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春種秋收的謬論
作者:向天行      更新:2020-03-18 20:38      字數:2256
  這倒不是張俊平吹牛,要知道,太極十年不出門,形意一年打死人。

  這三百家丁,大部分都是明勁期,剩下的也都摸到了明勁的坎,隻是發力什麽的還差點,經過三個月特訓,加上三體樁的練習,張俊平相信他們都能進入明勁期。

  個別天賦高的甚至能夠進入明勁後期。

  能夠進入明勁期,就算是小高手了。

  至於暗勁,化勁,那就看個人悟性了,張俊平曾經遇到過,十六歲進入明勁,結果一直到三十歲還沒破入暗勁的人。

  張俊平給他們講解完動作要領,就要求他們照做,然後開始巡視,看到不對的,指點一下。

  擰木棍,鍛煉腕力這個方法看著簡單,做一遍兩遍也不難,但是加上馬步,手臂平舉,做一百遍,那可就不容易了。

  別說一百遍,十遍之後,三百家丁就真正認識到了這個方法的變態。

  感覺自己的手腕好似斷了一樣,生疼,皮疼,肉疼,筋也疼,手指疼,掌心疼,手腕更疼。

  等到做了二十遍,他們已經感覺不到自己的手腕存在了,全靠一股毅力在支撐他們。

  “好了!現在放下木棍,休息一下,活動一下手腕!”張俊平自然不會讓他們直接做一百遍,那樣估計這三百家丁的手腕全部都得廢掉,鍛煉出三百殘疾出來。

  早就等待的雜役上前幫著他們揉捏手腕,活血,鬆弛肌肉。

  沒有什麽手法,隻是胡亂揉搓,拍打。

  其實也不需要什麽特殊手法,他們現在手腕疼痛,是乳酸堆積過多,緊繃肌肉壓迫血管循環導致的,隻要鬆弛肌肉,保證血液循環,持續有氧運動,身體自己就會把過多的乳酸排出體外。

  休息一會之後,又練了一組,二十遍。

  張俊平開始教他們蛙跳,仰臥起坐,俯臥撐。

  一上午的時間,三百家丁身上的粗麻勁裝,濕了又幹,幹了又濕,好幾遍,終於熬到吃飯的點。

  看著碗裏白花花粉嫩嫩的豬肉,三百家丁哭了,因為他們發現,他們的手好像不是自己的了,根本拿不動筷子。

  “趕緊吃啊!多吃點,豬肉白菜烙餅管夠!”張俊平也和他們一起吃飯,端著一晚豬肉白菜,美美的吃了一口,才笑著招呼他們吃飯。

  張俊平的笑容,在三百家丁眼裏就是魔鬼的微笑。

  豬肉天生就該配白菜燉著吃,隻可惜沒有粉條,不然味道更好。

  一上午的魔鬼訓練,三百家丁早已經是饑腸轆轆,此時拿不動筷子,隻能看著香噴噴的飯菜流口水,也不知道是誰帶的頭,直接用手抓起菜往嘴裏塞,吃一口菜,然後兩隻手捧著烙餅,啃一口。

  吃完午飯,休息一會後,張俊平又帶著他們練了一遍三體樁,交代三十個小隊長帶著家丁訓練,才離開營地。

  來到萬象書院。

  如今張俊平日子過得相當充實,每天帶著趙禎練拳,訓練家丁,教學子拳法劍術,跟著他們一起練騎射。

  張俊平唯一的弱點就是騎射了,騎馬沒有問題,張俊平自問騎術不比楊文廣他們差,但是射箭就不行了。

  給他一把狙擊槍,他八百米之外能夠打蚊子,但是給他一把弓,五十米外也射不中箭靶,更別說騎在馬上射箭了。

  所以,每次學子們去神龍衛練習騎射的時候,張俊平都會跟著去。

  “我聽說你們中間有人準備參加今年的府試?

  準備參加府試的上前一步!”

  十幾名學子昂首挺胸上前一步,走出隊列。

  “不錯,通過這幾個月的學習鍛煉,你們的精氣神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人變得強壯,也更加自信了!”看著神采奕奕的十三名學子,張俊平滿意的點點頭。

  他的教學模式還是很有成效的,每天堅持做健身操,每天至少一節課的拳術劍術課,沒周一次騎射訓練,讓這些書生,不再像剛來的時候,麵色蒼白,風大點都能吹倒的柔弱書生形象。

  一個個精神飽滿,臉上帶著健康的紅潤,身體上也多了許多肌肉,有了一種健康美,看上去很幹練。

  “你們通過今年的府試,再通過明年的會試,不管殿試成績如何,你們都將是我大宋的官員!

  我現在問你們一個問題,小麥什麽時候耕種,什麽時候收獲?粟什麽時候耕種,什麽時候收獲?”

  原本還有些忐忑的學子,一聽張俊平問的居然是這個問題,頓時鬆了一口氣,其中一個學子搶先回答道:“回山長,春種秋收!”

  “春種秋收?你確定?”張俊平微笑著看了一眼回答自己問題的學子。

  “書上是這麽說的,沒有錯!”

  “你們有沒有不同的答案?”

  “沒有!”十三名學子,異口同聲的回答道。

  “錯!全都錯了,大錯特錯!耕種和收獲不是按照簡單的季節來區分的!

  按照地域,氣候的不同,耕種收獲的時間也不同!

  春種秋收不準確,北方一些地區因為氣候寒冷隻能春種秋收。

  但是,以我們開封府為例,粟是在六月份的時候種下,到秋天收獲,收獲粟之後,種下小麥,來年六月收獲!

  你們將來中了進士,都是大宋的官員,如果連百姓的耕種收獲季節都不了解,又如何做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北宋比之唐朝,農業發展很迅速,江南地區一年兩熟,三熟已經普遍存在,就連淮海流域也都做到了一年兩熟。

  “可都,書上都說春種秋收,春種一粒粟,秋收萬粒子!”剛才那名學子,強自爭辯道。

  “哈哈!盡信書不如無書!春種一粒粟,秋收萬粒子,四海無閑田,百姓尤餓死!

  這簡直就是屁話!

  無用書生的無病呻吟罷了!

  如果真的能夠春種一粒粟,秋收萬粒子,那麽天下的百姓絕對不會餓死!”張俊平大笑兩聲,厲聲訓斥道。

  “現在交給你們一個任務,以後下午的劍術課不上了,你們去城外農戶,農莊裏去看一看,去和那些農民聊一聊!

  一個月之內,寫一篇關於農耕的策論交給我!

  如果你們還是沒有對農耕,有一個真正的認識,那麽這次的科舉補考也罷!”

  “是!學生謹遵山長教誨!”十三名學子齊齊對張俊平行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