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祭天
作者:名塵      更新:2021-07-02 12:08      字數:2750
  登山大概還要用上半個時辰左右,這個時候,隊伍便更加散亂了,眾人互相攙扶著攀爬,人群的禮官也累得夠嗆,並沒有對這種行為多加指責。

  ??現在關係不大,但等到上了山頂祭壇,不管是皇室宗親,還是權貴官員,都不得喧嘩,咳嗽,在這之前,首先要保證的是他們能爬上去。

  ??李睿瀚顫巍巍地走在最前方,就算年紀比他大上不少的高湛,步伐都要穩健地多。

  ??高湛一直走在李睿瀚身邊,他曾提議攙著李睿瀚登山,卻被李睿瀚拒絕,李睿瀚說,這段路,他要自己走。

  ??“幼年時,每逢夏日,朕常隨父皇母後,還有諸位皇弟,來此消暑,”緩緩行至半山腰,李睿瀚停下腳步,略作休息,望著山間風景,遙想當年。

  ??“睿淵總喜歡帶著侍衛在山間獵些野鹿山羊,有一次帶著朕,朕還差點跌下山崖,幸好是他拉住了朕,”李睿瀚目光中滿含追憶與懷念之色,而後緩緩道:“如今大乾到了山崖旁,又是他和他的兒子,幫朕拉住了。”

  ??李睿瀚說話的聲音不大,隻有他身旁的高湛和季橫能聽見,而兩人默然無語,高湛更是抿著嘴,好似下一刻便要哭出來的樣子。

  ??“一別經年,”李睿瀚望向山頂方向,繼續抬步,餘音傳進高湛之耳:“或許這也是朕最後一次來這香山了。”

  ??高湛終於是忍不住,一滴眼淚滑落而下,滴在山路的青石板上,幸好,他背對著朝廷百官,眾人看不見他的反應。

  ??-----------

  ??登到山頂前的最後一段距離的時候,包括李睿瀚在內,所有人都停在台階上休息。

  ??這是他們最後的休息時間,一旦踏上山頂,所有人都要遵守祭典的禮儀規製,直至祭典結束。

  ??祭典分為奠帛、獻禮、撤饌等數個步驟,過程冗長,禮儀繁縟,每個祭祀環節,都有祭禮和樂曲,這都是在禮儀上被嚴格規定的,且每一個步驟,都是由李睿瀚牽頭,宗室、禮部輔助。

  ??這對於其餘人來說,便顯得輕鬆多了,他們隻需站在原地,時不時的叩拜,起身,再叩拜便可。

  ??祭典的第一個程序,是李睿瀚行至祭壇之上,上香叩拜天地,典禮伴隨著奏樂,樂聲聽起來十分肅穆,眾人屏息凝神,不敢發出任何噪聲,夾在在樂聲之間的,隻有山風和偶爾傳來的鳥鳴。

  ??奠帛之後,由宰相汪懷山宣讀祭文。

  ??這祭文很長,且明顯有著固定的格式,前麵的大多引經據典,讚揚前世帝王之功,後麵的部分,則是說李睿瀚在位的這些年,整肅朝堂,攘外安內,百姓安居樂業,歲有餘糧,國庫充盈,等等等等……

  ??雖然是罪己祭天,但禮部也不可能在祭文上臭罵李睿瀚一頓,那除非是命不要了。

  ??也正是因為李睿瀚做的很好,但國內卻生叛亂,因此才隻能歸咎於氣運不濟,祈天庇佑。

  ??祭典流程眾多,程序繁瑣,要一個時辰以上才能結束。

  ??在這段時間裏,四千名禁軍將士,就守護在祭壇之外,在他們之外,從山腳一直到祭壇這段路上,是兩萬京城營的士兵。

  ??祭文到了最後,闡明了如今大乾內外交困的局麵,祈求上天賜恩,護佑大乾,度過難關,使百姓安居,使工商樂業,使朝廷清明。

  ??李睿瀚率領皇室宗親拜祭周天,禱告上蒼,以求庇佑。

  ??之後,負責祭典的禮部官員,奉上一柱粗如手臂的禪香,隻要李睿瀚將此香插上祭鼎,再率宗室、百官跪拜,祭天大典就算完成了一半。

  ??李睿瀚雙手持香,虔誠恭敬地將禪香插在祭鼎之中,祭典進行到此刻,便是率領宗室、百官跪拜的時候了。

  ??福親王以及其它眾位親王、世子、郡主,還有朝廷百官,都在李睿瀚的帶領下,向天邊行三跪九拜之禮。

  ??在這萬眾俯首的場麵下,卻有一人,身形雖佝僂,卻始終站立未動。

  ??這人,正是李睿瀚身後不遠處的汪懷山。

  ??“陛下,老臣一直以為,事在人為,休言萬般皆是命,與其祈求上天垂憐庇佑,不如將重任交與可擔之人。”

  ??祭典的樂曲聲戛然而止,天空中忽然傳來一陣嘈雜的鳥鳴,一群飛鳥從山間驚起,從祭壇上方飛過。

  ??李睿瀚動作一滯,隨即不驚反喜,嘴角掠起一絲笑意,他直起身來,轉向汪懷山問道:“汪相此言何意?”

  ??這祭壇之中,隻有李睿瀚與汪懷山兩人相對而立,其餘眾人,皆是作跪拜狀,卻也齊齊將目光投向汪懷山。

  ??汪懷山麵色淡然,直言道:“陛下若覺得天下叛亂,是因陛下德不配位,那不該祈求上天庇佑,而是應該,自己想想辦法。”

  ??李睿瀚並未發怒,疑問道:“哦?不知汪相,有何良策?”

  ??“陛下德不配位,那便將位置交給有德者居之,這是最簡單的辦法。”汪懷山語氣淡然間,就說出了大逆不道的話。

  ??他是要將這祭天大典,變成李睿瀚的禪位儀式!

  ??李睿瀚仍是麵不改色,再度道:“那不知汪相以為,誰才是有德者?”

  ??“陛下退位,自然應由太子接任登基。”汪懷山開口道,竟然是說出了李景洛。

  ??然而話不是到這就結束了,汪懷山繼續道:“然太子年幼,恐難擔社稷之責,老臣願替太子殿下分擔重任,輔佐太子治理大乾,待太子成年後,老臣,便辭官告老。”

  ??此言一出,滿場皆驚!

  ??表麵上說為李景洛分擔重任,實際上,卻是使皇權旁落,雖然大乾隻需十四歲便叫作成年,李景洛距離這個階段也隻差兩年多,但是兩年之後,大乾還叫不叫大乾都不一定了!

  ??經過一陣驚愕之後,福親王最先站起身來嗬斥:“汪懷山!你知不知道你在說什麽!祭天大典,豈容你如此胡鬧!”

  ??汪懷山看也未看福親王,他知道這是祭天大典,也正是因為大典上百官、宗室俱在,隻要李睿瀚願意退位,他可以不傷李睿瀚性命,反正看他那麵色,也活不了多久了。

  ??要接過大乾皇權,不僅僅是要坐上龍椅,更要能服眾,而沒有什麽,能比李睿瀚親口所說,更能服眾!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