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可疑的太監
作者:名塵      更新:2021-04-03 05:38      字數:2191
  每日厭倦進食,夙夜難寐,身體越發消瘦……

  翻譯過來就是吃不下飯,睡不好覺,容易發燒,越來越憔悴……

  這不就是消化不良嗎!

  別問李弘文是怎麽知道的,問就是吃外賣吃的!親身體會過!

  轉念一想,李弘文便猜了個大概。

  太後娘娘得了風寒,在皇宮中當然是一等一的大事,太醫們全力醫治好太後娘娘之後,便也沒其它什麽事了。

  當時太醫們沒事,李睿瀚卻還有事!

  當然不是說乾皇會害自己的親生母親,那是不可能的,李睿瀚和李睿淵兩兄弟從小就和母親要好,再加上還有一個住在京城的養子福親王,幾兄弟得知母親染病,自然著急,病好了之後,該做什麽?

  上好的補品!補上!都不用李弘文多想,皇宮之中的珍稀貢品,山珍海味,滋身補體的藥膳,那是要多少有多少。

  皇宮之中整日的大魚大肉,燕窩魚翅,都是些難以消化之物,太後娘娘風寒初愈之後,身體自然虛弱,若是腸胃本就不好的話,不消化不良才怪!

  加上小兒子和長孫都在千裏之外,多年不曾相見,太後奶奶心情低落,也是無法避免的事。

  李弘文不是學醫的,如果這太後奶奶得的是其他什麽病,還沒有讀過過一本醫學書的他,當然沒有什麽發言權。

  但對於治療腸胃不好,消化不良的,他也可以算的上是半個專家。

  前世的吊絲生涯,李弘文可謂吃外賣吃到吐,沒少經曆過消化不良的時候,去一次醫院,買一次藥,要花上不少錢,為了調理腸胃,李弘文百度了不少簡易的“藥膳”,此時回想起來,一件件都清晰的印在腦海之中,記憶如同刻上去的一樣。

  不過李弘文也不敢斷言太後奶奶的病症就是腸胃引起的消化不良,但是那些“藥膳”,平日也是可以吃的,等下次來宮中,讓禦膳房琢磨一下,試試效果。

  除此之外,李弘文覺得,症結之處,還是在於奶奶的小兒子,也就是他的父王,已經九年不曾回過京城了。

  “肅王叔在青州很忙嗎?怎麽不和堂哥一起回來?”李景洛似乎不知道更深層的事情。

  李睿瀚雖然對他這位兒子要求十分嚴格,但對於大乾的波瀾,卻沒有告知於他,李睿瀚想做的,是把一個完整的、和平的大乾交到兒子手上,隻要兒子守得住這片江山,也就夠了。

  子孫萬代,太遙遠的事情李睿瀚已經沒有精力去打算了...

  "嗯,父王在青州還有很多事需要處理,輕易不能離開安陽。"李弘文點點頭,也沒說出黑麒軍的事情。

  除了一些機密事情以外,李景洛似乎也從他的父皇那聽說過不少肅王的事情,道:“肅王叔為國為民,片刻不歇,是景洛的榜樣,若是景洛能成為肅王叔那樣的人,父皇應該也有機會歇息了。”

  李弘文笑著道:“太子殿下小小年紀就這般成熟了,以後的成就也許會遠超父王也不一定。”

  李景洛點點頭,沒有多說什麽,和眼前這位並不熟悉的表哥,也沒有太多話題,便道:“堂哥,下午還會有先生來教我,景洛還需回去準備,便不送堂哥出宮了。”

  太子殿下不倨傲,一口一個堂哥叫的親熱,李弘文已是有些驚訝了,更別想過說讓太子殿下親自送他出宮了,忙道:“太子殿下請回,不用顧慮我。”

  李景洛轉頭吩咐身後的太監,道:“送堂哥和嫂嫂出宮。”

  李景洛身為東宮太子,自然是有貼身服侍的太監的,隻不過方才李景洛待在慈寧殿探望太後,他身後的兩個太監不能進入慈寧殿,隻得在遠處等候,等李景洛和李弘文從慈寧殿中出來時,他們也便跟上來了。

  其中一位看起來年輕些的太監躬身應命,李景洛又朝著李弘文和徐凝玉道:“堂哥,嫂嫂,就此別過,景洛先走了。”說完便帶著另一個太監從另一條大道離開了,不知是去何處。

  等太子走後,被李景洛指派送李弘文和徐凝玉出宮的那位太監轉向李弘文,臉上笑得很是諂媚,道:“世子、世子妃,請隨咱家前來。”

  要說讓李弘文自己出宮,現在他還真不一定找的到路,高湛實在是太能繞,不,應該說皇宮實在是太大了,幸好李景洛留下了這個太監,不然李弘文還得找別人帶路。

  李弘文牽著徐凝玉的手,一邊跟在這年輕太監身後,往宮門方向而去,一邊四處欣賞皇宮中的景色,真猶如度蜜月一般。

  但在前麵帶路的那年輕太監卻不適時的出聲打擾,回頭道:“世子殿下此番上京,應該會在京城待一段時間吧?”

  這年輕太監帶著討好的笑,雖然破壞了這“蜜月”的氣氛,但伸手不打笑臉人,李弘文便回道:“會住上一段時日。”

  那年輕太監點了點頭,李弘文還以為他不會說話了,但沒想到他接著又是一句:“太後娘娘很是想念肅王爺,可惜肅王爺沒有回京,若是托世子殿下捎封信來也好。”

  聽聞此言,李弘文眉頭一皺,這太監若是隻問他的情況,可以說是寒暄,或是想和世子攀個交情,但是說著說著,卻說到肅王頭上去了,這管的未免有點寬了吧?

  李弘文試探著問道:“公公怎麽稱呼?”

  年輕太監恭敬道:“承蒙世子殿下過問,咱家是太子殿下東宮的副統管太監鄭偉。”

  這年輕太監雖然態度恭敬,臉上的笑容也一如既往的諂媚,但李弘文卻因此留了個心眼。

  因為,這太監如果隻是想要和他攀關係,那麽聽見李弘文問他名字的時候,應該會表現的很興奮,因為這樣,起碼以後世子殿下知道了他的名字,以後進宮來若是要辦什麽事,出於方便就會先找他,辦事自然也少不了好處,那麽這個關係就算搭上了。

  但是這個太監沒有,神情和態度都一如既往,話語雖尊敬,卻並未因為李弘文過問他的名字而感到興奮,這足以說明,這太監必然是另有所圖,亦或剛才的話,是替別人問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