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作者:荒唐假紳士      更新:2021-04-01 11:04      字數:2662
  神宗一看趙煦獨自在那嘀咕,看趙煦神色就知道趙煦在嘀咕什麽了,不由得臉色一黑。

  “讓你說就說,哪那麽多廢話?再廢話,你的那道考驗就留到最後吧,正好我也不想你太早出宮!”神宗虎著臉道。身位九五之尊,我不要麵子的嘛?小樣,還治不了你了,神宗心想。

  心中不停念叨著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的趙煦立馬諂媚的對著神宗討好道:“孩兒哪有廢話?爹爹給孩兒表現的機會,孩兒高興還來不及呢。”

  “哦,是嗎?我怎麽看你小子有點不情不願的啊?”神宗依舊虎著臉沉聲道。

  “為爹爹和我大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孩兒的本分,怎麽會不情願?”趙煦繼續諂媚的笑道,一邊說還一邊向神宗鞠了一躬。繼而,趙煦話鋒一轉道:“隻是孩兒對爹爹計劃的對廂兵改製尚有疑慮。”

  “有何疑慮?說來聽聽。”神宗好奇道。

  “我大宋自建國以來,兵符出於樞密,而不得統其眾;兵眾隸於三衙,而不得專其製。樞密院有調兵之權,卻不掌管軍隊;三衙掌管軍隊,卻無調兵之權;遇有戰事,由皇帝任命率臣領兵出征,從而實現了發兵之權”與“握兵之重”的分離。三衙中殿前都指揮司侍衛馬軍司和侍衛步軍司分化禁軍指揮權。”

  “兵部隸屬於尚書省,為了防止宰相對軍國大事的幹預,我朝兵部隻掌管兵衛、儀仗、鹵簿、武舉、民兵、廂軍、土軍、蕃軍等非正規軍,同時負責武將升遷管理、地圖儀仗等。”趙煦一邊思考著措辭一邊說道。

  “廂軍原屬地方軍,名為常備軍,實是各州府和某些中央機構的雜役兵,受州府和兵部統管,總隸於侍衛馬軍司、侍衛步軍司。主要任務是築城、製作兵器、修路建橋、運糧墾荒以及官員的侍衛、迎送等.一般無訓練、作戰任務。現在的廂軍本就是禁軍挑選剩下的,爹爹要強製把廂軍拉上戰場,可能麵臨的是各地廂軍的怨聲載道,還會引起地方各地方州府和兵部的不滿,孩兒覺得並非良策。”趙煦不顧神宗黑著的臉色繼續說道。

  “那你認為應該如何去對廂軍進行改製?”神宗臉色嚴肅的說道。

  “孩兒認為,爹爹要對廂軍改製,更多的是因為廂軍大多掌握在保守派官員手中,爹爹隻是不想讓廂軍這些非正規軍隊掌握在保守派官員手中,或許爹爹可以換個溫和一點的方式。”趙煦神色猶豫的說道。

  “哦,你有何想法,直接說來,不要支支吾吾的。”神宗神色不愉的說道。

  “爹爹可以先在朝野放出風聲,因財政負擔太重而廂軍又無戰鬥力從而計劃裁撤廂軍,探一下朝野上下的反應。以孩兒的估計,朝野上下尤其是保守派官員還有各地州府必然反對聲一片。之後,爹爹再在朝會上讓部分變法派官員提議強製裁軍並且要表現的異常強硬且堅定。”

  趙煦頓了頓,繼而舔了舔嘴唇繼續道:“到時候,以保守派為首的文官必定會堅決反對,這時兩派必然會再起爭端。這時候爹爹可以趁機提出廂軍改製,將廂軍根據職能細化,其一,選有製作兵器技術的兵員編為匠作兵,歸於三衙掌管。其二,選有築城、修路建橋技術的兵員編為工程兵,交由工部與三衙直屬。其三,剩餘者繼續為廂兵,依舊歸地方官員和兵部掌管,總隸屬於三衙,專司運糧墾荒、官員侍衛、迎送等。”

