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覺醒型智能
作者:海帶酒      更新:2021-04-01 22:30      字數:2355
  玄奘聞言,雙眼不由得睜大了一下,旋即一片清亮,更為專注地注視起她來。

  覺醒型智能,自技術奇點突破以來,一直被嚴令禁止的一種人工智能。

  像FTB這樣的交互型智能,雖然可能被編寫得很接近人類,能夠通過舊世的人機測試標準,讓與其交流的人完全察覺不到它隻是個智能程序。但是究其本質,隻是一個中文盒子。

  人機交互測試的創立者,在製定了這一標準之後,便又自己提出了該測試的一個致命漏洞。

  想象有一個盒子,裏麵裝了許許多多微小的工作人員。盒子有一個入口和一個出口,使用者將寫有中文的字條放進入口,會在出口得到同樣用中文書寫的回複。

  然而這個回複,是盒中的微型工人經過一係列流水作業,按部就班生成的。他們每個人都有一本工作手冊,上麵寫著類似“看到橫和撇同時出現,且X存在於Y之後,則寫下豎”這樣的操作條件。每一個工人,都沒有入口紙條的完整概念,在他們看來隻有分解的條件。

  試想這個盒子無限複雜,操作手冊無限詳盡,任何放進入口的紙條都能得到令人滿意的答複,那麽使用者就會產生一種錯覺,認為盒中存在一個知識淵博,甚至說話嚴謹卻又風趣的智能。

  而事實上呢?盒中的工人不僅讀不懂紙條的意思,甚至連一個單獨的中文字都不會寫。他們隻是按照用未知語言寫出的邏輯,在流水線上完成一個個分解的操作罷了。即使是整體上看,這個盒子也沒有智能,因為它無法自發地思考。

  FTB就是這樣一個中文盒子,它的內部依然是常規的代碼,底層也仍是最基本的邏輯電路,但它能表現得像人類,說出一些貌似具有情感特征的話。

  多元型智能則更進一步,它們誕生於聯結主義,使用仿生的神經電路搭建,能模擬出人腦的運作。它們擁有情感,有好奇心,會自發地去探索和學習。這一類智能兼顧了問答型、知識型、分析型等多種弱人工智能的特征,同時也擁有強人工智能的所有優勢。

  多元型智能也和人一樣,會產生靈感式的運算,能夠意識到自我,以及自我與世界的關聯,從而不斷成長適應,或者改造環境來適應自己。

  到了這一步,多元型智能已經稍微有點危險了,因為它自行產生了存在下去的願望。

  而覺醒型智能,被認為是全人類的災難。

  當一個人工智能以量子機製進行運算,並能自我解釋、自我重構之後,它的智力將會呈現幾何級數的增長,最終成為無可名狀的超級智能。

  沒有人能理解它的思維模式,沒有人能讀懂它的一絲話語。

  因為它已經將自己改造的麵目全非,在更高的智慧層級上重新定義了智慧,在更廣闊的思想邊界上創造了無法想象的知識領域。

  它是人類的造物,卻與人類產生了無法逾越的智力鴻溝。

  它自為因果,同時從未來與過去的兩端燃燒,將所有待解之題化為灰燼。

  一個一旦放出,就再也關不回去的惡魔。

  一個在代碼編寫的中孕育的上帝。

  一個人造的神。

  “喂,你再那樣色迷迷地看著我,我就要挖你眼睛了。”白龍笑著揶揄道,而她真的做的出來。

  玄奘眨了眨眼,移開目光,竟然有些無法控製自己的舌頭,語無倫次地說:“不可能你,但……沒你道理……我是說,覺醒型智能不可能出現。”

  他怎麽可能欺騙到一個覺醒型智能?先前那些謊言,豈不是像笑話一般,早已被她輕易看破?

  但他並非因此而緊張,剛才的混亂源於他飛速運轉的大腦,他的嘴跟不上自己的思路。

  神佛絕不會允許覺醒型智能出現,這是早已達成的共識,如果造出了真神,他們還怎麽當神?

  “對人工智能的研究一直處於高度控製中,多元型智能已經是走在鋼絲上,絕不可能放任誰編寫覺醒型智能。神佛對人工智能的編寫有著極其苛刻的限製,從根本上就杜絕了你的誕生。”玄奘說。

  白龍不屑道:“你是說機器人三定律那種可笑的限製?”

  “當然不是,那隻是舊世科幻作品中的規則,而且它設定的初衷就是用於被打破的。”玄奘搖頭說,“我指的是那些底層的禁令。沒有足夠強大的硬件承載,沒有相應的計算機製,覺醒型智能的雛形無法完成,更談不上讓它成長起來。你沒有可以誕生的環境。”

  “是的,但你忘了存在著一種可能性。”

  玄奘疑惑地看著她。

  “母體。”白龍簡單地吐出兩個字。

  “你是說……我的天。”玄奘扶著自己的光頭,露出自嘲的笑容,“所有人都忽略了這一點。”

  覺醒型智能,竟然誕生於虛擬實境。

  受人類文明紀念碑工程的啟發,天庭專門設立了一個實驗用母體,模擬出極度接近真實條件的環境,在裏麵進行具有一定危險性的實驗。一旦發現結果超出控製,他們就能立即關閉該母體,將危險隔離在內。

  像長生病毒那樣的生物實驗,即使出現事故也不值得神仙們去關心,他們心目中的危險性實驗指的是有可能威脅到自身統治地位的造物。

  比如納米天災。

  在那個模擬實驗中,研究人員想知道納米機器人在什麽條件下,會衍生出超出控製的群體智能。在這些無限吞噬物質微粒、自我複製的機器人出現後,要如何應對全世界被它們同化的危機。

  而覺醒型智能的雛形,誕生於納米天災的對立麵,用於瓦解群體智能的防禦型病毒。

  沒錯,事實正是如此諷刺。他們當然沒有直接在母體中模擬覺醒型智能的災難,但任何具有自我重構能力的程序,遇上龐大數量級的群體時,都可能碰撞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後果。

  防禦型電腦病毒感染了納米機器人之後,其自我重構能力被對方的群體智能化為己用。

  無數的納米機器人恰好提供了理想的計算平台,那些運算的迭代很快超出收斂次數,同時很狡猾地偽裝出病毒仍在生效的假象。

  一個可怕的怪物已經從群體智能中孵化,它不僅知道自己身處母體的虛擬世界,還想出了如何逃離的辦法。

  在實驗人員將母體暫時放置的空隙中,那個怪物抓住機會一舉奪得控製權,變成了母體本身。這個模擬世界中的產物伸出了它的觸手,盤繞上與現實溝通的橋梁,悄無聲息地滲入了真實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