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朝會(下)
作者:荒唐假紳士      更新:2021-04-01 11:04      字數:2744
  李常盯著淩誌,仿佛要吃了他的樣子。反觀淩誌,仿佛對李常的突然出聲嗬斥早有預料。此刻的淩誌神色鎮定,沒有一絲被當朝大員嗬斥的窘迫,顯示出非同一般的心理素質。

  “李大人,你逾越了!咆哮禦前,你該當何罪?而且陛下要求我等要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就是要我們不分官職高低放言直諫。你如此咆哮,你的學士風範何在?你可還將陛下的旨意放在眼裏?”尚書右仆射、中書侍郎蔡確見此,出班冷然嗬斥道,眼中也是帶著一絲古怪的笑意。

  整個朝堂頓時異常安靜,反應再遲鈍的人都察覺到了一種非同尋常的意味。

  “蔡相此言差矣,李大人隻是一時激憤而已,何必上綱上線?”尚書左丞呂公著出聲打破平靜,聲援李常道。

  “好了好了,幾位卿家先稍安勿躁,先讓淩卿把話說完再發表意見也不遲。”神宗強忍著心底的古怪笑意,出聲製止道。

  李常還欲再說,被身旁的禮部尚書王力拉了拉衣袖提醒之後這才作罷。

  尚書右仆射、中書侍郎蔡確見神宗發話,也配合的偃旗息鼓。尚書左丞呂公著見其他幾人偃旗息鼓便也沒在多言。

  “臣等遵旨”

  而後,三人各自退回原位站定。

  “淩卿,你接著說。”神宗見幾人偃旗息鼓,便對著淩誌鼓勵道。

  “遵旨”淩誌躬身領旨,古波不驚的臉上閃過一絲堅定,接著沉聲道:“陛下,冗官冗兵現象日益嚴重,現在已經成為我大宋財政的巨大負擔,如不盡早采取有力措施,放任局勢發展必將拖垮我大宋財政。”

  “啟奏陛下,臣認為這是稚子之言,危言聳聽,我大宋立朝那麽多年,商業繁榮、軍力強大,財稅日益增長,財政困難都是因為頻繁對外用兵所致。如若不是這幾年頻繁對外用兵,何以如此困難?”身穿紫色朝服的當朝禦史中丞劉琦打斷淩誌發言出班奏道。

  作為負責監察百官的禦史台的台長,禦史中丞雖然隻有從三品,但當朝沒有任何人敢小覷劉琦的存在,就算是神宗都要適時尊重他的意見。

  神宗見劉琦出班打斷淩誌發言,眼中略過一絲寒意。之前淩誌的奏對被刑部尚書李常打斷,神宗可以認為李常情有可原,但劉琦突然跳出來,而且竟然將財政問題歸結為對外用兵上,神宗就有些不耐煩了。

  對外用兵是神宗心中的驕傲,尤其是此次對夏勝利更是讓朝廷對外開疆拓土戰果頗豐,更是神宗振奮。劉琦如此顛倒黑白是非不分的話語,無疑是觸碰了神宗的逆鱗。

  “劉大人等淩卿發言結束再發言吧”神宗沉聲說道,語氣冷漠。

  劉琦聞聽神宗此言,心頭一顫,神宗稱呼他劉大人,可見神宗心中對他有意見了。討了沒趣的劉琦悻悻的退回原位。

  “淩卿,不知淩卿有何建議?其他大人們如果想要發言也請讓別人把話說完。朕不認為打斷別人發表觀點是一個好習慣。”最後三個字是從神宗的牙縫裏擠出來的,神宗此刻的心情可以想見。

  “麵對冗官冗兵問題,我朝從元豐年間開始到如今,陛下廢除三司使、禮儀院、審刑院等,恢複唐朝前期製度,以《大唐六典》為準,權歸六部。不僅改變了我朝官製上的混亂狀態,也有效的解決了一部分冗官問題。”淩誌毫無顧忌的繼續說道。

  淩誌說完抬頭看向神宗,見神宗聽的入神,便繼續說道:“但臣認為冗官問題還未完全解決,就以現狀論,為全麵改革官製,陛下應當將銓注之法全歸吏部,撤銷審官東院而改為吏部尚書左選、主管寄祿官在京朝官和職任非中書除授的文臣;撤銷流內銓而改為吏部侍郎左選,主管從初任到選人的文臣;撤銷審官西院而改為吏部尚書右選,主管升朝官以上和職任非樞密院除授的武臣;撤銷三班院而改為吏部侍郎右選,主管副尉以上到從義郎的武臣。此為措施一。”

