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鉛合金活字
作者:向天行      更新:2020-03-18 20:38      字數:2207
  聽到畢昇不僅研究出泥活字,錫活字,連鉛活字都研究出來了,張俊平不得不感慨,大佬就是大佬。

  還真是一遇風雲便成龍,扶搖直上,自己隻是在啟發的時候,舉了一些例子,結果這位大佬,不光把曆史上屬於他的泥活字研究出來了,還把錫活字,鉛活字也一並研究出來。

  錫活字也就罷了,事實早已經證明,錫活字並不實用,因為錫不親水,很難著墨,所以雖然南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錫活字,但是應用並不多。

  反倒是鉛活字,這才是張俊平最想要的活字印刷術。

  “此外我們還試製了木活字,銅活字,經過一番比對,小老兒發現,還是泥活字比較實用,製作簡單,且不易破損和變形,也容易保存!”畢昇還是推崇自己的泥活字。

  曆史上畢昇發明泥活字也不是沒有原因的,在研究活字印刷技術的時候,畢昇試用了許多材料,比如木製活字,錫活字,鉛活字,銅活字。

  木活字容易破損,錫活字不容易著墨,鉛活字容易變形,銅活字價格昂貴,最終還是泥活字最為經濟實用。

  張俊平又拿起一那枚銅活字,仔細端詳著,開口問道:“這鉛活字和銅活字製作起來還有什麽困難?”

  “主要是價格比較昂貴!”

  銅作為官方發現的貨幣,又是禮器的主要材料,價格自然昂貴。

  “哈哈!貴一點無所謂,隻要耐用,減少破損,時間長了,均攤下來也就不貴了!”張俊平哈哈大笑道。

  話雖然是這麽說,但張俊平還是提示道:“其實我覺得,你可以考慮把鉛,銅,錫的比例調整一下,價格應該會有所下降,比如你現在用的銅活字,是用銅錢直接加工出來的吧?

  你可以考慮裏麵多添加一些鉛,讓鉛占的比例多一些,這樣既能保證活字不容易變形,又能把價格降下來!”

  張俊平雖然沒有動手製作過活字,也沒有冶煉過合金,但是在圖書館看了五年書,動動嘴皮子還是可以的。

  古代使用的銅錢並不是純銅,而是一種添加了鉛和錫的銅合金。

  德國人發明的鉛活字其實也不是純鉛,而是鉛合金。

  純鉛比如柔軟,放時間長了也容易氧化變黑,並不適合直接製作活字。

  “張官人的意思是以鉛為主要材料,裏麵添加銅和錫作為輔材?”

  “對,也可以考慮添加一些連錫,總之你需要什麽材料,告訴祿管家,讓他給你提供!

  花多少錢無所謂,總之要研究出一種易保存,可以經久使用的活字出來!”

  連錫不是錫,而是另外一種金屬材料,叫銻,是一種應用很廣泛的合金添加材料。

  中國應用的比較早,甚至有些銅錢裏麵都添加銻。

  “多謝張官人賜教,小老兒回頭就開始研製添加銅,錫,連錫的鉛活字!

  張官人對活字印刷的理解,小老兒望塵莫及!”

  “哈哈,我也就是瞎想,具體如何做,還要靠畢大匠來實現!”張俊平大笑道。

  “那這泥活字?”畢昇還是放不下他的泥活字。

  “泥活字可以先用著,先用泥活字印書,等你研究出更好的活字出來,再行替換!”張俊平自然不會直接否定泥活字。

  別說泥活字,現在畢昇就是選擇木活字,中也會接受。

  因為不管是那種活字,都要比現在的雕版印刷更加簡單,經濟實惠。

  在故事,能夠著書立傳,那都是極為光彩的事情,誰要是有一本書被書坊刊印成書卷,那真是一點不比考中狀元差。

  哪像後世,隨便花點錢就能出書。

  不是豪富,不是真正被人尊敬的大儒名士,根本沒人給他們印書。

  書坊也是要賺錢的,雕版印刷,印書的成本很高,如果沒人買,書坊就要賠錢,自然不會輕易印書。

  勉強印出來,也會因為價格昂貴,大多數讀書人買不起。

  古人的書,很多時候不是印出來的,而是抄出來的,抄書在很多時候,比買書還有便宜。

  所以,有個詞叫做傳抄。

  “遵命!小老兒這就安排師兄弟們以活字來印刷書籍。

  還請張官人告知,需要印刷那些書籍?”

  “印刷那些書?經史子集這些先賢的書籍自然不能少!

  另外,我就是本朝宰相們的策論文章合集!

  這個,我會讓書院的先生們整理出來,統一印刷成冊!

  除此之外,我那邊也有些書稿,是閑來無事寫的話本,也一並印刷出來吧!”對於印刷什麽書籍,張俊平早就考慮好了,等畢昇的活字印刷術也已經等了好幾個月。

  “遵命,小老兒這就交代他們開始排版,先印刷先賢的典籍!”畢昇微微躬身行禮,幹脆的答應下來。

  其實張俊平著急,畢昇更著急,這兩個多月,他和師兄弟,還有徒弟們每日光研究活字印刷術了,一直沒有拿出什麽成果出來。

  雖然每個月的傭金一分不少,但是很多師兄弟都已經等的有些不耐煩了,感覺自己是在不幹活,白領錢,渾身都不自在。

  “可以,你們先印刷先賢典籍,回頭我讓人把我寫的話本拿過來,一塊印刷!”

  接到張俊平的命令,畢昇那些師兄弟們,歡呼一聲,不用催促,一個個開始忙碌起來,泥活字已經製作出一批,足夠印書用的。

  畢昇帶著幾個徒弟繼續研究鉛合金活字,其他人開始按照他們研究出來的方法排版。

  先在托盤上塗上蠟,然後開始把活字按照順序排列在托盤上。

  先賢書籍有現成的模板,他們也已經雕版過好幾次,現在排版先賢書籍自然是輕車熟路。

  張俊平在書坊呆了一會,又和畢昇討論了一下關於鉛合金的製作方法,才離開書坊。

  張俊平心情很不錯,今天還真是雙喜臨門,書院考中二十八個貢舉,書坊這邊活字印刷術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可以開始搞活字印刷了。

  這幾個月,張俊平每天三點一線,沒有去拜訪那些朝中大佬,甚至連那些世代交好的權貴之家也很少走動,其實都是在做鋪墊,為將來做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