  “如此這般雖可將廂軍軍權分割,達到分化保守派官員軍權的目的,但朕原本可是計劃將廂軍調入邊城提高我大宋國防實力的。”神宗神色猶豫道。

  “爹爹其實很清楚,我大宋軍事實力的強大與否隻能落在禁軍上,廂軍本就非正規軍,抱有再大期望也是無用。”趙煦不顧神宗的神色直接戳穿道。

  “廂軍的改製的更大意義在於給未來的禁軍改製探路,爹爹何必再執著於廂軍的那一點點的戰鬥力?”趙煦不等神宗說話,繼續反問道。

  “你說的這些朕作為皇帝又如何不清楚?雖然說我大宋各地精銳士卒盡歸於禁軍,可經過這麽多年的演變,除了邊城守衛的禁軍,負責守衛我汴京城及開封府的精銳禁軍的戰鬥力又能還剩多少?”神宗神色痛心的說道。

  “爹爹英明神武,但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爹爹再心急也是無用。眼下除了西北戰事,我大宋接下來的幾年應該整體都是和平的,這是上天給予我們提高禁軍戰鬥力,改革軍製的好時機啊。”趙煦安慰道。

  “爹爹,你不是計劃讓吳充在朝會上提出廢除更戍法了嗎?孩兒覺得這是我大宋禁軍走向更為強大的敲門磚。”不待神宗說話,趙煦繼續鼓勵道。

  “你說的不錯,廢除更戍法隻是朕要做的第一步,以後朕會讓我大宋軍事力量更為強大,總有一天,朕要奪回燕雲十六州,取消對遼國的歲貢。”神宗精神一振道,堅毅的臉上鬥誌昂揚。

  更戍法,又稱出戍法。北宋初年,宋太祖采納宰相趙普的建議,以禁軍分駐京師與外郡,內外輪換,定期回駐京師,故稱更戍法,但將領不隨之調動,使“兵無常帥,帥無常師”。此舉對防止將領專權有利,卻削弱了軍隊戰力。

  更戍軍冠以駐泊、屯駐、就糧等名目。通常出戍京東、京西、河北、河東、陝西、江南、淮南、兩浙、荊湖、川峽、廣東等地戍軍,以三年為期輪換。

  出戍邊遠條件惡劣地區的軍兵,以半年為期輪換。朝廷臨時任命戍軍統兵將官,造成兵不知將,將不識兵,易於控製。此法雖對防止將領專權有利,卻削弱了軍隊戰鬥力。

  神宗之前對於廢除更戍法也同樣心存疑慮,廢除更戍法,領兵將領專權的可能性大增,但為了強大禁軍戰鬥力,神宗權衡利弊後,也就下定了決心。

  “爹爹是否為廢止更戍法後如何防止將領專權而頭疼?”趙煦壞笑著對著神宗道。

  “朕作為皇帝,大宋軍權盡歸於朕手,要防止將領專權的方式方法何其多,朕有何頭疼的?”神宗暼了一眼趙煦,並不上當。

  “既然這樣的話,那孩兒就沒什麽說的了,那孩兒告退”趙煦見神宗不上鉤,隻得無奈道。

  “你的那道考驗不想通過了?”待趙煦正要抬腿開溜,就聽神宗淡淡的聲音傳來。

  又來這招,你就不能有點皇帝的氣度,你是皇帝啊,貴為一國之君,一直威脅一個孩子是什麽鬼?趙煦心頭一萬頭草泥馬呼嘯而過。下一秒,趙煦便立刻又露出標誌性的諂媚笑容對著神宗道:“但憑爹爹吩咐。”

  “看來你的怨念很重啊”神宗悠悠的道。

  “不重不重,孩兒怎麽會有怨念。”趙煦小步跑到神宗身邊,一邊伸出小手給神宗捶背,一邊討好的笑道。

  “那你說說,你有什麽防止將領專權的方法?”神宗閉著眼睛享受著,嘴角帶著一絲笑意的道。

  “爹爹之前開始使用的以宦官為將或者為監軍的方法就是特別好的方法。”趙煦拍馬屁道。

  “嗯,繼續說”神宗被這一記馬屁拍的神情氣爽。

  “孩兒覺得,防止將領專權的最根本的解決方法是展開軍人的政治思想教育,向軍人灌輸忠於爹爹忠於大宋這樣的思想。”趙煦終於切入正題道。

  “何為政治思想教育?又如何教育?”神宗睜開眼睛盯著趙煦,神色充滿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