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肅清叛亂
作者:名塵      更新:2021-07-02 12:08      字數:2704
  李睿瀚總算明白,為什麽位極人臣的汪懷山要造反,要掀翻李家王朝了,而這些年時時警惕,每日防範,也總算可以劃下一個句號了。

  ??他不敢說絕對的對錯,一方是為保住江山社稷,一方是為父母報仇,誰又敢說誰對誰錯呢。

  ??但是王朝的延續,不可能隻因為一家人的遭遇而停下來,汪懷山的故事,也僅僅隻能作為故事,不能作為他造反的借口。

  ??搖了搖頭,李睿瀚重新接過那粗如手臂的禪香,認真而恭敬地插進祭天之鼎當中,隨後率領李弘文等皇室宗親,跪拜周天,完成了這次祭天大典。

  ??按理說,汪懷山已經暴露,被朝廷所掌控,這為“釣魚”而進行的祭天大典,也該中止了,但李睿瀚還是將它進行了下去。

  ??此時的他,是為自己的兒子李景洛所求。

  ??祭天大典終於結束,李睿瀚被高湛攙扶著走在最前頭,李弘文和季橫陪在左右,率領百官,向山下而去。

  ??而那些參與謀反的汪懷山一係官員,則被禁軍羈押著下山,黑麒軍先一步出了祭壇,清理起叛軍的屍體。

  ??香山的山道不算狹窄,但兩萬人的屍體,足以使人寸步難行,黑麒軍清理了好一會,總算清出了一條可供六七人並行的山道來。

  ??一出祭壇,眾人一眼便能看見被清理到兩旁,堆積起來的叛軍屍體,以及滿地的血汙、斷臂殘肢。

  ??雖然見到隨李弘文進入祭壇的那些黑麒軍,人人身上帶血的模樣,眾人也有心理準備,可大多數文官見到這幅人間煉獄的景象,還是忍不住一陣幹嘔,有的甚至兩腿發抖,站也站不穩。

  ??李睿瀚遙望山路,那些屍體,原本都是大乾的將士,隻是走了歪路。

  ??搖了搖頭,李睿瀚並未多言,率先下山,事情到這裏還不算完,回宮之後,還要商討那些參與謀反之人的處置方法。

  ??刑、兵、禮三部尚書,以及眾多文官,汪懷山的黨羽,範圍極廣,幾乎可以說是抽走了一半文官集團的力量,這些人死罪難逃,但手起刀落簡單,難的是,如何安排他們的繼任者。

  ??得知儀隊回京的消息,肅王妃早早地便趕去了城門處,就連她也是數日沒見過李弘文了,她很清楚,李弘文如果回來,就會和李睿瀚一起回來,如果回來的是汪懷山,那麽...

  ??汪懷山也回來了,不過是被羈押著回來的,沿路的百姓都心中驚歎,一片嘩然,不知這次祭天大典發生了什麽事,老而彌堅的當朝宰相,居然會被押著回來。

  ??直到看見隨隊的禁軍、黑麒軍,沾滿血汙的盔甲,一眾百姓才反應過來,這次祭天大典,不簡單啊...

  ??肅王妃沒有看這些人,她的目光一直在隊伍中尋找著李弘文的身影,當看到在隊伍中段,騎著高頭大馬,與季橫並肩行在龍輦之前的少年世子時,她才終於鬆了一口氣。

  ??李弘文不會武功,自然不可能帶頭跟黑麒軍一樣上前拚殺,他身穿一套翠青色的長袍,尚算齊整,隻是錦靴上,也沾滿了血跡。

  ??“弘兒!”

  ??兩旁的人群中,傳來一聲呼喚,李弘文聞聲看去,肅王妃正坐在馬車中,掀開簾子,向他招著手。

  ??一直不準李弘文和肅王一樣從武,但最後他還是走上了這條路,可是現在肅王妃已經不想追究問題出在誰身上,她隻想看見李弘文平平安安回來。

  ??李睿瀚也聽見了聲音,全京城也沒幾個人敢叫李弘文“弘兒”,這一聲自然突兀。

  ??高湛上前傳了李睿瀚的口諭,讓李弘文先不用隨隊進宮了,先回去報個平安吧,這幾天辛苦他了。

  ??李弘文也沒有拒絕,大事已定,相信對於那些官員的處理,李睿瀚心中自有考量,也無需他出謀劃策,於是便策馬離開隊伍,帶著肅王妃的馬車,回李府去了。

  ??----------

  ??慶和九年,宰相汪懷山謀逆,幸得禁軍與肅王府世子李弘文率軍救駕,皇帝方能安然回京。

  ??懲處的聖旨頒布後,舉世皆驚,不止李睿瀚想不通,百姓們也想不通,為什麽隻在一人之下,名聲享譽大乾的宰相會造反。

  ??但就算想不通,聖旨的公信力還是夠的,百姓們紛紛哀歎知人知麵不知心,原來不止汪止荃是個奸人,就連其父汪懷山也一樣。

  ??與之同來的,還有對於那些參與謀逆的官員懲處。

  ??懲罰的方式分為兩類,一類是自己主動參與謀反的,諸如刑部尚書魏空,兵部代尚書盧遠等等,這些人占了大多數,皆被處以死罪,秋後問斬,家產全部查抄,充入國庫,家中女眷收入教坊司,男丁收入苦窯做工,直至老死。

  ??另一類,則是迫於汪懷山勢力,後來無奈附逆的大臣,這些人算是少數,本人被削去官職,流放邊關,家產依舊充公,隻是他們的家人,沒有遭受株連。

  ??李睿瀚不僅是明君,更是仁君,那些官員,是因為怕死才站到汪懷山那邊,並不是一早就想反,怕死是人之常情,李睿瀚最終沒有趕盡殺絕。

  ??懲處鬆弛有度,既不姑息,也不過於殘忍,死了兩萬叛軍,血已經流了夠多了。

  ??兩天之後,謀反失敗,汪懷山落馬的消息傳到了東和城,這裏是最後一股叛軍,蔡魯大軍的所在地。

  ??自肅王率黑麒軍趕到以來,兩方已經交手數次,各有損失,蔡魯這邊的損失更大一些,最重要的是,無論東南西北,他都突圍不出黑麒軍的阻攔。

  ??五萬大軍,如今隻剩下三萬多,汪懷山一落馬,這叛軍,更是沒了意義。

  ??當天夜裏,東和城城門突然大開,城內叛軍全數投降,李睿淵率黑麒軍繳械看押,接管東和城。

  ??到達叛軍帥帳之時,此間隻留下一具屍體。

  ??蔡魯下令投降,隨後在帳中自刎而死,死前還給李睿淵留下一封書信,求他放過自己的家人。

  ??兩人當年也是並肩作戰的手足袍澤,李睿淵看著蔡魯的屍體,最終隻能是長歎一聲,讓人安葬了蔡魯。

  ??至此,大乾國內叛軍全數被鎮壓,汪懷山苦心經營十餘年的計劃,以失敗告終。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