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寇相的意見
作者:向天行      更新:2020-03-18 20:38      字數:2288
  劉娥知道張俊平很受趙恒的信任和喜愛,可是沒想到,張俊平在趙恒心中的地位如此之高。

  連挪用軍需物資這麽大的事,趙恒都隻是笑罵一句,張俊平給他惹麻煩。

  凡事都有兩麵性,事物本事沒有好壞,區別在於看待問題的人是通過什麽角度去看待這件事情。

  所以,劉美挪用軍需物資,三大權貴家族拿軍需物資去救濟百姓,有人說好,有人罵娘。

  “這件事寇相怎麽看?”

  “寇相,那劉美仗著聖人和陛下的恩寵有些太過肆意妄為了,連軍需物資都敢動!這件事絕對不能輕饒!”

  “那劉美動用軍需物資,也是為了救災,更何況高,楊,曹三家是拿錢購買的軍需棉服,四十萬貫錢,一分不少的移交三司,我不認為這有何不妥!”

  寇準沒有急著發表意見,而是麵帶微笑的聽著一眾大臣在哪爭論不休。

  這裏不是政事堂,而是寇準的府宅,一眾以寇準為首的大臣,在知道高楊曹三家拿棉服救災的事情之後,跑來找寇準商討方針。

  等大家的爭論停下之後,寇準才淡淡問道:“各位,可還記得我等為官的目的是什麽?”

  “自然是上報朝廷,下安百姓!”

  “為民請命!”

  “嗬嗬!爾等既然還記得為官的目的,那麽這件事又有何可爭論?”寇準撫須笑道。

  “寇相公的意思是這件事不追究?”

  “挪用軍需棉服,雖然有違國法,可終究受益的百姓,是那些衣食無著的災民,而朝廷也沒有因此收到損失!

  所以,這件事不光不追究,一旦官家責問下來,我等還要替那劉美,還有高楊曹三家分說一二!”寇準語氣輕緩,但是不容置疑的說道。

  此時,應該是寇準聲望最高的時期,可以說是巔峰時刻。

  說出來的話,自然沒人反駁。

  有人可能會說,寇準早就到了巔峰,早在檀淵之盟之前,寇準就已經是宰相。

  其實,聲望有時候並不是單看地位,尤其是文官,檀淵之盟以前,寇準雖然是宰相但並不能說是巔峰。

  隻能說是官位到了巔峰,而聲望遠不如現在,被貶之後,又被起複,破而後立才達到真正的巔峰。

  寇準被起複,重新擔任宰相,可以說是滿朝歡呼,開封府的百姓知道這個消息,都像過年一樣,四處奔走相告,歡呼慶祝。

  此時的寇準,以一人之力就鎮壓的朝堂上的魑魅魍魎不敢抬頭。

  說一言九鼎,一點都不過分,當然,盛極必衰,寇準此時的巔峰,也注定了會再次被貶。

  因為,寇準的存在,已經嚴重威脅到了皇帝的權威。

  如今,寇準定下了針對此事的章程,其他人自然不再多說什麽,紛紛躬身應是。

  ……

  四大糧商離開張府,並沒有分開,而是一起來到李家。

  “去把西城的劉鐵匠請過來,還有王鐵匠,孫鐵匠他們也都一塊叫過來!”李有財一進門就吩咐管家去找鐵匠。

  李家雖然沒有自己的鐵匠,但是都有相熟的鐵匠鋪。

  李有財四人沒有急著去商討如何開展生意,如何分配市場,而是先把鐵匠找來,驗證一下張俊平的製造方法是否可行。

  當然了,還有就是這一套爐具製造成本是多少,也需要和鐵匠進行交流。

  他們四人並不怕,鐵匠會把爐具的製造方法傳出去。

  他們四大糧商能有今天的地位,可不是什麽和氣生財,誠實守信那一套,而是狠辣手段。

  往日可沒少用人命祭奠汴河,五丈河,金水河,蔡河等開封府四河龍王。

  隻不過遇到了更狠,更不守規矩的張俊平,才會吃癟。

  很快,三名鐵匠就被管家請到了家裏。

  “見過李員外,周員外,馬員外,孫員外!”

  “劉大匠,張官人讓打造的爐具,一套需要多少錢?一套需要多長時間?”

  已經接到張福通知的劉鐵匠,自然不會隱瞞,恭恭敬敬的回答道:“回稟四位員外,打造一套爐具需兩天時間,四貫足錢!”

  “用鑄造之法製作爐具,是否可行?一套爐具有需要多少錢?”

  “張官人所說的鑄造之法,小的思想了一番,確實可行!

  如用鑄造之法製作爐具,隻要有足夠的模具,小的師徒四人,一天可鑄造五套爐具!

  費用的話,三貫足錢便夠了!”

  “嘖嘖!”李有財砸砸嘴,對劉鐵匠的話不太滿意。

  主要是不滿意價格,一套爐具要三貫足錢,這價格實在太高了,普通百姓根本用不起。

  這可不是李有財心善,為普通百姓考慮。

  而是,爐子的價格,直接關係到他們的生意。

  李有財四人經商多年,還是很有一些眼光和頭腦的,很敏銳的抓住了重點,那就是,真正賺錢的不是爐具,而是蜂窩煤生意。

  “劉大匠,用鑄造之法製作爐具,也要這麽多錢?”

  “回周員外,王大匠,孫大匠都在!

  小的豈敢欺騙四位員外!

  實在是一套爐具需要六十斤鐵,現在生鐵一斤就要四十文錢!

  加上熔煉生鐵所需要石炭,人工三貫錢,小的一文沒有多要!”劉鐵匠趕忙躬身解釋道。

  “劉大匠,我們並不是說你欺騙我們,多要錢!

  實在是,一套爐具三貫錢,這開封府的百姓使用不起啊!

  想來劉大匠也知道,張官人讓你打造的這套爐具,頗為神奇,用它之後,可燒石炭,屋內不僅比燒火盆暖和,還沒有異味!

  如果我開封府的百姓都能用得起,這冬天能少死多少人?

  劉大匠,如果能想法把價格降下來,這可是活人無數的大功德!”李有財和顏悅色,一副悲天憐人的表情對劉鐵匠說道。

  佛教在唐朝就開始興盛,修今世因,得來世福報,也就所謂的積德的說法,在民間還是比較盛行的。

  “這……”劉鐵匠有些心動,心裏思考著如何降低價格。

  “李員外,想要降低價格,唯有降低爐具用鐵量!

  隻是這樣一來,這爐具的質量就沒有辦法保證了!”

  “難道就沒有既保證質量,又降低價格的方法?”李有財追問道。

  此時李有財的人設是良心商人,自然不會說,老子隻要價格低廉,要什麽質量?

  質量差,用兩年就壞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