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自歎不如
作者:名塵      更新:2021-04-03 05:39      字數:2159
  這就作出來了?

  保和殿中的官員麵帶訝異之色,雖說“竹”是文人墨客常作的詩題,可也沒有這麽快吧?

  隻見孟青易麵帶輕笑,還朝著李弘文點頭示意,接著緩緩踱步,口中吟出詩句:

  泛花春庭可悲酸,

  一自斕斑等舞衫。

  寧做翠竹看淡客,

  不與花繡同窗扮!

  .......

  孟青易四句吟完,聽懂其中所指的文官們麵帶尷尬和氣憤之色,而武將們則不知道這詩有什麽特別之處,那些文官們又在氣憤什麽。

  李弘文雖然對詩沒有什麽深入研究,但好歹也是位高材生,他也聽得出來,孟青易此詩的含義。

  “春”正符合當下的時節,而孟青易借“庭”指如今的保和殿,那“一自斑斕”其實孟青易暗指的是大乾的滿朝各有所長的官員,而“等舞衫”就是說這些看似各有能耐的官員,其實都派不上用場,若不是李弘文充當那“舞衫”,他們這些人,不過徒有其表。

  而詩的後兩句,則是孟青易對李弘文所說,勸他不要和這些虛偽之人同舟共濟,脫離去做那不沾塵埃的“看淡客”,英雄惜英雄,借此兩句,足以看出孟青易對李弘文確實是十分欣賞的,不希望這種政治上的事壞了李弘文的詩才。

  而大乾的文官們聽出孟青易暗指自己是繡花枕頭,怎能不尷尬,怎能不氣憤?

  台上的李睿瀚微微一笑,撇開較量之事不說,這孟青易的詩,倒合他心意,含元殿看似囊括天下英才,但確實無一人可替他分憂。

  李睿瀚微笑著開口道:“好,李弘文,你來吧。”

  孟青易作出的詩,早有侍應在旁邊記下,摘抄在紙上,等李弘文的詩作出來,再行評比。

  李弘文拱手應聲,準備抽簽,對於那孟青易作的詩,他不以為意。

  他今日來這含元殿與孟青易鬥詩,一是因為李睿瀚的要求,二則是因為他本身就歸屬於大乾,他又身為大乾皇族,這天下,本就是他家的天下,為家出力,又何必與那些官員混為一談!

  手捧簽筒的太監走上前來,李弘文伸手一抽,待看清簽上字,李弘文的笑容,比先前孟青易的,還要自信!

  孟青易見李弘文笑得自信,不僅不怵,臉上竟還帶著一種十分期待的興奮,正所謂棋逢對手,千局不多。

  大乾的武將還好一些,沒太大反應,但文官們則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去看李弘文手上的簽字,想知道需要詠的到底是什麽,方才孟青易運氣好,抽了個“竹”字,詠出來的詩不僅有水平,還順帶嘲諷了一波大乾官員,現在大乾文官們急需李弘文替他們反擊。

  台上的李睿瀚也饒有興致地看著李弘文,這可是他推舉出來的人,剛才孟青易的詩雖然寫到他心裏去了,但終歸是嘲諷大乾,若是李弘文回應不出來,失的,可是大乾的麵子。

  李弘文並不急著將簽示人,就在一旁的侍應太監準備點香的時候,李弘文朗朗開口:

  我家洗硯池邊樹,

  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顏色,

  隻留清氣,滿乾坤!

  一首成詩出口,李弘文方才淡然一笑,舉起手中簽條,一個“梅”字,映入群臣眼簾。

  梅!群臣豁然明白開來,李弘文的詩一出口,他們還未明白詠的是什麽,這簽字一現,眾人這才恍然。

  鬆竹梅,同為歲寒三友,李弘文和孟青易倒也手巧,竟抽得其二,妙栽,妙栽!....等等...這詩,好像也沒替他們大乾官員反擊啊!

  什麽叫隻留清氣滿乾坤?什麽意思?意思是說我們這夥人是濁氣咯?!

  當初反對以李弘文為人選鬥詩的官員們臉色漲紅如豬肝,真是想破口大罵,可是如今是大乾比鬥南越,他們要是在這時候批判李弘文,豈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有一說一,光看詩,還真沒問題,隻不過,這肅王世子竟然跟那南越使臣一起蔑視他們,這讓這些文官心裏很不爽...

  李弘文神色淡然,誰敢說這詩有問題,那真是自尊心作祟作到了極點,王冕的這首《墨梅》,百世流芳,誰敢說詩有問題,那李弘文真是表示不服,要鬥上一番!

  詠梅的詩句那麽多,前有杜甫的《卜算子.詠梅》,後有王安石的“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這兩首詩都和王冕的《墨梅》難分高下,而之所以李弘文獨獨選了王冕的《墨梅》,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方才孟青易的詠竹詩,對他也有觸動。

  寧做翠竹看淡客,不與花繡同窗扮,孟青易暗指像李弘文這樣的有大才之人,不該和大乾的這些虛有其表的官員共事,而李弘文,又何嚐不是如此想的!

  今日含元殿上,大批文官反對他參與鬥詩,可笑,若不是他是大乾皇室世子,若不是台上的皇帝,是他的伯伯,他才不屑於拿華夏前輩的流芳之作,堵這些人的臭嘴!

  其實李弘文在上朝之前便已想好,若是有人不允,屆時隨意拋出一兩首李白杜甫的大作,讓他們見識見識也就是了,到時驚掉大牙的他們,再看誰敢反對。

  然而一入含元殿,群臣跪諫,請皇上三思,和當日群臣推舉汪懷山的景象截然相反,甚至得要外公蘇老學士親臨,這些人才鬆了口,這一點,最讓李弘文耿耿於懷。

  反擊?開什麽玩笑!我為什麽要替中傷我的人反擊?你們自己有本事,自己作詩回去,別指望你們所看不上的我,李弘文!

  孟青易站在那靜聽,這時才反應過來,正如二殿下所說,也確如他所想,這大乾的肅王世子,大詩人李弘文,著實是位妙人!

  李弘文遭朝臣反對的事,孟青易也有聽說,而孟青易以為,再怎麽說,如今乃兩國對立,他怎麽也該替大乾的臣子說話,如今看來,這李弘文,並未與花繡同窗扮,而是真正的隻流清氣滿乾坤!

  “世子之胸懷,孟某自歎不如,這局,是孟某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