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風雲變幻
作者:荒唐假紳士      更新:2021-04-01 11:05      字數:2090
  梁乙逋最近情緒很複雜,自受梁太後夏惠宗等人之命出使大宋以來,他通過手中掌控的鐵鷂子在大宋內部實施了一次又一次計劃,除了大雪那次的計劃稍微有點動靜之外,其他幾項計劃卻都是陷入困境。

  梁乙逋派了鐵鷂子為使者聯係正趕向大宋都城汴京的耶律乙辛,而耶律乙辛卻對他提出的條件不置可否。無奈之下,梁乙逋隻得命人賄賂耶律乙辛身邊親近之人,通過這些人拖延大遼使節團到達汴梁的時間,給大宋朝廷上下營造出大遼使節與西夏使節聯係緊密,聯合向大宋施壓的假象。

  為了營造出這樣的假象,梁乙逋可是絞盡腦汁,這一切的一切不能表現的太明顯也不能太隱晦,為此,梁乙逋隻能通過一個又一個細節來實現。

  首先,梁乙逋借助鐵鷂子的情報能力,實現西夏使節團在大遼使節團進入大宋的同一日正式向大宋朝廷申請遞交國書。這其中對於時間的把握是重中之重,在這樣一個信息傳播技術相當落後、傳播速度特別慢的時代,要把握好這個時間的難度確實是相當大的。

  其次,通過耶律乙辛近前之人不斷向沿途接待的大宋官員暗示耶律乙辛乃至整個大遼對大宋的不滿,給沿途的大宋官員造成一種大遼要為西夏打抱不平的錯覺。不斷給大宋的士大夫們製造壓力。

  另外,梁乙逋還命鐵鷂子成員在汴京城中秘密活動,伺機而動。

  梁太後等人也陸續派出使者向大遼皇帝遼道宗耶律洪基求援,這些使者費盡千幸萬苦方才躲過西北軍及皇城司的封鎖進入大遼境內,可誰知這些使者到了大遼連耶律洪基的麵都見不到。後來他們又陸續求見大遼其他高官,這些官員好處拿的一點都不手軟,說到正事卻總是各種搪塞。

  在耶律乙辛出使大宋的情況下,南院大王蕭峰又以年事漸高為由不理西夏使者。其他官員從耶律洪基蕭峰等人對待西夏使者的態度上瞧出端倪,自然是不敢在西夏的事情上多言。

  於此同時,李憲劉昌祚二人率領的大軍正逐步蠶食西平府翔慶軍以及卓羅和南軍司的大片土地。梁太後為了保存實力,一邊命令其他各大軍司按兵不動,另一邊又不斷下令讓西平府翔慶軍以及卓羅和南軍司的首領一步一步後撤。

  就這樣,西平府翔慶軍以及卓羅和南軍司剩餘兵力逐步放棄了興慶府黃河一線以南的大片土地,慢慢退到了西涼府與興慶府以南的兩府交界處,與白馬強鎮軍司、甘肅司、西涼府軍等在古長城一線抵禦大宋禁軍。

  在與西夏戰爭中,吐蕃首領黃氈先率領三萬餘眾進擊涼州,牽製西夏兵力。與黃氈所率軍隊對峙的西夏軍隊是駐紮在韋州的靜塞軍司以及駐紮在甘州的甘肅軍司的一部分兵馬。

  而黃氈此人素來陰險狡猾,他此次之所以同意趙頊的請求一同出兵西夏,主要是因為趙頊開出的條件讓他無法拒絕。所以,趙頊也知道讓他真的與西夏軍隊打生打死的那是不可能的,隻要他出兵做做樣子就差不多了。

  黃氈帶領的軍隊在涼州與西夏軍隊對峙日久,零星的小的戰鬥發生了幾次,規模稍微大點的戰鬥是一次都沒有過。然後,黃氈就眼睜睜的看著大宋軍隊高歌猛進、占領一座又一座城池,看的他真是一陣眼熱。

  雖然對大宋奪得的土地眼熱,但黃氈還沒有到完全失去理智的地步。之後,他一次又一次召見手下的官員將領,與他們商議該如何獲取更大的利益。

  商議過程中有將領提出出兵占領那些西夏軍隊撤出而宋軍還沒來得及占領的土地,隻要造成了己方占領的事實,大宋軍隊乃至朝廷自然拿他們沒有任何辦法。

  也有官員提出反對,他們認為這些土地對吐蕃而言如同雞肋,為了這些土地得罪大宋實在有些得不償失。

  最後,這兩種想法在吐蕃內部占據了主流,就在這些官員要為究竟如何做而爭辯的時候,黃氈麾下一漢人官員提出’先占領這些空白土地而後派出使者與大宋朝廷交易’這樣的想法。這一想法剛一提出就獲得了很多人的認可,興奮的黃氈當場拍板決定就按照此法實施。

  就這樣,吐蕃軍隊在李憲劉昌祚兩路軍隊步步為營占領土地的時候悄然出兵占領了不少的土地。於此同時,吐蕃使者也在黃氈的命令下向著大宋都城汴京而來。

  此時的梁乙逋正獨自坐在房間中沉思,從緊鎖的眉頭可看出他心中的焦慮。自向鴻臚寺官員提出遞交國書的那日起,已經過去了整整三天了。

  三天裏,根據鐵鷂子傳來的消息,大遼使節團都已經快要抵達汴京城,而後出發的吐蕃使者也在快馬加鞭的向汴京城而來。他想要借大遼向大宋施壓的計劃徹底宣告失敗,其他的一些計劃也被皇城司破壞殆盡。

  這一切無不在告訴梁乙逋,他之前的一係列動作都在某些人的預料之中。這讓習慣了在西夏國內順風順水的梁乙逋一陣火大,也讓他心裏升起了一種無力感。

  他終於發現,之前,他通過手中掌握的資源,在相對容易對付的商人以及士子中實施計劃確實很容易。當他真正開始想要通過一係列的計劃對付各國權勢人物的時候,年輕的他雖然一直在陰謀中打滾,但依然很容易就被這些從陰謀中一路走過來的政壇大佬們一眼看穿。

  為此,梁乙逋痛定思痛,決意放手一搏。就在梁乙逋暗自思考下一步計劃的時候,一道聖旨攪動了天下風雲。

  “陛下有旨,三日後重啟大朝會,著西夏使節團於三日後覲見!”就在整個汴京城暗潮洶湧的時候,宋神宗趙頊的一道聖旨傳遍了整個汴京城。

  整個汴京城,無論是官員百姓還是外賓商旅,都在默默關注著三日後的大朝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