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大朝會伊始
作者:荒唐假紳士      更新:2021-04-01 11:05      字數:2473
  聽完皇城司的最新消息,全場陷入一種詭異的寂靜中。在大朝會開始的前一晚發生這樣的棘手案件,很難讓人不聯想到背後是不是有什麽陰謀。

  “劉猛,朕命你前去調查一番,朕要知道更確切的調查結果。這種時候發生這樣的事件實在不能不讓朕多想。”趙頊沉思良久,而後對著一旁的劉猛吩咐道。

  “臣遵旨”劉猛領命而去。

  “官家不用擔心,就憑這些跳梁小醜不可能在我大宋都城掀起太大風浪的。”陳光看出趙頊心中的擔憂,出聲寬慰道。

  “朕並不擔心,朕隻是在想這個案件背後可能存在的陰謀。你們一起分析一下,如果這個案件背後有人在操縱,會出現什麽樣的可能?”趙頊回過神來,緊鎖的眉頭稍微舒緩,考教的說道。

  “現在汴京城內情況複雜,但眼下最重要的事件無非幾種。其一,西夏的和議以及對西夏的戰事。其二,大遼使節團前來催繳歲幣。其三,正在逐步實施的官製改革。不管背後的陰謀如何,陰謀者的目的無非落在這幾件大事之上。”陳光接過趙頊的話頭,緊接著說道。

  “陳總管此言差矣,皇城司前幾日送來情報,吐蕃使者也即將到達我大宋都城汴京!”趙無極麵帶揶揄的打斷陳光,同時也在提醒陳光,他將吐蕃使者的問題漏掉了。

  “吐蕃部落首領黃氈乃至整個吐蕃偏安一隅,臣以為吐蕃並沒有在我大宋都城攪動風雨的能力。”陳光暼了趙無極一眼,不動聲色的說道。

  “陳總管此言差矣,吐蕃雖與我大宋交好且偏安一隅,但根據我皇城司觀察,吐蕃上下可並不滿足於現有疆域。此次吐蕃使出使我大宋,應該就是為了吐蕃軍隊趁我大宋軍隊穩紮穩打向前推進之際悄然占領的土地而來,要知道,那些土地可是我大宋的戰利品。”趙無極直白的反駁陳光所言,不留一絲情麵。

  “哼,見利忘義的吐蕃小人,不值得我大宋重視。”陳光瞪著趙無極,嘴硬道。

  趙無極對陳光的反應早有預料,那麽多年,趙無極對陳光這種死鴨子嘴硬的行為早已司空見慣。為了顧及陳光的麵子,趙無極也就不再多說。

  “煦兒,你對他們的說法怎麽看?”宋神宗趙頊看趙煦依然自顧自的吃著羊肉串,直接點了他的名。

  “啊…”趙煦茫然的從羊肉串中抬起頭看向叫自己的宋神宗趙頊。

  趙頊見這小子的模樣,無奈的手扶額頭。陳光見此連忙複述了一遍趙頊剛才的問題。

  在陳光的提示下,趙煦連忙擦掉嘴上的油,向在場眾人露出尷尬的笑容:“哈哈…,那個,孩兒以為,皇城司趙無極大人與陳總管所言都很有道理,將兩位大人所言綜合起來就是孩兒的想法。”趙煦知道實在躲不了,無奈的和起了稀泥。

  “就這些了嗎?沒有其他要說的了?”趙頊略顯失望的說道。微微上翹的嘴角,明顯就是故意告訴趙煦,就是演給你看的。

  “孩兒有個想法,爹爹可願聽?”趙煦翻了翻白眼說道。對自己父親此刻拙劣的演技感到無語,你失望的時候能不能收起你那上翹的嘴角?

