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鬱洲島
作者:疙瘩      更新:2021-11-10 11:43      字數:2139
  這個情況荀攸已經專門試驗過了,所以現在也認同李琛說他們腳下的這片大地乃是一個球的結論。

  但是郭嘉還沒有驗證過,今天看過了之後,這才承認李琛所說的有道理,但是他還是開口問道:“那麽敢問主公,這大海極遠之處,又是什麽?這大海可有窮盡?”

  李琛遠眺著海麵,想了一下之後點頭道:“如果我們腳下的大地還有大海都在一個球上的話,那麽我們生活的這個球,肯定不單單隻有我們這一片土地,我想大海盡頭,肯定還會有土地,隻是應該在很遠很遠的地方!以目前我們的能力,恐怕尚不能輕易抵達!故此也就沒人知道,在這片大海的盡頭有什麽!這就需要後世一代代的人去探索才行!

  但是我堅信這大海也有窮盡,大海之中,一定還有其它陸地!也有其他文明!就如同在極西之地,有一個同樣強大的大秦一般,這個世上,一定還有其它璀璨的文明存在!

  司馬遷的史記.孝武本紀之中記載,說其北治大池,漸台高二十餘丈,名曰泰液池,中有蓬萊、方丈、瀛洲、壺梁,象海中神山龜魚之屬。

  但是卻從未有人真正見過,我想有朝一日,我們的子孫後代,肯定會越過這片大海,去探索大海之中那些未知之地!

  不過眼下我們還顧不上去探索這大海深處有什麽,眼下我們要先匡扶漢室,撥亂反正!還大漢子民一個朗朗乾坤!

  唯有天下大定之後,我們才有可能分出精力去探索這大海另一端到底有什麽!但是我相信,這大海深處,一定會隱藏著很多富庶之地,這天下也不僅僅隻有我們腳下這一片土地!”

  眾人聽罷之後,不由得都有些心馳神往,但是最終也都不得不收回心神,把心思拉回到現實之中。

  李琛帶著眾人,在當地官員的陪同之下,巡視了這一帶沿海的鹽民們煮鹽的過程,讓手下這幫內地的土老帽們,親眼見識了見識鹽民們是如何將粗鹽從海水之中煎煮出來的過程。

  李琛捏了一點剛剛煮成的粗鹽,放在嘴裏嚐了嚐,然後吐掉,又讓眾人也都嚐了嚐,大家現在吃細鹽習慣了,猛地一嚐這粗鹽,都感覺粗鹽雖然很鹹,但是卻帶著一絲苦澀的味道,於是紛紛趕緊吐掉。

  “嗬嗬!這些海鹽,眼下不過隻是一些粗鹽罷了!之前你們吃的基本上都是這種粗鹽,那時候也不覺得這些粗鹽味道苦澀!

  但是這幾年來,你們所用之鹽,皆乃是我們李家用的新法所製的精鹽,所以味道比起這些粗鹽自然好了許多!

  現在再嚐一下這些粗鹽,所以就覺得這些粗鹽味道不好了!這就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的道理!”李琛頗有些得意的對手下們說道。

  眾人又是一番感慨,他們想不通李琛怎麽懂得這麽多,居然連如何製取精鹽都知道,而且李琛說的這句“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更是讓人覺得真是至理名言。

  李琛沿著海岸巡視了好多天的時間,起初大家並沒有看出來李琛為何要在這裏盤亙這麽長時間,僅僅隻是看看當地的製鹽業,用得著花費這麽長時間嗎?

  但是幾天過後,他們才發現李琛實際上是在沿著海岸線查看地形,終於幾天之後,李琛停在了一大片海邊的灘塗上,環視了一遍周邊的地形之後,李琛點頭道:“就這裏吧!我看這裏的地形比較合適!”

  而他們所在的這個地方,乃是東海郡朐縣境內偏南方向的一個叫伊盧鄉的地方,此地曾經是項羽麾下大將鍾離昧的故鄉所在。

  在朐縣的海上,距離岸邊不遠之處有一個大島,名曰鬱洲,此島麵積很大,周長數百裏之多,和陸上相隔最近處十餘裏,島上有山,因為相傳齊相田橫當初在這座島上生活過,所以也被稱之為田橫島。

  而這座鬱洲島的位置,就在後世的連雲港,因為千百年的海漲沙淤,最終和大陸連成了一片,成為了一體,鬱洲島也就消失在了曆史之中。

  但是這座島和陸地連成一片是很晚以後的事情,現在還孤懸在海上,距離海岸線還有相當一段距離。

  李琛巡視到了伊盧鄉之後,在海邊遠眺遠處的那座鬱洲島,停了下來,用馬鞭指著海上遠處的鬱洲島對眾人說道:“就這裏吧!準備船隻,我要登島巡視!”

  當地的朐縣縣令這些天一直都陪同著李琛,這個縣令是李琛剛剛撤換掉之前的縣令,新換上的手下,他也沒想到李琛會突然間前來朐縣巡視,並且會提出要巡視海上的鬱洲島。

  當李琛提出要登島之後,他才慌忙派人趕緊去找船,但是這個時代航海業還很不發達,雖然江河之上已經可以建造大型的樓船了,可是海上的船隻卻並不大,主要都是在岸邊捕魚用的小型的舢板或者小漁船。

  眾人看著波濤滾滾的大海,跟著李琛的手下們都有點發怵,畢竟他們大多都是中原人,在江河上乘船的時候,尚會覺得提心吊膽的,現在李琛要坐船出海,那就更讓他們覺得危險了。

  於是眾人紛紛勸說李琛不要如此冒險,一旦要是在海上出點差池的話,這可如何是好!

  但是李琛卻笑道:“不過隻是乘船出海前往鬱洲島而已,又不是真正的下海!區區十餘裏難道就把我李琛給嚇住了嗎?無妨!以我的水性,即便是真的落水,這區區十餘裏水麵又能奈我何?

  如果誰不敢陪我乘船出海的話,那麽就且留在這岸上等我回來便是!”

  但是朐縣縣令卻還是對李琛進言道:“啟稟主公,這鬱洲島麵積甚大,島上據傳藏有不少海寇,雖然歸本縣所轄,但是這麽多年來,縣裏因為並無水師,故此始終未能將島上的海寇肅清!

  相傳島上的海寇盛時多達數千之眾,他們嘯聚於海上,以鬱洲島為落腳之地,時常乘船沿著海岸洗掠地方!

  主上豈能以身犯險,還望主上三思,如果真的想要登島的話,也需要先遣一支兵馬,集結船隻登島將島上的海寇肅清之後,主上再登島巡視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