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作者:荒唐假紳士      更新:2021-04-01 11:04      字數:2575
  宮內時刻都有人盯著慈元殿不說,就連慈元殿的內侍包括趙煦剛納入身邊的內侍都時刻有人盯著。這也使得趙煦出宮開府的情緒愈發強烈。

  目送著皇後向氏一行遠去,趙煦命童貫等人在殿外守著,就帶著李憲進殿繼續進行剛剛未開始的談話。跟李憲談話的主角當然還是德妃朱氏了,當然,德妃朱氏要說的內容都是趙煦事先跟朱氏交代好的。

  而趙煦為了達到他的目的,這番談話內容自然是對李憲連哄帶騙了。而要讓李憲這樣的從內侍一步一步走到西北帥臣如此高位的大宦官相信的內容,必然是要真中摻假、假中帶真的,這可是個技術活。假的那部分內容必須是讓他無法去證實的,同時還要將趙煦要實現的目的混在其中。趙煦表示,他可能是本世紀活的最難的穿越者了,他太難了。

  “李大人,這次我讓童貫將你迎來我慈元殿的事情,官家都是知情的。李大人是官家最信任的臣子,對現在朝廷內部的情況應該很清楚。這次我們這麽做,一是為了試探宮裏那位的反應,二是因為官家正在籌劃的對西夏用兵的計劃,經過官家與樞密院的不斷商討完善,官家跟樞密院都已經覺得這個計劃近乎完美。”朱氏嚴肅的說道。

  “但誰料近日官家受到太祖太宗托夢說,若按此計劃實施,本已有極大可能勝利,但最後竟然出現有統屬關係的兩路軍指揮擔心對方先立大功而導致貽誤戰機的情況,同時西夏采取堅壁清野、縱我軍深入、斷我軍餉運、待機而破方略,隻要我軍稍一疏忽就會損兵折將無功而返。甚至在官家夢中竟然還出現西夏軍決放黃河水淹我軍的景象。為此,官家徹夜難眠,但又無法與樞密院言明。”朱氏語氣轉低沉的說道。

  “官家雖然不說,但我們這些枕邊人又怎麽忍心看到官家如此難受呢。雖然我等也覺得夢中情況出現的可能極低,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啊。所以,我這次找你來,是希望你能出麵與樞密院眾位大人一起研究一下如何預防夢中情況出現,同時如果出現了此種情況應該采取什麽樣的方法處理,製訂一份應急預案,以備不時之需。同時,完善一下作戰方略。”

  “我作為官家的妃子,本不應該幹政,還請李大人念在我們認識多年的情份上成全我這次。另外,還請李大人為太祖太宗托夢這事情保密。”朱氏語氣哀婉的說道。

  “娘娘,臣理解您的擔憂。此次戰事涉及前線幾十萬將士,更關乎我大宋國運,我等再怎麽謹慎都不為過。臣一定會與樞密院各位大人仔細研究作戰方案,不放過任何一絲可能影響戰事的因素。”李憲一臉敬佩的對著朱氏鄭重道,有別於其他宦官的剛猛堅毅的臉上異常嚴肅。

  見李憲已然應允,趙煦的心頭不禁為此一鬆,以他如今的年齡以及所處的敏感位置,他能為西北戰事做的事情還真的沒有多少,隻能是盡人事聽天命了。如果下次商討作戰方案的時候神宗自己能提出這些問題當然最好,如果神宗還是因為急於大勝的心態喪失理智的話,起碼還有李憲還可以再努力一下。

  戰事一起,再讓皇城司前線親事官全力偵查西夏軍隊動向,協助前方浴血奮戰的將士,也將是第三道保險。歸根結底,還是趙煦如今的實力太低,能影響的東西太少。影響圈的大小跟自身實力息息相關,而現在趙煦想要影響的事物都不在他的影響圈裏。或者可以說,都在他隻能看或者發表意見但是沒法改變的關注圈中。

