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教育宣言
作者:向天行      更新:2020-03-18 20:38      字數:2285
  勸走圍在門口的眾多學子和學子的家長,張俊平才牽著馬走進書院。

  “張官人來了!”一個三十多歲的教書先生看到張俊平進來,忙上前拱手行禮。

  官人有兩種意思,一種是大家比較熟悉的,老婆對老公的稱謂;另外一種則是對應皇帝的官家稱謂,對當官的尊稱。

  “謝先生!”張俊平也拱手還禮。

  這謝先生就是書院聘請的教書先生之一,名叫謝勘,曾經三次通過府試,隻可惜無緣省試,沒能金榜題名,原本自己開了一家蒙學,在聽說張俊平開出高薪聘請教書先生後,毅然關了自己的蒙學,跑來當一個普通教書先生。

  這謝勘謝先生倒不是貪圖張俊平的高薪,圖的是書院的名儒,那些名儒雖然是教授書院的學生,但,也為這些年輕教書先生提高了一個近距離接觸名儒的機會,能不能請教一二,那就看個人的本事了,不管如何,這總是個機會。

  “張官人···”

  “這裏是書院,還是叫我山長吧!”張俊平對官人這個稱謂不太感冒,一聽到這個詞,就會想起西門大官人。

  “山長,僅僅半日,三百名學子就已經招滿!按照山長的吩咐,十五歲以下的蒙學一百人,十五至二十五歲的科舉進階的學子二百人!”

  “嗯!”張俊平點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

  謝勘因為自己辦過蒙學,根據張祿的了解,謝勘的蒙學還比較有名氣,雖然屢試不第,但是頗有管理才能,所以被張俊平委任為書院的管事,用後世的說法就是讓謝勘擔任書院的教導主任。

  謝勘引領著張俊平來到書舍,才開口說道:“山長,生員已經招齊,隻是這住宿,書院沒有那麽多房舍供學子居住!”

  這是他和張俊平第二次見麵,之前任命管事的時候,見過一麵,招收三百學子的命令也是張祿轉達的,雖然謝勘認真執行,但是裏麵存在許多的問題,需要解決,所以,謝勘借機向張俊平進言。

  “這事簡單,你先安排人去找個木匠過來!”張俊平笑道。

  “木匠書院就有,正在打造學子使用的課桌!學生這就去請!”謝勘說罷,轉身去叫木匠。

  “見過山長!”

  “大匠貴姓?”

  “小姓劉!”

  “劉大匠!你來看一下,這樣的床榻可能製作?”張俊平拿出剛剛謝勘去找匠人時,畫出來的圖紙交給劉大匠。

  “回山長,這樣的床榻倒是第一次見到,上下兩層的床榻倒是新奇,不過想來沒有什麽難度!”劉大匠看了一眼圖紙,自信道。

  “如此甚好!麻煩劉大匠多招匠人,趕製一百六十張這樣的床榻!”張俊平拿出來的就是後世的高低床,既然房子有限,住不開那麽多人,用高低床可以輕鬆增加一倍的入住率。

  “山長,這一張,小的有些看不明白,這是櫥櫃?”

  “正是櫥櫃,學子多人居住一室,總有一些私人物品需要存放,這個多格櫥櫃,就是專門給學子存放私人物品用的!”張俊平解釋道。

  既然高低床都出來了,也不差一個儲物櫃了。

  “這櫥櫃製作也不難,隻是我看山長上麵標注使用銅製合頁,恐怕價格上會比較高!不若使用戶樞!”

  “無妨,就用合頁即可!我書院還不差這點錢!”張俊平豪氣的拒絕了劉大匠的好意。

  注:合頁在秦朝時間就已經發明了,隻是作者是在不知道古代管合頁叫什麽,隻能用現代的名字。

  交代完加工製造高低床和儲物櫃的事情,張俊平又去拜訪了已經搬到書院的名仕大儒們。

  “為了應對科舉考試,經史子集已經耗去學子諸多時間,再去學君子六藝,豈不是令學子白白蹉跎了時間?”一名叫顧方的名儒對張俊平要求學子學君子六藝,頗有一些微詞。

  “顧先生!科舉考試可以說是絕大多數學子的目標!但,不應該成為我們書院的目標!我們教書育人,絕不能急功近利,僅僅以科舉考試為目標!

  而要從育才的角度出發,為國家培養幹才,而不是隻會經史子集的書呆子!”

  “這和君子六藝有什麽關係?”

  “當然有關係!

  周公提出來的君子六藝,聖人提出的五德四修,都是有大道理的!就是為了避免後輩儒生變成一個四體不勤五穀不分,隻會讀詩書的書呆子!這樣的人就算金榜題名,高中狀元又於國何益?

  若是學子不將五德四修牢記於心,見之於行。僅僅隻讀詩書,把讀書當成是科舉當官的手段,那麽學問越高,官位越高,於朝廷,於百姓而言,危害就越大!

  我輩儒生讀聖賢書,就要立君子品,做有德之人!”張俊平毫不客氣的站在道德的製高點去批判顧方。

  “這……老夫受教了!”顧方拱手認輸。

  由不得他不認輸,張俊平處處拿先賢的話說事,根本不容他反駁。作為名士大儒,如果他敢說君子六藝五德四修不重要,那不用張俊平開口,但是把他的話傳出去,以後士林就沒有他立足之地。

  見顧方認輸,張俊平笑了笑,又換了一套說辭,“當然了,學的文武藝貨與帝王家,這是我輩讀書人的願望!科舉考試,是我輩讀書人為陛下效忠,為天下百姓謀福祉門檻!

  因此我們也不能忽視了科舉考試!

  但是,有一點我們必須要明白,科舉考試隻能是術,不能把他當成是道!

  不能把科舉考試當成畢生的學問來做!”

  “山長,科舉考試是為國家選才,怎麽能是術呢?”

  “科舉考試考的是什麽?是賦,是策,是詩詞!

  這些僅靠苦讀四書五經就能考中進士嗎?

  諸位先生都是桃李滿天下的名士,恐怕比我更清楚!就算是把四書五經翻爛了,倒背如流,也不一定能夠考中進士!

  再一個,我們教授學生,就是以考中進士為目的嗎?

  替先賢立言,為百姓請命!這才是我輩讀書人的職責!

  聖人當年率眾弟子周遊列國,才有了後來的七十二賢!

  可見,讀萬卷書,還要行萬裏路!

  我輩讀書人當效仿先賢,以君子六藝錘煉才情,以遊曆體驗人生,增加閱曆!

  當然了,間或每日由諸位先生出題,令學子習練!”張俊平說了一大通廢話,最後才點出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