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大怒
作者:荒唐假紳士      更新:2021-04-01 11:04      字數:2334
  神宗給陳光分配完任務後突然想起了什麽,連忙扭頭看向趙煦的方向,見趙煦正在發呆並沒有察覺自己剛才語氣的森寒,不由得心頭鬆了一口氣。

  或許,每一個正常的父親都不想讓自己孩子在那麽小的時候就接觸自己冷酷的一麵。雖說身在天家,認識到這些是早晚的事,但神宗實在是不願意破壞自己在趙煦印象中的慈祥和善的形象。這是因為在乎因為愛吧!

  趙煦又怎麽可能沒聽出神宗剛才語氣中的冷漠陰寒?隻不過他早有預料而已,作為一代帝皇,又怎麽可能隻是一味地寬厚仁慈?

  趙煦此刻還在回憶著神宗與眾位相公以及六部尚書的對話。一環套著一環的陰謀,又安排的如此詳盡,真的就這樣偃旗息鼓了?幕後黑手又豈能甘心?趙煦對此感覺並不樂觀!

  “煦兒,今日朝會,朕看中了兩位青年才俊。待會朕讓你見識一下爹爹的眼光如何!”神宗突然想起什麽,決戰興奮的對著趙煦道。

  “殿下,此二人自殿試起便讓官家印象深刻,自那日後,官家便安排皇城司對他們進行考察了。臣還記得那日殿試此二人的策論也確實讓人耳目一新。”一旁的陳光附和道,看來也確實對淩誌蘇遠承二人印象很深刻。

  “爹爹和光叔竟然共同誇讚此二人,這倒是勾起了煦兒的好奇心了!那皇城司對他們調查的結果怎麽樣?”趙煦好奇道。

  “淩誌,元豐元年金榜狀元,幼機敏好學、勇敢堅韌。其父早逝,其母淩李氏為刑部尚書李常之妹。淩誌幼時帶著其妹淩雲兒與其母寄住刑部尚書李常家。依皇城司記載,淩誌此人豪爽大氣,誌向遠大,素有賢名。李常對淩誌尤為看重,但淩誌與李常的政治理念素有分歧。另,淩誌與李常大女兒李依墨情投意合。”陳光依據著自己的記憶緩緩說道。

  “哦,那另一位呢?”趙煦興趣不減,接著問道。

  “蘇遠承,元豐元年金榜進士,幼時聰穎好學,機智果敢。已故大商人蘇茂之子,其母亦於生下其弟蘇久承後病逝。其父逝世後,蘇遠承帶著其弟蘇久承獨自出府生活。據皇城司所察,蘇遠承蘇久承兄弟二人自蘇茂逝世後受蘇府大婦蘇劉氏百般刁難,後又被逐出蘇府。年幼的蘇遠承靠著給商戶做長工養活其弟蘇久承一邊刻苦讀書。後結識淩誌,此二人相見恨晚,將對方引為知己。蘇遠承亦由此認識李常二女兒李婉音!皇城司給予蘇遠承的評價更高!”陳光唏噓道。

  “幸好蘇茂逝世前將蘇遠承送入太學,不然我大宋可能真的要失去一英才!”神宗也是唏噓的感慨道。

  此二人真的是妥妥的小說男主角的待遇啊!趙煦心中感慨道。不得不說,趙煦聽著陳光對二人經曆的大概描述都止不住生出敬佩之情,這讓趙煦不由得對見此二人心生期待。

  “陳光,宣他們二人進來吧。”神宗突然想起二人還在外麵等著,對著陳光吩咐道。

  淩誌蘇遠承在內侍的引領下進入了文德殿。趙煦遠遠的看著二人,隻見此二人俱是風采不凡,英俊瀟灑、才貌雙全、風流倜儻、麵若冠玉、唇紅齒白等等成語用在他們身上真的是再合適不過。真的是妥妥的小說男主角的既視感啊!趙煦心中感慨。

  “臣淩誌參見陛下”

  “臣蘇遠承參見陛下”

  “免禮,賜坐”

  “謝陛下,臣等不敢”

  “兩位卿家金榜進士出身,是朕的門生,不用拘禮,坐吧”神宗神色平靜語氣堅決道。

  “謝陛下賜”

  待二人坐下,神宗望著畢恭畢敬坐著的二人,冷漠的緩緩開口道:“今日朕召你二人前來,隻為聽聽你二人心中的對大宋現狀的真實看法。”

  “臣惶恐”二人連忙起身行禮,表情甚是忐忑。

  “朝會上如此勇敢直諫,怎麽僅僅對著朕又不敢說了?”神宗語氣不善的寒聲道。

  聽到神宗語氣中的不善,原本忐忑的二人默默的在心中下定了決心。

  “臣蘇遠承有本奏”

  “準”

  “恕臣大膽,依臣所見,我大宋已經進入一個重要的節點,稍有不慎,我大宋就會分崩離析。”蘇遠承說完,就閉眼等待著即將到來的雷霆大怒,誰知等了許久都沒有等到。睜開眼睛,隻見神宗正平靜的看著他。

  “繼續說”神宗淡漠的聲音傳來。

  “大宋積弊日久,陛下英明神武,銳意改革。但改革,一直以來都是以犧牲既得利益者的利益為代價,而我大宋如今的既得利益者是哪些人?是那些掌握極大權勢的大官僚和那些尊貴的大貴族以及富可敵國的大商人群體!稍有不慎便會黨爭內鬥不斷,這不是我大宋能承受的起的。所以,臣才會說我大宋處於關鍵時刻。”蘇遠承說完,拉了一下身旁的淩誌,示意他說兩句。

  “臣等不敢妄言,蘇大人所言,也是臣心中所想。而今我大宋內有財政、黨爭等諸多問題急於解決,外有夏、遼等國虎視眈眈,內憂外患不斷。陛下的改革更是一步一步深化下去,隨著改革的進行,遭受到的阻力便越大,危險也必定隨之而來。”淩誌開口說道。

  “朕要聽的不是這些顯而易見的東西?朕要聽的是解決方案!”神宗依舊淡漠的說道,仿佛他們所言沒有對他產生任何影響。

  “依臣所見,事有輕重緩急,欲改善大宋現狀,首先比須解決冗官問題,進一步改善官場風氣,提高官場運行效率。其次,須著手解決冗兵問題,提高軍隊戰鬥力。”淩誌麵色不變的接著開口道。

  “還有嗎?”傳來的依舊是神宗淡漠的聲音,聽不出任何其他情緒。

  “陛下,臣的意見與淩大人稍有差異,臣不知當講不當講。”蘇遠承遲疑的說道。

  “講”

  “依臣淺見,冗官冗兵確實急需解決,還有一個問題也同樣重要。恕臣直言,自太祖時代起,我大宋的商業經過一代又一代的發展,日益昌盛。可以說,商業的發展是支撐著我大宋財政的最重要因素,而新法中關於商業的一部分內容對我大宋的商業產生了一定的負麵影響。”蘇遠承咬咬牙說道,臉上一副慷慨就義的神態。一旁的淩誌也是同樣的表情。

  神宗聞聽此言,神色大變。一直以來,變法都是神宗的逆鱗,他沒有想到,他看重的淩誌蘇遠承二人竟然會說出此話。霎那間,怒火湧上神宗心頭!隻見此時的神宗雙眼通紅,仿佛蘊藏著無窮的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