  朱氏與李憲聊完正事,殿裏的氣氛都慢慢變得溫和。朱氏與李憲多年的友情並沒有因為身份地位的變化而變得淡薄。畢竟都是陪著神宗一路同甘共苦走過來的親密戰友,又同是重情重義的性情中人。

  “娘娘,殿下,童貫跟隨我多年,這孩子聰明,是個能做事的人,還請娘娘和殿下代為關照一下他。”李憲告退的時候對著朱氏和趙煦誠懇的說道。

  “李大人還請放心,童貫等人是我親自挑選來作為我貼身內侍的,他們是我的人,我自然不會虧待他們。”趙煦嚴肅的對著李憲道。

  李憲出了宮門就向著樞密院的官衙而去。雖然對西夏作戰的計劃對外一直處於保密狀態,但作為計劃中重要一環又恰好在汴京的熙河路經略使,李憲在得到神宗知會後的第二天就收到了樞密院的通知讓他參加樞密院的討論中。所以,最近幾天,李憲也基本一直待在樞密院。

  李憲進入樞密院,徑自進入樞密院院使及副使處理公務的隔間。李憲不等門外小吏通報,直接走向今日當班的王韶。

  王韶此刻很詫異,李憲從樞密院離開不足兩個時辰,怎麽又回來了。

  “王大人,下官有重要事情要與樞密院各位大人商議一下。”李憲嚴肅的向著詫異的王韶開門見山道。

  “你先說一下具體是什麽事情,如果事關重大,我會請文大人出麵召集樞密院其他副使一同商議解決。”王韶放下手中的筆和文書對著李憲鄭重道。

  “下官最近一直在仔細思考之前官家和各位大人製訂的作戰計劃,確實感覺未有什麽疏漏。但今日進宮前下官突然想到,萬一西夏的內戰沒有我們預料中那般嚴重,或者說西夏爭對我大宋軍隊製訂一係列鋌而走險的戰略計劃的話,這場必勝的戰爭豈不是多了很多變數。”李憲將來時早已打好的腹稿娓娓道來。

  “李大人,請你詳細說一下你的想法”。王韶一聽此言,臉色立刻一變,作為一代名將,自然能想到如果真是這般的話真的可能出現的非常嚴重的後果。

  “我五路大軍,先取靈州、夏州,然後集中全力進攻夏都城。首先,五路大軍取得的戰果肯定會有差異,如何確保五路指揮使之間不會出現搶功等問題?涇原副總管劉昌祚率領的大軍也交由高遵裕指揮,如果劉昌祚取得勝利而高遵裕不想讓劉昌祚獨成大功從而貽誤戰機怎麽辦?或者因為劉昌祚與高遵裕之間的鬥爭影響全局怎麽辦?此為其一。”李憲嚴肅道。

  “其二,若西夏堅壁清野、任由我軍深入,斷我軍餉運怎麽辦?我軍孤軍深入,萬一糧餉被斷,然後西夏軍據城固守,我軍必將慘敗。”李憲兩眼通紅越說越是激動,仿佛已經見到大宋將士屍橫遍野的場景。

  “其三,靈州城靠近黃河,城內地勢高,城外地勢低窪,我軍若久攻不克,西夏軍決放黃河水淹灌我軍營壘,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我軍有多少將士會被凍溺而死?”李憲想到此處,不禁越是感覺這種情況發生的概率極高。

  王韶聽著李憲的分析,越聽越是感覺頭皮發麻。作為一代名將的王韶對戰爭的感悟自然非是常人可比,被李憲這麽一提示,王韶頓時感覺自己等人之前製訂的計劃有太多可以修正的地方。

  “來人,給本官立刻去請文大人,同時召集樞密院其他副使,就說本官有要事需要立刻與他們相商。”王韶沉吟半刻突然走到門外喊道。

  “是,小的立刻前去通知”,隻見剛剛門外的幾個小吏領命後急忙向外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