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以正合
作者:四代重奸      更新:2020-09-17 21:25      字數:2121
  “嘚嘚”的馬蹄聲再次響起,不過“革裏眼”的騎兵早已經等待良久了。

  “革裏眼”雖然眼睛有些近視,好歹麾下的騎兵還能探明白官兵動向。當鄧玘抽調騎兵的時候,“革裏眼”已經意識到官兵要重組騎兵,搞一些動作了。

  義軍之中,其他統領麾下不是沒有騎兵。隻是這些人並非張順嫡係人馬,他已經抽調了眾將的火炮,如果再抽調眾將麾下的騎兵,恐怕這些人心中會有疑慮。

  如今正是會戰之時,若是不能安了他們的心,說不定他們就會搞點狀況出來。

  “革裏眼”本就是一員猛將,本來充當斥候就當的頗不耐煩。如今見官兵騎兵出戰,正是求之不得。

  “革裏眼”性子較直,沒有“左金王”來的圓滑。見官兵騎兵出陣,便掉轉馬頭纏了上去。

  鄧玘遠遠望見,差點吐血。自己好容易才湊夠這四百精騎,還未來得及建功,便失去了突襲義軍炮兵陣地的機會。

  鄧玘和張順一樣,也遭遇到麾下將領出工不出力,不肯死戰的問題。若是這四百精騎由鄧玘率領,他定然拚死一搏也要擊潰“革裏眼”部騎兵。

  可是他作為主帥,隻能坐鎮中軍大帳,無法親臨一線。

  既然無計可施,鄧玘倒也果決。畢竟被動挨打,被義軍用火炮不停轟擊,任憑官兵如何精銳,也難免不會士氣大降,乃至直接出現崩潰之事。他立即下令,擂鼓促戰,調動大陣開始向前方移動。

  雙放踏著各自的鼓點,邁著堅定的步伐向對方進軍。雖然,他們的步伐不像後世那樣整齊,落地之聲沒有那麽幹脆,但是巨大的腳步聲也給人很大的壓力。

  雙方越來越近,手中的火銃開始瞄準,手中的弓箭開始張開,手中的長槍也開始端平了。

  雙方相距百步,隻見不計其數的箭支、彈丸開始飛了出來,如同雨點一般掃進對方的軍陣之中。

  有個別倒黴蛋不甚受傷,甚至身死,各自陣中響起了慘叫聲。但是,這就如同波濤中的小小浪花一般,泛起一下,便沒了蹤影。

  由於射擊距離過遠,遠程打擊對雙方來說傷亡都不是很大。雙方繼續靠近,約莫五十步的時候,第二波打擊再次來臨了。

  這一次,官兵反倒祭出了火炮。這些所謂的大炮,其實就是虎蹲炮、、弗朗機、三將軍、滅虜炮之類的小口徑火炮,有的發生霰彈打出了一大片彈丸,有的發生實彈,打出鵝卵大的炮彈。

  而義軍之中也有些小型弗朗機、三將軍之類的火炮,外加弓箭等物,但是終究威力不及官兵火炮。頓時,義軍遭受了比較大的傷亡,吃了一個大虧。

  “八大王”、“活曹操”和“亂世王”見狀都心疼不已,脾氣不好的“八大王”和“亂世王”都開始破口大罵張順“崽賣爺田心不疼”了。

  張順在高處看的真切,已經遠遠的望到義軍倒下的士卒遠遠多於官兵,他連忙下令全軍衝鋒接戰。

  “咚咚”的戰鼓聲更加急促了,烈烈的戰旗被悟空拚了命的搖動著。大陣第一列的“八大王”、“活曹操”和“亂世王”早已看的明白,隻得咬著牙催促士卒急速向前。

  義軍前麵三營一旦奔跑起來,頓時地動山搖,響徹震天。本來就頗為猶豫的官兵,相顧失色,有懼戰之意。

  鄧玘本是步兵官出身,一見此情此景,連道不好。士氣和東西,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如今義軍氣勢如虹,官兵士氣自然是一降千裏。

  鄧玘連忙站了起來,粗暴的從鼓吏手中奪取了鼓錘,“咚咚咚”的親自擂起鼓來,以鼓舞士氣。

  當然,實際上士卒個個麵朝敵人,身後何人擂鼓,他們是根本看不到的。鄧玘本就是親自帶兵上陣的主,實際指揮大軍的機會也不多,相關經驗也不多,就本著“有棗沒棗打三杆子”再說的心態,試了一下。

  結果貌似起了一點作用,但是整體效果不大。雙方相距二十步左右的時候,快槍、三眼銃以及標槍等物迅速的撒放了出去,然後如同兩個龐然大物一般,轟隆一下撞在了一起。

  官兵由於氣勢被壓,衝鋒又不堅決,立馬被對麵的義軍撞了一個趔趄。

  好在鄧玘麾下這萬餘人馬素質還算過得去,退了十餘步以後,在鄧玘、左良玉、湯九州等人親自率領親衛斬殺了幾十個逃兵以後,終於止住了頹勢,暫時穩住了官兵的陣腳。

  然後,下麵就進入到無聊的對陣時間。《孫子兵法》雲:以正合,以奇勝。如今雙方正是“已整合”的時間,一時間戰爭進入到膠著狀態。

  這時代步卒作戰,比騎兵更會“劃水”。當快槍、三眼銃等遠程攻擊的士卒釋放完畢以後,他們迅速的退回到長槍手身後。

  這些長槍手便將手中放平的長槍舞動起來,互相拍擊、纏鬥,幾乎無一人試圖上前刺殺對麵。

  畢竟大家手中都有一杆長槍,你去刺殺敵人的時候,敵人也可以趁機刺殺你。即使你手段高明,但是“雙拳也難敵四手”,對方十幾條槍紮來,不變成“馬蜂窩”就算你命大。

  張順站在高處望了一會兒,發現兩陣相交,鬥得熱鬧卻不分勝負,一時間也頗為無聊。

  他仔細尋思尋思前世玩《羅馬全麵戰爭》的技巧,想起來若是不能用遠程火力殺傷對麵,就得靠騎兵衝擊兩翼,或者繞後背衝。

  可是如今自己一方遠程火力也不甚強大,騎兵又被纏鬥住了,這可如何是好?

  正在張順思索期間,慢慢的張順發現了不對勁。其他地方的戰線從交戰開始就基本毫無變化,唯有自家左陣慢慢被官兵右陣壓了過來。

  這左陣正是“八大王”所部,他對麵的敵人則是馬鳳儀的石柱土司兵。

  原來這石柱土司兵頗為精銳,又擅長突擊衝鋒,“八大王”好大的名頭,竟然也抵擋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