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垂拱殿哭訴
作者:向天行      更新:2020-03-18 20:38      字數:2343
  交代完一切,張俊平把刀交給張福,而後仰天高歌。

  “男兒行,當暴戾。

  事與仁,兩不立。

  男兒事在殺鬥場,膽似熊羆目如狼。

  生若為男即殺人,不教男軀裹女心。

  男兒從來不恤身,縱死敵手笑相承。

  仇場戰場一百處,處處願與野草青。

  男兒莫戰栗,有歌與君聽:

  殺一是為罪,屠萬是為雄。

  屠得九百萬,即為雄中雄。

  雄中雄,道不同。

  看破千年仁義名,但使今生逞雄風。

  美名不愛愛惡名,殺人百萬心不懲。

  寧教萬人切齒恨,不教無有罵我名。”

  唱罷,才大笑著朝內城走去。

  ……

  原本張俊平靠蔭補的九品奉禮郎是沒有資格上朝的。

  隻是,這一次張俊平鬧得太大,打了巡檢司的巡檢,皇城司的親事官,接著又打傷禁衛校尉楊文廣。

  已經驚動了宋真宗趙恒。

  真宗皇帝趙恒,正相王欽若,次相丁謂,右仆射向敏中,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子少博李迪。

  一位皇帝,四位朝堂大佬等著處理一個九品奉禮郎也是有宋五十年以來頭一回。

  張俊平進了大殿,噗通一下,五體投地的趴在大殿上,嚎啕大哭。

  男兒膝下有黃金,跪天跪地跪父母,皇帝老兒也別想讓我跪,所以,張俊平幹脆趴著地上,你看我都五體投地了,夠心誠吧?

  作為一名當兵十幾年的老兵,非常清楚,麵對領導,該認慫的時候,要果斷認慫!

  滿身鮮血的張俊平,可是把滿朝文武嚇了一大跳。

  “陛下,求陛下替小臣做主!

  小臣冤枉啊!

  小臣曾祖令鐸公追隨太祖皇帝,戎馬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小臣祖父,父親也都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為朝廷,為陛下操勞一生,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家父因為操勞過度,不幸英年早逝!

  小臣不孝啊!

  那些賊人,居然趁小臣丁憂之時,誆騙小臣二叔去賭博,把家裏祖產全部輸了個精光!

  小臣不孝啊!

  居然沒有守住祖產,那些都是太祖皇帝,太宗皇帝,官家賞賜給小臣曾祖,祖父,家父的恩賜……

  如今全部被賊子誆騙了去……”張俊平一邊痛哭訴說著委屈,一邊用手捶打著地麵。

  哭的那叫一個驚天動地,鼻涕眼淚一起流。

  真是聞者傷心,聽者流淚。

  哭的真宗皇帝趙恒都有些動容了。

  原本因為張俊平打傷巡檢司,巡檢,皇城司親事官,禁軍校尉,真宗趙恒有些惱怒,準備狠狠處罰張俊平。

  此時,張俊平鼻涕一把,淚一把,哭的真宗皇帝心都酸了。

  是了,換誰丟了祖產,都會萬分惱火,年輕人氣急衝動也是情有可原。

  再看看張俊平身上的鮮血,胸口好似還在流血,真宗皇帝趙恒心也就軟了。

  對真宗趙恒脾氣性格非常了解的皇後劉娥,一看趙恒的表情,就知道皇帝心軟了。

  暗罵,好一個狡猾的小子。

  這不是剛剛在皇城外高歌而行的時候了?剛剛打殺的氣勢哪去了?

  幹咳一聲,剛要說話。

  下麵有人搶先說話,“陛下,奉禮郎張俊平雖然莽撞行事,然巡檢司巡檢,皇城司親事官,還有那禁軍校尉楊文廣並無大礙!

  還請陛下,看在張俊平年幼無知,還是個孩子,看在令鐸公,以及故去殿中丞張建業多有功績的份上從輕發落!”

  替張俊平求情的正是吏部侍郎兼太子少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李迪。

  李迪是一位非常正直的官員,官聲不次於寇準,很受真宗器重,曾經兩次擔任宰相,原本寇準被貶,真宗趙恒想要起複李迪再次擔任宰相,被其拒絕,改授太子少博。

  “官家,張家世代忠良,可憐張俊平幼年喪母,少年喪父,如今張家隻剩張俊平這一根獨苗!

  還請官家看在張俊平年幼無知,從輕發落!”右仆射向敏中也站出來為張俊平求情。

  向敏中直接忽略了張建忠的存在,實在是張建忠太過不爭氣。

  當然也有替他開脫之意,宋朝禁賭,犯賭者,輕則罰金流放,重則殺頭。

  向敏中這是故意忽略張建忠的存在。

  氣的皇後劉娥銀牙緊咬,暗罵這小子太過狡猾。

  有心開口說話,可是事到如今,說了反而不如不說。

  朝堂之上,已經把開國功臣張令鐸都搬出來了,還有剛剛去世不到三年的殿中丞張建業。

  劉娥再要追究下去,就會引起其他老牌權貴的強烈反彈。

  正所謂兔死狐悲,今天把張家趕盡殺絕,那麽明天是不是就輪到我們了?

  當然,更重要的是,張俊平雖然殺了四海賭坊的人,但是並沒有動她娘家人,沒有去劉府打殺。

  而且朝堂之上也沒有提劉家一字。

  張俊平留了餘地,她這個堂堂皇後,要是再去計較,顯得有些小氣,睚眥必報。

  當然,劉後本來就是睚眥必報,心胸狹窄的女人,隻是她自己是不肯承認的。

  “陛下,小臣一時衝動犯下大錯,無論如何都是錯了!

  錯了就要受罰,如果靠祖宗蔭功免罪,會令祖宗地下蒙羞!

  小臣未能守住祖產已是不孝,萬萬不敢再令祖宗蒙羞!

  懇請陛下治罪!”眼看差不多了,張俊平趴在地上再次哭道。

  “好一個純孝的少年郎!”這次是真的打動真宗皇帝趙恒了。

  古代最重孝道,如果一個人被定位不孝,那基本上這個人,這輩子就完了。再有才華,這輩子也當不了官。甚至沒有人願意和他交往。

  “小臣請罷去奉禮郎的官職,願回家閉門苦讀聖賢書。

  陛下曾言,男兒若遂平生誌,五經勤向窗前讀。

  草民願尊陛下教誨,回家苦讀,以期來年東華門外唱名!”

  “好!好!愛卿行事雖稍顯魯莽,卻是個純孝又有上進心的少年郎!

  如此,朕就依你所奏!

  來年朕在這金鑾殿上等著你!”真宗皇帝趙恒大喜,從龍椅上顫巍巍的站起對張俊平說道。

  真宗皇帝的話算是給這次的事件定了性了,行事有些魯莽,但是不算大錯!

  正相王欽若,次相丁謂都沒有說話,一直冷眼旁觀。

  心裏暗歎,此子臉皮之厚,來日必成大器。

  皇後娘娘都不開口,他們才不願意為一個不相幹的人,去得罪老牌權貴群體,因此兩位相公,隻是冷眼旁觀,沒有開口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