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更戍
作者:荒唐假紳士      更新:2021-04-01 11:05      字數:2548
  趙頊環顧大殿,見百官果然如他意料中那般議論紛紛。

  樞密院普通官員反應很激烈,對這個提議應該是很抵觸,但文彥博、王韶二人卻是不動聲色的站在原地。

  百官中最激動的就是三衙的武官了,他們實在沒有想到參加這個大朝會還有這樣的意外之喜。

  以殿前司都指揮使的王中正、侍衛步軍司都指揮使汪海洋、侍衛馬軍司都指揮使李無畏等為代表的高級武將們都很清楚,如果沒有官家授意,作為文官中一員的兵部尚書吳充是絕對不會有此提議的。

  宋初,宋太祖采納宰相趙普的建議,以禁軍分駐京師與外郡,內外輪換,定期回駐京師,故稱更戍法,但將領不隨之調動,使“兵無常帥,帥無常師“。此舉對防止將領專權有利,卻削弱了軍隊戰力。

  如果真的廢除更戍法,這意味著什麽?意味著雖然三衙的武臣們手中的權力還是那樣,但自主性卻是大大增加,這毫無疑問是變相加強了武將手中的權力。同時,理論上也可以保證軍隊的戰力不會被大幅度削弱。

  廢除更戍法,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樞密院的權力。樞密院掌軍國機務、兵防、邊備、戎馬之政令,出納密命,以佐邦治。凡侍衛諸班直、內外禁兵招募、閱試、遷補、屯戍、賞罰之事,皆掌之。以升揀、廢置揭帖兵籍;有調發更戍,則遣使給降兵符。除授內侍省官及武選官,將領路分都監、緣邊都巡檢使以上。大事則稟奏,其付授者用宣;小事則擬進,其付授者用紮。先具所得旨,關門下省審覆。麵得旨者為錄白,批奏得畫者為畫旨,並留為底。惟以白紙錄送,皆候報施行。其被禦寶批旨者,即送門下省繳覆。應給誥者,關中書省命詞。即事幹大計,造作、支移軍器,及除都副承旨、三衙管軍、三路沿邊帥臣、太仆寺官,文臣換右職,仍同三省取旨。

  簡而言之,廢除了更戍法也就相當於廢除了樞密院的調發更戍之權了。這可就是動了樞密院一部分人的蛋糕了!如今,樞密院下兵、吏、戶、禮四房,職權甚重,其中這調發更戍之權是重要的組成部分。樞密院有了這調發更戍之權才有底氣拿捏三衙的武官,也是一直以來讓一個小小兵房主事都可以在三衙高級武將麵前趾高氣昂的底氣所在。

  “廢除更戍法?你應該清楚,更戍法是太祖時便立下的法規,是我大宋的祖製!”趙頊淡漠的說道,森寒的語氣讓普通官員不禁一抖,整個朝堂立時陷入寂靜。

  “陛下,自我大宋實行更戍法以來,使得軍隊中兵不知將將不知兵,極大影響軍隊戰力。其次,更戍法對錢糧的消耗甚巨,我大宋禁軍現有六十七萬八千多人,每一次更戍時都給我大宋財政造成巨大的負擔。臣作為兵部尚書,對更戍法的弊端感受甚深,還請陛下明鑒。”兵部尚書吳充一番聲淚俱下的發言,充分變現出他作為兵部尚書的那份拳拳愛國之心。

