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早朝大議(四)
作者:一騎絕非我願      更新:2021-04-18 02:04      字數:1975
  滿朝皆驚,女皇接過急報匆匆一覽,眼中閃現一絲驚慌,臉色變的鐵青。

  急報傳閱至陳首相,他仔仔細細看過以後臉色亦是十分凝重:“魏國人可不是做做樣子,十萬虎狼之師半日即就攻下邊城,守城將士死傷無數,百姓被虜無數,這還是兩日前的急報,不知道現在局勢已經糜爛成什麽樣子了?!”

  張大人憤然指向李榮浩:“這場戰事全是因他而起,想我邊城戰士流血犧牲,百姓流離失所,此人卻在此高倨朝堂,怡然自得!臣提議立即將之鎖拿下獄,斬首示眾!”

  “臣附議!”“臣附議!”幾個大臣應聲咐道。

  女皇臉色愈發難看,雷雲急忙出言喝道:“荒唐!斬了李太子就能使魏國人退兵嗎?現在當務之急是擇將領兵,抵擋魏人!”

  校事府大領事發話,幾個大臣不敢爭辨,退了下去。

  女皇輕吐一口氣,穩穩心神,環顧一周:“你們都知道了,現在不是梁國要打仗,是魏國人要打仗了。人家已經開打,你們還有這樣那樣的困難顧慮嗎?”

  底下鴉雀無聲,女皇站了起來:“擬旨,拜肖勁為大將軍,權掌中外一切軍事,領南北二軍,速速準備,刻日拔營出擊,抵抗魏軍,務要將其趕出梁國國土!”稍微停頓,女皇又望著肖勁諄諄言道:“肖勁,你出自將門,能力超群,現在臨危授命,望你不負朕望,擊退魏軍收複失地!最好能奮勇發威,一鼓作氣攻入魏境,也奪他幾座城池,為朕狠狠出一口氣!”

  肖勁心中一沉,這就又重回朝廷中樞了,而且是權掌中外軍事。眾所周知,隻封大將軍,多數時候是位列三公,位高權不重,隻是榮譽稱號。加權掌中外軍事,就已經是實打實的權力中樞了,擱現在相當於集中共*********,三軍司令部,國防部,總參謀部於一體,是帝國最高軍事機構一把手了,全國軍事力量的首腦,權勢隻次於皇帝,真正的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

  朝堂上的人皆是倒吸一口冷氣,紛紛側目而視,眼神複雜而炙熱。肖勁心裏暗歎一口氣,權勢愈大,能力就愈大,能力愈大責任就愈大,自己雖說是穿越之人,上次僥幸領兵破了五國聯軍,實在是因為國破家亡的陰影之下,舉國將士百姓上下一心,勇於拚命。又加之魏國人臨陣倒戈來了個神助攻,這才扭轉乾坤,向死而生。真不是自已雄才大略,韓信重生,直逼孫武等戰爭大家。自己連給人家提鞋都不配,充其量隻是個誇誇其談的趙括,甚至連趙括都不如!女皇真是看走眼了!現在強魏襲來,陛下又委已以重任,真讓自已誠惶誠恐,遍體難受。

  理雖如此,女皇旨意即出,肖勁心中即使萬般不願,也隻能硬著頭皮出班接旨。

  “且慢!”“臣有話說!”肖勁正要領旨謝恩,突然有兩人同時出班奏事,打斷了他。肖勁細看原來是陳首相和太師,二人撞了話頭,太師向陳首相拱拱手,示意他先奏事。陳首相回了一禮,出班奏道:“陛下稍安,雖然戰事驟起,但是卻透著蹊蹺。試想,李太子尚且身處梁國,魏國人就算不顧及他的安危,難道剛剛率領使團而來的魏國公主的安危他們也不顧及嗎?”

  “哦,對呀!”眾人回過神來,是啊,李榮浩和魏國公主尚在梁國,他們就不怕投鼠忌器嗎?

  迎著大臣們的竊竊私語,陳首相繼續說道:“臣剛才仔細看了戰報,隻描述了魏軍奪取邊城之事,未提及魏軍下一步行動。這或是因為戰事緊急來不及書寫,又或是因為魏軍僅僅破了一城便駐軍不往。不論是哪種情況,依臣之見都應該召魏國公主前來,一是當麵譴責他們這種行為,二來也通過魏國公主摸摸他們的底。”

  女皇的臉色緩合了一些,問向太師:“太師,你也這樣認為?”

  “臣亦認同首相之言,”太師出班奏道:“但是無論事因如何,魏國人挑起戰爭占我邊城殺我軍民之事卻是真的。掃把不到,灰塵是不會自已跑的,因此出兵亦是理所當然,刻不容緩。臣唯一擔心的是肖大人久不掌兵,疏於軍事,不能立時整兵一處,雷霆出擊。況且,肖大人婚期臨近,乃陛下恩旨特許,這邊卻又要披掛上陣,臣每日觀花姬姑娘心心念念,幸福歡喜,若因此耽誤婚事,真不知她會傷心成什麽樣子。所以,若是誠如首相所言,魏國人淺嚐轍止,並不是全力攻梁,大可另擇良將,領兵出擊,還肖大人和花姬一個美滿。”

  肖勁聞言,驚訝於太師的巧舌如簧。聽著好像處處為肖勁花姬著想,貌似一個老好人,但石泰有言在先,卻讓肖勁感覺太師是不想讓肖勁獨攬軍權才想方設法出言阻止。

  女皇心中明鏡似的,自然不會因為他三言兩語便收回呈命。她微微一笑:“太師所言極是,是朕一時心急,忘了還有這檔子事兒。那肖勁就留在京都,坐鎮中樞,完成婚事。南軍都督鄭起何在?”

  “臣在!”鄭起應聲出列。

  “就由你率領兩萬南軍精銳先行出發,抵擋魏軍,伺機收複失地。待肖大將軍婚事一畢即刻前往邊城,此間你受大將軍節製,不得有誤!”

  “臣領旨!”鄭起年過半百,與肖瀚是一輩人物,如今卻要受他的兒子肖勁節製使喚,縱使心中不服,皇命已下,卻也沒有辦法。

  “你速速準備去吧!”女皇揮退鄭起,緩緩說道:“召魏國使者速速前來覲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