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四章發解試
作者:向天行      更新:2020-03-18 20:38      字數:2232
  第二天四更天,張俊平再次來到書院,給參加科舉的周敏等十三位學子送行。

  今天是科舉考試的第一關,也是萬象書院的第一關,張俊平特意來給周敏他們壯行。

  “山長!”看到突然出現的張俊平,周敏等人有些激動的叫了一聲。

  “我過來檢查一下書院早操情況,你們怎麽還沒走?”張俊平翻身下馬,隨口解釋道。

  “我們這就出發!”

  “去吧!好好考!府試對你們來說,隻是小兒科,我就不送你們了!”張俊平笑著擺擺手。

  “謹遵山長教誨!”周敏等人感激涕零的衝張俊平躬身行禮。

  他們知道,山長是專門來給他們送行的,隻是怕他們緊張,才特意如此說。

  “謝先生,你們這是?”張俊平看向提著考籃,有些尷尬的謝勘等十五名教書先生。

  “山長,我等近來聆聽顧先生的教誨,自覺進步良多,所以……所以……”謝勘有些羞愧,說了兩個所以,所以不下去了。

  “所以,想要參加科舉,希望能夠一圓多年的夢對嘛?”張俊平笑道。

  “是,山長贖罪,我等……”謝勘等先生有些尷尬。

  人家請他們來是教授學生學問的,不是讓你們來跟著大儒蹭學問的,他們跟著大儒蹭了幾個月的學問,轉身把工作一扔,跑去參加科舉考試了,實在有些不地道。

  這也是他們為什麽一直瞞著張俊平,按照他們的計劃,是偷偷去參加科舉考試,中了自然沒說的,不中繼續回來教書。

  “哈哈!謝先生何罪之有?學的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參加科舉,考取功名,這是絕大多數讀書人畢生的追求!

  我豈會橫加阻攔?

  我在這裏預祝謝先生馬到成功,高中進士!”張俊平大笑兩聲,衝謝勘等人抱拳祝賀道。

  “山長,我們……”見張俊平沒有怪罪,反而預祝他們考中進士,謝勘等人心裏有些忐忑,山長說的是反話吧?這是準備辭退我們?

  見謝勘等人臉上陰晴不定,張俊平笑了笑,真誠的說道:“謝先生,你們盡管放心去考試,考完之後,繼續回來教書,準備明年春天的會試!

  我還要檢查學生們的早操,就不送你們去考場了!”

  “多謝山長!”直到此時,謝勘等人才放下心來,齊齊的給張俊平深深鞠了一躬。

  “去吧!你們都是參加過多次科舉考試的,想來不需要我多說什麽,拿出平常心來就好!”張俊平笑著擺擺手。

  古人真是太樸實了,參加工作怎麽了?參加工作就不能參加科舉考試了?

  後世多少人一邊工作,一邊參加國考的,這在張俊平看來很正常的事情,他們居然會感到不好意思,居然會如此感動。

  不得不說,這跨越一個多世紀的代溝實在是有些深。

  張俊平站在書院門口目送周敏等學子,謝勘等教書先生提著考籃一同離開,才轉身走進書院。

  今天對開封府來說,絕對是一個很重要的日子,陸陸續續從家裏離開的書生,在書童或者家人的陪伴下,慢慢匯聚在一起。

  此時天還沒有亮,如果站在城樓上往下看,就會看到影影綽綽的,一盞盞燈籠,出現在街道上,然後匯聚成一條燈籠河流,緩緩流淌,直到貢院外麵,匯聚成一片燈籠的海洋,甚是詭異。

  開封府是京師,府試也叫發解試,和其他地方上的發解試不一樣,要更加嚴格,直接由皇帝指派主考官,並且是在貢院舉行,開封府沒有權利組織發解試。

  相比較起來,宋朝的科舉考試製度應該是最公平公正的。

  說最公平公正不是因為宋朝最先開始實行糊名製,而是因為宋朝規定,官員勳貴子弟不得和普通考生同一考場考試。

  勳貴子弟要另外進行考試,有官身無出身的低級官員也要另外單獨進行考試,這叫別頭試。

  而且勳貴子弟,無出身的官員不得中狀元,就算是殿試第一名,也隻能後退一名,做榜眼。

  這一點,後世國考做的都不如宋朝,後世國考許多參加國考的筆試第一,但是麵試卻……

  不說了!

  走進書院,其他學子也都已經起來,在院子裏排行隊,準備開始晨練。

  周敏他們是書院第一批參加科舉考試的學子,不僅牽動著張俊平的心,還牽動著其他學子的心。

  這些學子們,在周敏起來洗漱準備去貢院的時候,也都起來了,雖然沒有出去送行,但是都站在院子裏默默為他們祝福。

  張貴看時間也快到晨練的時辰了,幹脆把他們集合起來,提前開始晨練。

  張俊平來到隊伍前麵,“今天周敏他們去參加發解試,你們是不是也很激動?

  我也很激動,因為他們是我們書院第一批參加發解試的學子!我衷心希望他們能夠高中,能夠東華門外唱名!

  同樣,我也希望三年後,你們所有人都能高中,都能東華門外唱名!

  但是,現在你們要做的是什麽?”

  “努力讀書!”

  “屁話!現在你們要做的是跑起來!

  一日之計在於晨!跑起來,讓你們身體的血液循環起來,喚醒你們的大腦,然後才是發奮讀書!”張俊平笑罵一句,然後揮舞著手臂讓他們開始每天的第一項任務,跑步。

  看著學子們發出歡快的笑聲,然後排著隊開始在院子裏跑圈,張俊平才轉身離開。

  五更天了,他還要去慶寧宮,教趙禎練拳。

  騎馬來到慶寧宮,時間還是比平時晚了一些。

  “左庶子,今日怎麽晚了?可是有事?”趙禎看到張俊平連忙關心的問道。

  “大王贖罪,今日書院學子參加發解試,臣去給他們壯行,因此來晚了!”

  “無妨,無妨!今天的發解試,書院也有人參加?左庶子教導出來的肯定都是英才,他日……我一天會重用!”

  “大王過譽了,英才不英才的臣並不看重,臣教的主要是忠君愛民四個字!”

  “左庶子做事自然是穩妥!我近來跟隨父皇學習政事,我認為,才能固然主要,但是忠君愛民這四個字更加重要!”趙禎對張俊平的話非常滿意,歡喜的說出自己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