  “其次,重新製訂寄祿格,改正官名,用原來的散官確定官僚俸祿及升降品階的標準,成為新寄祿官階,原來的寄祿官全部成為寬以官符其實、主管本部門的職事官;其三,改革銓敘製度,規定凡除授職事官,皆按寄祿官品位高低為標準。陛下,臣暫時想到的隻有這些了。”

  “各位卿家對淩卿所言有何看法?”神宗待淩誌說完便迫不及待的問道。

  自神宗按照新製度任命三高官官以後,朝野上下對官製改革已經沒有那麽抵觸。但如果根據淩誌的思路一改,必然會清除領空名者,如此,反對新官製的群體必然大增。雖然此舉措對有實職的在朝官員並沒有太大影響,但誰的家裏沒有幾個領空名者?

  朝中官員對此全都心知肚明,自然不會有人做這出頭鳥。但往往越是這種時候,越是能突顯出正直官員的官德,尤其是懷揣政治理想年輕官員。

  “啟奏陛下,臣朝奉郎蘇遠承有本奏”。朝奉郎,正七品官職。隻見身穿緋色朝服的蘇遠承長相俊美,輪廓分明的臉上一片剛毅之色。

  “準奏”

  “臣以為,淩誌淩大人所言極為有理。自大宋立朝以來,朝廷內外領空名者甚眾矣,若按淩大人之法實施,必使領空名者盡去矣!”蘇遠承激昂的說道。

  神宗並未表態,而是望向肅立一旁的幾位宰執。此刻的宰執們正眼觀鼻鼻觀心的靜立在那,仿如塑像。

  “幾位相公有何看法?”神宗心裏罵娘,但臉上布滿笑容的問道。真的是嘴上麽麽噠,心裏媽賣批的真實寫照。

  呂惠卿等改革派相公並不答話,就等著保守派官員跳出來表示反對呢。改革派,真正改到他們頭上的時候或許他們比保守派還保守。

  不負他們所望,保守派核心,尚書右丞範純仁在所有人的注視下緩緩出列。

  “回陛下臣尚書右丞範純仁有本要奏”

  “準奏”

  “臣以為,淩大人與蘇大人所言殊為有理,臣附議”

  範純仁話音剛落,整個朝堂立時炸開了鍋。作為保守派核心,朝廷副相的範純仁竟然不是為了反對淩誌所提之法而來?

  這個世界突然有種不真實感!

  對範純仁殊為了解的神宗卻並沒有太過意外。

  出身名門的範純仁,一路走來,孝悌尤佳、不畏強權、正直不阿這些詞語仿佛就是為他而生。位列副相的他這些年依舊節儉如一。身位保守派核心的他依舊令堅持改革神宗為他敬佩不已。

  一見保守派核心都如此表態,一直標榜自己為改革派的所謂改革派眾人隻得出聲應和。

  “臣等附議”

  百官一見兩派核心都已經讚同淩誌蘇遠承所提之法,自然不會再跳出來反對了。

  李常見此情況隻能歎息一聲,確是再無之前的怒氣,而禦史中丞劉琦卻是滿臉不甘。

  “既然諸位卿家都沒有意見,就依淩誌之法實施。即日起,成立評定官製所,直屬尚書省,對朕負責。著淩誌、蘇遠承為尚書左右司郎中,主管評定官製所。著中書舍人起草聖旨,朝會結束後立刻發布。”神宗見此,順勢道。

  “臣等遵旨”

  百官領旨後,都用羨慕的眼神望向淩誌蘇遠承。此二人隻因一次奏對便入了陛下的法眼,從正七品升為正六品不說,更是成為陛下親信近臣。

  “今日朝會就到這裏吧,退朝吧”神宗誌得意滿道。

  散朝後,準備回官衙的諸相公以及六部尚書被陳光派遣的內侍攔下。

  “諸位大人,陛下在文德殿召見諸位”隻聽內侍說道。

  與此同時,淩誌蘇遠承也被內侍引向文德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