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不著急改變
作者:向天行      更新:2020-03-18 20:38      字數:2293
  “見過山長!”見到張俊平進來,正在討論的眾學子和教書先生忙站起來,齊齊向張俊平行禮問好。

  “諸位,討論先暫停一下,先去吃飯!吃完飯大家有的是時間討論!”

  “可是,明天就要去賑災,一想到那些受災的百姓還在挨餓受凍,我等卻連一個可行的章程都沒有拿出來,如何有心思吃飯?”周敏滿臉慚愧的說道。

  “你們餓著肚子就能解決問題?賑災是朝廷的事情,你們現在還是學子,隻需要盡了自己的能力即可!

  吃飯不會耽誤你們研究賑災章程,反倒是餓著肚子,把你們都餓壞了,又如何替官家分憂,替百姓請命?

  現在,我命令你們,立刻去吃飯!”對於這些學子的熱忱,張俊平很滿意,但還是板著臉訓斥道。

  “是!”眾學子不敢再反駁,齊齊答應一聲,跑去吃飯。

  雖然被張俊平強令去吃飯,但是大家的心思都還在賑災章程上。

  這三百學子,絕大多數都是寒門子弟,家裏也就勉強能夠解決溫飽問題,遇到災年,他們也要忍饑挨餓。

  也正是這樣,他們才更能體會普通百姓的苦難。

  草草吃了晚飯,大家回到教室繼續分組討論。

  有人說,有人負責記錄,最後大家再一塊進行整理。

  張俊平還是沒有參與他們的討論,任由他們去發揮。

  終於,快到三更天的時候,眾學子終於拿出了他們自己認滿意的賑災章程。

  先救命,後救災!

  這是周敏等人,集三百學子,數十教書先生之力,編撰出來的賑災章程的主題思想。

  開設粥鋪,建暖棚,收集災民,先讓他們有飯吃,有地方取暖,然後組織起來,去救濟更多受災百姓,幫助他們修繕房屋,清理積雪。

  張俊平看完眾人弄出來的救災章程,發現沒有什麽好修改的,甚至比自己想的更加完善。

  “很好!就按照這個章程去做吧!

  謝先生負責東門,孫先生負責北門,張俊輝負責西門,周敏負責南門!

  你們自己挑選同窗,輔助你們一起完成賑災任務!”張俊平直接任命了四個負責人,來負責四個方向的賑災。

  張俊平終究不是聖人,存了一點私心,把西城門的賑災交給的自家二郎張俊輝。

  如此做,也是為了更好的鍛煉他,這段時間張俊輝進步很快,但是在張俊平看來還不夠,還不足以成為他的助手,幫他一起撐起張家。

  “是!”被張俊平點名的四個人,大聲答應道。

  “你們去選人吧!”張俊平擺擺手讓他們離開。

  張俊輝猶豫了一下,沒有走,很是糾結的看著張俊平,“大哥,那個……我……那個……”

  “怎麽?讓你當西城的賑災負責人,你沒有信心?”

  “大哥,我怕幹不好,給你丟人!”

  “嗬嗬!怕丟人那就用心去做!不懂的就多向同窗請教!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當官不會不要緊,最怕的是不懂裝懂,瞎指揮!”

  “是,大哥,我一定用心做,多想同窗請教!”

  “去吧!抓緊時間去聯絡同窗,不然一會那些精明能幹的同窗都被他們三個人搶走了!”張俊平笑道。

  “哎!我這就去!”張俊輝點點頭,轉身跑去聯絡同窗。

  自己組建賑災團隊,這也是張俊平給他們的第一個考核。

  張俊平培養的不是孤傲的書生,大儒,名士,而是官員!

  當官能力固然重要,但是情商更加重要!

  那種情商欠費的人,學問再高,品節再好,又有什麽用?

  比如範仲淹,比如王安石,比如於謙,都是心懷天下的好官,也都青史留名,可是哪又如何?

  他們既沒有改變社會,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自己卻是落得個淒慘的下場。

  他們都曾想要改革,也都得到了當朝皇帝的支持,可是麵對強大的反對派,沒有足夠的情商,隻憑借他們的情懷,在封建王朝通知下,任何改革,在一開始就注定了失敗。

  張俊平也想改變,不枉自己穿越一回,可是他絕對不會去做唐吉可德式的悲情英雄。

  更不會天真的以為,自己有這一千年的見解,就能輕易改變這個社會體製。

  萬象書院的學子,就是他培養的助手。

  慢慢來,他一點都不著急。

  ……

  第二天,五更天,張俊平和平時一樣,來到慶寧宮。

  當前他的任務就是攻略太子趙禎。

  隻要把太子趙禎攻略好,後麵的事情才好放開手腳去做。

  “左庶子,聽說你昨天和開封府的四大糧商比武了?”

  “大王聽說了?”

  “是啊!我昨日跟著父皇學習政務的時候,聽寇相公他們說的!

  有禦史彈劾,說你暴力打壓商家,還打傷好多人,有失體統!”

  “嗬嗬!那大王怎麽看?”

  “我認為左庶子做的很好!父皇說左庶子做的事大快人心!

  做了父皇想做又沒辦法做的事情,幫父皇解決了大難題!”

  “嗬嗬!”張俊平笑了笑,沒有多說什麽,更沒有表功。

  “左庶子幫助朝廷解決了大難題,可是,為什麽那麽多官員都說左庶子的壞話,就連,就連李相公,向太傅都有些不以為然?”

  “那是因為,臣沒有按照規矩去辦事,壞了規矩!

  那些個文臣,最擅長的就是製定規矩,用規矩去束縛別人!

  而他們自己卻遊離於規矩之外,謀取各種利益!

  就比如這次糧商平價賣糧之事!

  如果按照朝堂規矩,首先尋找糧商去協商糧商降價,然後糧商各種推脫,最後協商無果,官家隻能動用府庫裏麵的糧食、木炭來平穩糧價!

  其實這都是套路,是很多官員玩的套路!

  要知道,糧商糧食漲價,獲利的可不隻是糧商自己,還有很多朝廷的官員也跟著獲利!”

  “居然會有官員從中漁利?”趙禎很吃驚,幼小的心靈想不明白,那些相貌堂堂,把忠心掛在嘴邊的朝廷官員怎麽會這樣做。

  “四大糧商,背後都有朝廷大員支持,不然他們又如何敢和官家作對?

  臣沒有按照規矩來,直接上門約戰,打贏我你愛怎麽賣怎麽賣,打不贏就按照我的要求去做!

  臣這麽做,就是打破了他們的規矩,讓他們賴以漁利的套路無法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