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比試彩頭(1)
作者:向天行      更新:2020-05-15 09:50      字數:2257
  李鶴峰留戀的看了一眼深坑,才轉身跟著張俊平一行人離開。

  之前他就是李家負責金礦的主事人。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這座金礦的產量有多高。

  即便是他們壓著開采,一天也能開采出近百兩黃金。

  一天近百兩黃金的產量,很多人沒有一個概念,即便是後世,各種開采設備先進的情況下,一天百兩黃金的人產量,也屬於高產富礦了。

  現在,這些金礦,都要交出去了,李鶴峰心中的不舍,不甘,比任何人都強烈。

  但是,再多的不甘,不舍,也改變不了結局。

  進來的時候用了一個時辰,出去的時候,隻用了半個時辰。

  到了山洞外麵,包括張俊平都有一種重見天日的喜悅感。

  夏林生,轉運使李士進,通判韓令成都已經累的手腳發軟,也顧不得講禮儀了,一屁股坐在一塊石頭上,大口大口的喘著粗氣。

  張俊平一看,這種情況,是肯定沒辦法繼續往深山進發了。

  另外兩座金礦,在五爪山更深出,山路崎嶇險峻,那邊根本沒辦法騎馬,隻能步行進山。

  張俊平幹脆安排人安營紮寨,準備在這裏休息一晚,明天一早看情況,再決定是否進山。

  等到營帳紮起來,夏林生三人才緩過勁來。

  夏林生拿出弓箭,興致勃勃的向張俊平發出邀請,“張知縣,好不容易得空進山,咱們兩個比一比,看誰獵到的獵物多!”

  “好啊!既然是比試,那不妨設個彩頭!”張俊平笑道。

  張俊平不是普通的知縣,他是五品知縣,品級和夏林生一樣。

  並且還有一個更加讓人無法忽視的身份,那就是太子左庶子。

  這個職位,趙恒並沒有給他撤掉。

  所以,張俊平麵對夏林生,李士進,韓令成三人的時候,雖然保持著足夠的尊重,但是並不拘謹卑微。

  “好!爽快,既然比試是我提出來的,那麽彩頭就由張知縣來定吧!”

  “這樣吧!

  如果夏帥使贏了,我送夏帥使一柄真正的百煉寶刀!

  如果我僥幸贏了,那麽還請夏帥使幫忙征召五十鐵匠,木匠石匠泥瓦匠各一百!”

  “你要如此多工匠做何用?”

  “我準備在五爪山峽穀修建一座蓄水的水庫,以及灌溉所需的水渠,還請夏帥使支持!”

  “水庫?張知縣可是要修塘?”韓通判在一旁插話問道。

  “正是!”

  “哈哈!張知縣果然勤勉,上任伊始就要興修水利!

  此乃利民之大功德!

  如此,本官也摻和一腳!

  一會,如果張知縣贏了,本官從其他地方給張知縣調集各兩百工匠!

  如果張知縣輸了……”

  “如果我輸了,我送轉運使一柄真正的百煉寶劍!”

  “好!這百煉寶劍,可是價值萬金,本官到是有些占便宜了!

  那本官就再給你調集兩營廂軍前來助力!”李士進大笑著說道。

  宋朝的轉運使可不比唐朝轉運使,宋朝的轉運使沒有兵權。

  李士進作為京東東路轉運使,雖然沒有並且,但是,想要調集幾百名工匠,兩營廂軍,京東東路各州府還是要給麵子的。

  “得,讓你這麽一說,本官要是不增加籌碼,倒是顯得本官不講究了!

  如此,不管張知縣輸贏,本官都會給你調派五十鐵匠,木匠等各一百!

  如果張知縣贏了,本官也給你調派兩個營的廂軍過來!”夏林生瞪了李士進一眼,大笑著說道。

  “如此,就多謝兩位上官成全了!”張俊平抱拳笑道。

  韓令成在一旁看的眼熱,可惜,夏林生和李士進許諾的這些條件他拿不出來。

  如果沒有夏林生,他倒是也能調集幾百名工匠,但是他和夏林生的轄區重疊,夏林生已經調集了幾百名工匠,他再調集,就會影響登州府百姓的正常生活。

  這樣的事,韓令成還做不出來。

  張俊平看了一眼韓令成,笑道:“如此,就麻煩韓通判給我們做個評判了!

  事後,無論輸贏,這柄青鋒劍,就當是給韓通判的謝禮了!”

  張俊平把張俊輝身上的寶劍摘下來,雙手遞給韓令成。

  韓令成接過寶劍,頓時發現這寶劍不一般。

  比尋常寶劍要重上不少。

  心裏有了一些猜測,忙伸手抽出寶劍。

  寶劍劍身在陽光下閃爍著森森寒光,伸指輕彈,劍身發出清脆的劍鳴。

  “好劍!真是一把好劍!”韓令成大聲稱讚道。

  賞玩了片刻,韓令成還劍入鞘,又把寶劍抵還給張俊平,“此劍價值千金,太過珍貴,本官不敢奪人所好!”

  “韓通判言重了,此劍雖好,也要看何人佩戴!

  舍弟年幼,何德何能佩戴此寶劍?

  所謂寶劍贈英雄,此劍送於韓通判也是一樁美事!

  若韓通判過意不去,日後閑暇,指點一下舍弟便是了!”張俊平沒有接劍,笑著說道。

  “如此本官卻之不恭了!

  這樣,本官手下正缺一書吏,若是令弟不嫌棄……”

  “哈哈哈!怎麽會嫌棄,能夠跟隨在韓通判手下,日日聆聽教誨,是舍弟的福氣!”張俊平忙大笑著答應下來。

  這韓令成雖然隻是一個通判,可他是二甲進士出身,且為官清廉,曆史上雖然沒有擔任過宰相,可也是官至從二品的大員,六部尚書。

  其實,宋朝的宰相,也隻是正二品的官,在實職官位中,這已經是鼎峰了。

  像正一品的太師、太傅、太保、左右仆射、少師、少傅、少保。

  從一品的樞密使、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但是這些官名隻用作定品秩、俸祿、章服和序遷的根據,因此稱為正官或本官,又稱階官或寄祿官,並沒有具體所負責的職事。

  比如,樞密使是最高軍事長官,從一品大員。

  宋朝雖然有這個官名,但是,宋初,樞密使並不管軍事。

  真正負責軍事的是正二品的簽書樞密院事。

  由此可見,韓令成未來的前途是多麽輝煌,說位極人臣一點不為過。

  如果能夠得到一些助力,再多一點來自皇帝的信任,完全有資格爭奪相位。

  就算是掙不了正副相的相位,爭奪使相還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