅之國家,無不滅之王朝。萬世一係,莫說貧道,就是仙人下凡也難為之!”

  “啊?那還請道長救我一救。無論金銀珠寶,美女財貨,隻要本王所有,一並任道長挑選!”福王心中已經深信不疑,連忙哀求道。

  “此事易耳,舜王仁義,隻要福王殿下未懷有二心,定然能夠長命百歲!”宋獻策笑道。

  福王聞言不由苦著臉道:“那道長何意?如今本王蝸居府中,隻管吃喝玩樂,豈不就是長久之計?”

  “不不不!”宋獻策搖頭道,“福王如今心懷二意,圖謀不軌,洛陽城中人盡皆知啊!”

  “你休得汙蔑本王,我素來兩耳不聞窗外事,如何就圖謀不軌了?”福王急了。

  “人心隔肚皮,哪個知曉福王心中如何思量?如今隻見呂維祺、王紹禹、曹變蛟之徒附驥福王麾下,這豈不正是明著與舜王分庭抗禮、暗中蓄養死士之道?”

  “啊?這也能是我的錯?”福王隻喊冤枉道,“我自一心一意,架不住其他人有想法啊!”

  “所以,福王要早日表麵心願,方是長久之計啊!”

  “那好,我這就找舜王分說明白!”福王連忙應道。

  宋獻策卻一把把他拉住了,不由罵道:“殿下這是取死之道!難道你還要當著天下人的麵,逼迫舜王表態不成?”

  “那此事如何是好?”福王心都亂了。

  “此事易耳,福王隻需將一切印信等物轉交給舜王,並表示自己不耐俗務,國內外一切大小事宜全權托付與舜王處理便是。”

  “到時候,若是舜王能成就大業,少不了殿下一個順義王的封號;若是舜王不能夠成就大業,殿下依然是大明的福王,一切事宜皆是賊人逼迫所致!”宋獻策笑道。

  “妙!實在是妙!”福王不由拍手叫絕,欣喜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