  “我兒有何想法,快快說來。”趙頊神情一動,嘴角上翹的弧度更大。

  “爹爹,羊肉再不吃就要涼了。”趙煦在眾人期待的眼神中一字一句的說道,直接讓趙頊的笑容僵在了臉上。

  “算了,先吃羊肉,一切等明日朝會上見機行事吧。”趙頊無奈的說道。

  對此事,趙頊其實已經有了腹稿。不管背後有何陰謀,這都是在大宋都城,起碼主場作戰的優勢。而且,案件現場的所有人都在朝廷的控製之下,這或許也是個可以利用的巨大優勢。

  一襲寒風,吹徹心骨一夜冰封,萬裏皚皚一吐輕氣,煙霧縈繞。無不告訴人們,冬天正以她冰冷的姿態傲立於世上。

  清晨,大宋官員們在刺骨的寒風中慢慢向皇宮的方向匯聚。西夏與大遼的使節也在鴻臚寺丞惠明浩等人的引領下前往宮門處等候召見。萬眾期待的大朝會終於要開始了。

  停了許久的大朝會今日正式開始,很多需要百官商議的事務積壓著,驟一開朝,忙碌是必然的。宋朝大朝會,由日出時分開始。

  在皇宮的主要宮殿之中,大慶殿因作為正殿且規模最大,而地位尤崇。無論是宋太祖即位時的禪讓禮(當時叫崇元殿),還是大朝會,均在這裏進行。

  大慶殿的名稱有過幾次變化,太祖初年為崇元殿,太祖乾德四年改為乾元殿,太宗太平興國九年改為朝元殿,真宗大中祥符八年改為天安殿,仁宗景祐元年改為大慶殿並延續。

  而正殿與一個王朝的禮儀規格密切相關,後晉大朝會奏議中有“今京邑新造殿庭隘狹,請皇帝冠烏紗巾,服赭黃袍,百僚具公服,俟朝堂宏敞即舉舊儀”,所謂的舊儀(此處指大朝會宴會儀)正是皇帝服通天冠絳紗袍、百官朝服的隆重儀式,而因為外朝宮殿狹小,竟然使君臣的規格大為下降,足見正殿的重要作用。

  大宋大慶殿的規模如何呢?《東京夢華錄》中有如下描述:“冬至前三日,駕宿大慶殿。殿庭廣闊,可容數萬人。盡列法駕儀仗於庭,不能周遍。”大慶殿的規模經過不斷擴建已經是甚為宏大了。

  而大慶殿的構造為主殿九開間,東西各挾五開間,殿後有殿後閤,與主殿由道路相連構成“工”字形(《事林廣記》的北宋宮城圖並不詳實,大慶殿的後閤就未能體現),閤後北門為大慶殿後門;主殿前方的台階為丹墀與龍墀(正殿與丹墀之間有香案),階前為沙墀,也即殿庭;殿庭左右兩側各為左右太和門及東西廊;南麵正門為大慶門,大慶門兩側各為左、右日精門。

  大宋大朝會的儀程主要就是圍繞大慶殿展開的,而主殿、香案、丹墀、龍墀、沙墀及大慶門成為大朝會儀製中的重要坐標。

  “探平明而傳點,趣校尉而唱籍。撞黃鍾以啟樂,合羽扇以如翼,聆幹安之妙音,仰天顏而可挹。宣表章以上聞,奏靈物之充斥。群臣乃進萬年之觴,上南山之壽。”此當為神宗朝大朝會開朝盛況的真實寫照。

  “探平明而傳點,趣校尉而唱籍”是儀程開始的表征,而“撞黃鍾以啟樂,合羽扇以如翼”是皇帝出受賀的寫照。

  每一次大朝會開始,文武百官都禁不住為大宋朝廷這一儀式感到自豪。更別提宮外等候的兩國使者了,當他們看到大宋大朝會這宏大的規模,都滿是震撼。

  文武百官按照儀製,按部就班的完成每次大朝會的一係列禮節。在大宋日常的普通朝會中,無皇帝召見,武官是不參加的。而大朝會,除在外駐守的武官外,其他武官都是必須參加的。

  武官中,三衙都指揮使、指揮使等等一眾武官也一齊現身此次朝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