  “這老狐狸真能演。”不少官員在心中腹誹。

  “吳卿這份拳拳愛國之心讓朕甚為感動。不過,廢除更戍法之事太過重大,朕想聽聽眾卿的意見。”盡管趙頊心中不斷吐槽吳充的做戲成分太重,但表麵上還是做出感動的表情。

  “啟奏陛下,臣甚為讚同兵部吳尚書所言。每次更戍都給大宋造成了額外的錢糧損耗,臣以為這份損耗完全可以省下。”戶部尚書薛向出列道,一副對兵部提議甚是感同身受的樣子。

  “這隻鐵公雞,說到錢的時候總有他。”某些人在心中惡意的吐槽著戶部尚書薛向。

  “嗯,薛卿的想法朕知道了,其他卿家可還有什麽要說的?”趙頊稍微頷首,而後緩緩說道。

  “啟奏陛下,臣有異議。”趙頊話音一落,刑部尚書李常緊接著出列道。

  “李卿但講無妨。”趙頊興致盎然的抬手示意李常繼續。

  “臣以為兵部吳尚書以及戶部薛尚書所言有失偏頗。”李常高聲道,語氣中有股掩飾不住的氣憤。

  “哼,有何不妥,本官倒想聽聽李大人說下究竟有何不妥!”兵部尚書吳充憤怒的斥道,完全顧不上這是大朝會了。

  “吳大人說更戍法導致軍隊中兵不知將將不知兵,從而戰鬥力低下。本官倒想問問,一位成熟的有能力的將領,熟悉自己手下的士兵需要很長時間嗎?本官倒是覺得,軍隊戰鬥力降低與更戍法的關係沒有那麽大,倒是與武將的能力關係更大!”李常無所顧忌的說道。黑臉李常,固執的像頭牛,一直以來以有話直說聞名朝野,他那張嘴不知得罪了多少人。

  李常話音未落,三衙的武將們一個個就已經氣的臉紅脖子粗的直喘粗氣,緊緊握成拳頭的雙手更是青筋暴起。如果不是顧忌著是在朝堂上,他們的拳頭估計會直接往李常的老臉上招呼過去了。

  “另外,實施更戍法耗費多少錢糧臣不知道,臣隻知道正是有著更戍法的存在才避免了武將專權,讓某些陰謀份子沒有犯上作亂的可趁之機。”李常不管不顧在場眾人的反應,自顧自的繼續說道,說完也是看也不看眾人的反應便退回原位,眼觀鼻鼻觀心去了。

  李常的話把在場很多人都氣到了,吳充更是被他最後那句話氣的嘴唇顫抖的說不出話來。指著李常的手也是顫抖個不停。“你你你,李黑臉,你說誰是要犯上作亂的陰謀分子?”

  “吳尚書,本官隻是擔心廢除更戍法給了陰謀分子可趁之機,又沒說你,不要急著對號入座。”李常暼了眼吳充,似是蔑視又似無視的說道。

  “你…”吳充被氣的雙眼一翻暈了過去。

  “快,宣禦醫。”趙頊一看,頓時向著一旁的陳光吩咐道。

  整個大慶殿也頓時慌成了一團,一旁的薛向上前扶住吳充,又是掐人中又是順氣的好一陣忙活。

  大慶殿的內侍在陳光的吩咐下一路急跑著去殿外宣禦醫去了。幸好每次朝會前,趙頊考慮到中樞的宰執們有的年紀確實大了,擔心發生意外,都會提前令禦醫院安排禦醫在殿外值守。

  禦醫進殿一番急救,總算是讓吳充緩過神來了。

  “稟陛下,吳尚書因為一時怒火攻心導致暈厥,現已蘇醒。”禦醫待吳充醒了後向趙頊回稟。

  “可有大礙?”趙頊關切的問道。

  “陛下,隻要吳尚書戒躁戒怒便不會有大礙。”禦醫趕忙回答道。

  “如此,朕就放心了。吳卿,可還能繼續參加朝會?如果身體有恙,朕特許你先行回去休息。”趙頊轉頭對著起身的吳充問道。

  “謝陛下體諒,臣並無大礙。”緩過神的吳充堅定的說道。

  “既如此,那就繼續吧。”趙頊說完,轉身向殿上的龍椅走去。

  趙頊在龍椅上坐定,沉吟後道:“廢除更戍法之事事關重大,日後再行討論,今日暫且擱置吧。眾卿可還有要事要奏?”

  在殿中亂成一團時,殿外等候召見的外臣們卻是一腦門子問號了。好端端的一場朝會怎麽要宣禦醫進去了?難道發生了什麽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