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萬象書院
作者:向天行      更新:2020-03-18 20:38      字數:2208
  萬象書院管衣食住行,一應物品,可不是嘴上說說。

  所有物品,吃穿住的餐具服裝被褥,學習用的筆墨紙硯全部提供。

  張俊平趕到書院的時候,劉大匠還沒走,結完賬之後,劉大匠主動帶著人把製作好的家具搬到房間裏,擺放整齊,又把房間,院子裏的衛生打掃了一遍。

  樸實的匠人用這種方式來感謝張俊平的賞賜。

  書院的麵積很大,前後左右足有上百間房子,前麵院子二十幾間是教室和教書先生的宿舍,中間院子大一些,張俊平又安排人加蓋了一排房子,現在有四十多間房子,這裏是學子的宿舍。

  東西還有兩個小院子,東邊的院子是大儒名士們居住的地方,西邊的院子則被改成了食堂。

  最後麵還有一個挺大的後花園,隻是現在,後花園被張俊平改成了操場。

  張俊平挨個房間轉了一圈,看了看。

  教室裏擺放著三十張課桌,這些課桌可不是這個時代的書案,而是後世那種課桌。

  縱觀古代家具發展史,就會發現宋朝是家具發生重大變革的一個朝代。

  宋朝完成了跪坐到椅子的轉變。

  現在是宋朝初期,雖然有了椅子,桌,案等學習用的家具。

  但是,變革初期,還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桌太矮,案太高,都不符合人體結構學,說白了就是用著不舒服。

  宋朝還沒有去考慮家具尺寸和人體結構的關係,書案太高,坐在椅子上,要架著胳膊,時間一長,人就非常容易疲憊。

  桌又太矮,人趴在上麵書寫,時間長了,會造成脊柱變形,比如駝背。

  因此,張俊平按照人體結構學,設計出一套桌椅,供學子使用。

  “謝先生,這個粉筆可曾用過?是否順手?”張俊平站在教室裏,拿起一根粉筆,對跟著自己的謝勘詢問道。

  “山長發明的這個粉筆真是教學的利器,以粉筆在石板上書寫,初時,多少有些不習慣,稍加練習便也就習慣了!”

  這個時代肯定是沒有黑板的,張俊平讓人購買了大塊的青石,拚接起來鑲嵌到牆上,當黑板用。

  不止如此,每位學子,還發了一塊一尺見方的青石,用以練習書寫。

  不僅如此,前院,中院的地麵全部都是青石鋪地,這麽做可不僅僅是為了排場,更多還是用來給學子們練字用。

  練字在這個時代還是非常的費錢的,但是這個時代,又非常看重字體,字寫的好壞,在某種程度上直接關係著讀書人的命運。

  窮文富武,隻是一個很寬泛的形容,真正的窮人,根本讀不起書。

  張俊平現在不差錢,但是也不能敗家的拿上好的宣紙給學子練字用。

  在書院轉了一圈後,張俊平見各方麵都準備的差不多了,便對謝勘道:“通知那些學子,明天入院吧!”

  “明白!我這就去安排人去通知!”謝勘答應一聲。

  書院裏可不止是教書的先生,還有一些負責雜物的雜役。

  謝勘安排雜役去分頭通知那些報名的學子明天入院。

  一個簡單的入院通知,又在開封府激起一陣波瀾。

  “聽說了嗎?”酒樓裏,有人大聲像身邊的人詢問。

  這是傳遞八卦的套路,先高聲吸引大家的注意力,然後欲擒故縱,想告訴你消息,先問你知道嗎?

  等你說不知道,那就好辦了!

  他就開始告訴你他知道的,經過藝術加工的小道消息。

  “什麽事?”果然旁邊有人搭茬反問道。

  現在是申時三刻,大約也就是下午四點的樣子,這個點在酒樓裏喝酒的基本上都是閑人,對八卦最感興趣的也就是這類閑人。

  “那萬象書院明天正式開院了!”

  “開院了?那我的趕緊去通知我大嫂娘家的嬸子,她家小子幸運報了名!”

  “不用你去通知,人家書院早就安排人挨家挨戶去通知了!”

  “這你就不懂了吧?入學這麽大的事,必須要親自去恭喜一番才行!”那人說著拱拱手,起身離開。

  “別管他,什麽恭喜,李二這是去討酒喝了!”旁邊一個認識李二的,一語道破機關。

  “我就說嘛!他嫂子娘家嬸子的兒子,還用他去道喜?

  說起來,真是羨慕那些能報上名的人家!

  我家就晚去了一會,沒能報上名,讓家裏婆娘好一通埋怨!也不知道,萬象書院什麽時候再招生?”

  “聽說,張家官人準備在城外建一座更大的,能夠容納數千人同時入學的書院,也不知道什麽時候能建成?”

  “數千人的書院?那可比太學還大了!”

  “誰說不是呢!人家張家官人有錢,願意拿出錢來支持讀書人!這才是真正的良善之家!”

  “兄台此言差矣,那張家可不是平白資助讀書的,一年要三百貫錢,普通書院就是十年也花費不了這許多錢!可見那張家比那高利貸還黑心!”一個油頭粉麵的讀書人,搖著折扇,提出不一樣的見解。

  “一派胡言!張家可是提前言明,也簽下了契約,考中進士才收錢!考不中進士分文不收!

  那萬象書院,隻招收三百人,其中還有一百是蒙學,二百人能考中多少進士?

  若是能有三五個便是極好了!

  三五個進士,一年也不過一千多貫錢,可夠支撐一座書院?

  不懂就不要在這裏犬吠!擾人心情!”頓時有一位三十多歲的中年書生打扮的人拍案而起,對油頭粉麵的書生訓斥道。

  宋朝的科舉製度分為三步,第一步是府試,也叫洲試,過了就是舉人。府試之後的第二年春天進行省試,又叫院試,院試過了才是進士,最後還有參加殿試,由皇帝欽點狀元。

  過了第二關,中了進士,不管殿試成績如何,都能當官。

  府試是一個府的學子一起考試,按照名額錄取。

  省試則是全國數萬學子聚集到京城,進行統一考試,最終錄取不過三四百人。可見競爭之大,比後世的國考還要大上許多倍。

  所以,剛才那中年書生說萬象書院一屆考中三五個進士便是極厲害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