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再布誘餌
作者:向天行      更新:2020-05-15 09:50      字數:2240
  李鶴峰擺擺手,一群家丁打扮的人走了進來。

  動作麻利。

  有人把一張可拆裝的八仙桌放在營帳中間,有人開始擺放碗碟筷子湯勺。

  緊接著,又有人拎著食盒進來,把一樣樣精美的菜肴拿出來,擺放到桌子上。

  李家家主想的真是太周到了,連桌椅碗筷都給準備好了。

  菜肴做好之後,用可以保溫的食盒裝著,快馬送到山裏來。

  但是這份用心,就讓人心生好感。

  “替我謝謝李員外,讓他費心了!”等美酒佳肴都擺放好之後,家丁離開,張俊平笑著對李鶴峰道。

  享用完李家家主送來的美酒佳肴,張俊平等人各自回營帳休息。

  主要是夏林生,李士進,韓令成三人,今天有些勞累過度,也沒有多少心情飲酒作對,大家喝了幾杯酒,草草吃了些菜,就各自返回營帳。

  也許是因為山裏的條件太苦,太累,也許是惦記張俊平說的扶桑島上的銀山。

  接下來的兩座金礦,十座銀礦,看的很快,基本上就是走馬觀花,到地方一站,確認這裏有一座礦,然後就走。

  僅僅用了兩天時間,就把兩座金礦,十座銀礦查驗完成。

  一千禁軍步軍,四百禁軍馬軍,分駐在十三座金銀礦礦上,防止有人盜采金銀礦。

  返回牟平縣縣衙,四人分賓主落座,“三位上官,這金銀礦的事情,是我們聯名上奏,還是分別上奏?”

  “我看這事可以直接聯名上奏!”

  “對,此事並不是軍事,不需要分別上奏,聯名上奏最好!”

  “如此,那就聯名上奏!”

  四個人很快達成共識,聯名上奏朝廷。

  金銀礦是在牟平縣發現的,哪怕張俊平大方,願意分潤給夏林生,李士進,韓令成三人功勞,但是大頭還是張俊平的,別人搶不走。

  如果張俊平是普通人,那麽夏林生他們還能運作一番直接把功勞奪走,甚至為了爭奪這份功勞,顛倒黑白,對張俊平進行誣陷,先把他殺了,然後上奏說張俊平發現金銀礦想要私自開采,被他們發現之後,張俊平為了掩蓋事實,意圖殺害上官,然後被殺。

  但是,張俊平不是普通人,這些套路對他沒用。

  話又說回來了,張俊平要是普通人,十大家族也不會輕易把金銀礦交出來。

  張俊平配合還好,不配合就會像之前幾任知縣一樣,要麽剿匪的時候,被山賊殺了,要麽身染重疾,不治而亡。

  這一次上報金銀礦,正好和之前的剿滅山賊聯係了起來。

  剿滅山賊,進而發現被山賊控製的金銀礦。

  一切合情合理。

  既有保境安民的軍功,又有進獻金銀礦的功勞。

  當然,金銀礦的功勞是最主要的。

  這兩份功勞,哪怕分潤給四個人,也足夠四個人都官升一級的。

  張俊平執筆寫完奏章之後,夏林生三人分別看過之後,各自在上麵簽字用了印。

  然後八百裏加急,把奏章發了出去。

  “張知縣,你說的那座銀山,真不會被扶桑人發現?”

  “肯定不會!扶桑島上金銀礦有很多,尤其是銀礦更多!

  現在扶桑人發現的都是一些小型金銀礦,真正的大銀礦,家師所說的銀山,隱藏的比較深,並沒有被發現!”

  “老神仙可曾說過銀山在什麽位置?”夏林生問出了其他兩個人都想知道的問題。

  “自然說了!金銀對於俗世之人是珍寶,可對於家師而言,隻是無用的俗物!

  所以,不隻是銀山的位置,就連金山的位置也告訴我了!”

  “扶桑島上還有金山?”

  “據家師說,還不止一座金山!

  隻是下官一直不知真假!

  直到來到牟平縣之後,下官吩咐人秘密調查,發現不少扶桑人拿金砂,白銀來我大宋購買絲綢,瓷器,兌換銅幣,才推測家師所說的金銀山確實存在!

  比如,在扶桑島本島西偏北約八十裏的地方,有一座無名小島,島上人不多,隻有幾百人,大多都是被流放的犯人。

  家師起名金銀島,島上就有大量的金銀礦山!”張俊平裝作不經意之間,透露出一個消息。

  “本島西偏北八十裏……”

  夏林生三人眼中精光閃爍,暗暗記下島嶼的位置。

  張俊平說出金銀島的位置之後,夏林生三人也沒有繼續留下來的心思。

  紛紛借口有事,離開了牟平縣,返回登州府。

  送走三位上官,張俊平把十大家族的主事人召集到縣衙。

  “各位,本官履行了承諾,把諸位從牟平縣金銀礦中摘了出來!

  那麽接下來,就是各位兌現承諾的時候了!”

  “我等願尊知縣大老爺召喚,知縣大老爺但有所命,無敢不從!”

  “嗯,那就好!

  本官叫爾等過來,有三件事要交代!

  一,修建水庫水渠的事情,這裏有圖樣,就交與各位了!

  抓緊時間組織人力物力開工修建!

  對了,李員外,之前我讓你去和無染寺交涉,置換無染寺名下那座峽穀的田地,可曾辦成?”

  “回,知縣大老爺,小人慚愧……”李家家主麵色通紅,對著張俊平拱手道。

  “沒辦成?那群和尚不願意?”

  “回知縣大老爺,那慧覺禪……慧覺老和尚,說知縣大老爺修建水庫,強行改變地勢,有違天道,必然會招來災禍!

  還讓小人勸阻知縣大老爺不要此有違天道之事!

  否則,不止知縣大老爺有難,就連牟平縣的百姓也要跟著遭受遭難!”

  “哼!好一個無染寺!

  我看這無染寺早已經被世俗腐朽,忘記了前輩取名無染寺的用意!

  既然選擇出家當和尚,那就該好好修行,如今這些和尚,不肯潛心修行,卻借佛主之意,來聚攏民財!

  即便天道降下懲罰,也該懲罰這群假和尚!”張俊平怒道。

  張俊平早就對這些出家人不滿意了,無染寺幾百人,卻擁有數萬畝良田。

  這些良田租給佃農耕種,卻又不向朝廷納稅。

  原本張俊平還打算等以後,自己掌控朝堂之後,再來收拾他們。

  現在,無染寺居然不識抬舉,那就怪不得他心黑手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