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禦書房談話
作者:名塵      更新:2021-04-03 05:38      字數:2175
  片刻之後,禦書房的門再度打開,高湛走了出來,在李弘文麵前微微躬身。

  “世子殿下,陛下召您進去。”

  李弘文點了點頭,大步朝禦書房內而去。

  李睿瀚坐在書桌後,輕揉著額頭,抬眼看見李弘文的身影,笑道:“來了?”

  李弘文站到寬大的書桌前,拱手一禮,正經道:“見過皇上。”

  掃了一眼書桌,上麵擺放著不同署名的奏折,有的還未被打開過,整齊地碼在一邊,另一堆則應該是李睿瀚拿起來看過的,隨意地扔在一旁。

  李睿瀚點了點頭,道:“賜座。”

  禦書房除了皇帝的椅子外,是沒有其它座位的,進了禦書房的大臣隻能或站或跪的聽皇帝講話,除了汪懷山外,很少有人能被賜座,李弘文一進來就有的坐,也算是他受疼愛的證明了。

  很快有太監搬了椅子過來,放在離李睿瀚的書桌三尺遠的地方。

  李弘文施施然地坐下後,李睿瀚從那堆他看過的奏折裏隨意拿了兩三本,笑道:“來的正好,你也看看。”

  高湛走到李睿瀚側邊,雙手接過奏折,繼而呈到李弘文麵前。

  三本奏折送到李弘文手裏,李弘文一一攤開,雖然舅舅蘇城已經跟他透露過一部分了,但是真的親眼看到的時候,李弘文還是感覺有些驚訝。

  三本奏折,無一例外全是在彈劾肅王。

  其中一本是禮部侍郎的,一本是禦史台禦史的,最離譜的是,連翰林院的翰林都摻了一腳,除了說肅王私下會見南越使團不合朝廷規章外,這位翰林院的翰林還彈劾肅王放任李弘文開設書院,還說文界泰鬥傅如南是被李弘文“綁”去青州的,指責李弘文浪費師資力量,為特定人員開後門。

  關於南越使團的事情李弘文是不清楚,但是那翰林所指責的“開設書院”,那就是李弘文自己做的事情了。

  不過,什麽叫把傅老“綁”來的?雖然過程是用了一點小技巧,但傅老是願賭服輸去的青州好吧!再說了,傅老現在被李弘文的“科學”論說的十分入迷,每天不知道有多精神。

  另一方麵,鴻鵠書院也不是隻收和肅王府相關之人,隻要是平民百姓,寒窗學子都可以進的好吧!

  李睿瀚看著李弘文臉上的表情哈哈一笑,問道:“你怎麽看這些彈劾你父王的折子?”

  李弘文指著那奏折道:“這、這、這也太胡扯了!完全瞎掰!傅老完全是自願的!”

  李睿瀚笑道:“你用計將所有世家子弟拒之門外的事情我也知曉,說到底,還是傅老的金字招牌太過響亮,這與你父王無關,再者說,創辦書院也是對大乾有利之事,何談過錯,不過是他想不出別的法子罷了。”

  李弘文點了點頭,皇帝伯伯還是看得明白,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若是開設書院都能算父王犯了錯,那這大乾可真是沒有天理了。

  “不過,”李睿瀚話鋒一轉,又看著李弘文道:“朕想問的,是你對於你父王會見南越使團這件事怎麽看。”

  李弘文進宮本就是為了說這件事的,此前已經細細梳理過了,現在李睿瀚再問他,李弘文也不用多想,張口道:“這是陽謀!”

  “哦?”李睿瀚用一種得到意外之喜的表情看著李弘文,追問道:“為什麽是陽謀?”

  “父王絕不可能勾結南越,”李弘文先說了重點。

  李睿瀚點頭道:“這朕清楚,朕想聽聽,你是如何推論此事是為南越的陽謀的?”

  呼,李弘文心中呼出一口氣,其實最重要的不是其它,是皇帝伯伯相信父王,隻要有這個前提,其他事都不算大事。

  李弘文之前也猜測父王和皇帝伯伯的關係應該很不錯,但是猜測終究是猜測,李弘文也不敢打保票,現在得了李睿瀚的話,李弘文也要放心些。

  “南越使團是故意去青州的,”李弘文慢慢闡述他的理解:“從戍業府邊關進入大乾,上京的路根本不用經過青州,但是南越使團偏偏去了,不為別的,就是因為父王他在青州!”

  李睿瀚頗感興趣,抬手示意李弘文繼續說下去。

  “父王他獨掌一府,手下明麵上的兵權,少說也有兩萬,加上以前父王在軍中的聲望斐然,因此才導致很多大臣都覺得父王是個危險的人。”李弘文道:“南越使團正是抓住了這一點,父王本就有一定的實力,我想他們去青州的目的,最好的期望就是真的能說服父王,讓他和南越結盟,助南越入侵大乾,就算不能,退而求其次,隻要他們去青州的消息傳出來了,也會影起朝局動蕩,我想,他們接下來還有後手!”

  李睿瀚對這位九年未見的侄子倒是有了新的認識,問道:“什麽後手?”

  李弘文道:“侄兒不敢確定,但是,侄兒覺得,南越一定是想挑起皇上和父王的衝突,分裂大乾,他們好坐收漁翁之利。”

  “嗯,朕也是這麽認為。”李睿瀚點了點頭,道。

  “還有一點,”李弘文想了想,猶豫了一會,還是決定把心中想的事情說出來:“舅舅下朝後,和侄兒說過,今日早朝,十數位官員齊諫皇上,收回父王的兵權。”

  李睿瀚眼睛一眯,道:“確有此事,你有什麽論斷?”

  “侄兒覺得,”李弘文看了李睿瀚一眼,看到李睿瀚神色如常,又繼續說道:“侄兒覺得,此事,是有計劃的!”

  聽見李弘文的話,李睿瀚眼中精光一閃,這個侄兒,倒給他很大的驚喜啊...

  “你為何如此覺得?”李弘文無官無職,李睿瀚也不斥責他妄論朝事,而是接著問他原因。

  “方才看到皇上給我的奏折,我才有這個想法,”李弘文指了指還在他手上的奏折,道:“上到戶部侍郎,下到禦史台的禦史,舅舅告訴我,今日是曆年來彈劾父王力度最大的一次,方才我又看到,竟然還有翰林院的翰林參與,部門跨度如此之大,彈劾之處又極其相似,似乎這些人是同一時間得到的消息,所以,侄兒才如此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