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達成共識
作者:wling      更新:2021-03-31 23:31      字數:2205
  “是啊,有什麽可堅持的呢!”趙大自己無數次問過自己這些問題。兵敗之後的逃難是一種折磨,趙大看不到任何方向,與兵敗更難以讓他接受的是心死。皇甫嵩在冀州打完最後一場大仗後就臨時擔任冀州牧,雖然隻任職了不足一年,但在任期間對於黃巾殘黨可謂心狠手辣,那座坐落於曲陽外的京觀現在仍然昭示著他的功勳,隻是此地視線所及幾無人煙。

  流落到黑山是無奈之舉,遇到熟人也確實是意外之喜,這個問題當時趙大沒給出答案,因為他心裏本身就沒有答案。可這次不同,他早已堅定了要走的路。

  “你安排的一切都是為了單獨和我談這件事,你知道我會親自帶兵來,但是這件事本就不該由你我二人決定。你到底是發現了什麽,才這麽著急改變?”趙大問了這句話。

  “劉虞被殺了。”

  “我知曉!”

  “連我這個匹夫都知道劉虞對幽州的重要性,就算袁紹拿了幽州也要以禮相待,可公孫瓚居然動手了。現在幽州各郡都在密謀著反抗公孫瓚,袁紹的謀士已經不止一次往幽州遊說。”張燕氣憤之急,幹咳了幾聲。

  “這與我們並沒有太大關係。”趙大說。

  “可公孫瓚敗了之後呢?接下來是誰?不要以為你們打贏了一次袁紹,就能打贏下一次。你們不是要擴張嗎?我拱手讓出你卻還瞻前顧後。”張燕越說越氣。

  趙大卻不在乎那憤怒的樣子:“那你隨我來天河山吧!”這句話卻讓張燕噤聲。

  “我想了很久,才明白你為何單獨見我,無非是不想和那小子打交道。可現在你就算想去打交道,他也不會同意,他正安心等著他那兩個未出世的娃娃!”趙大說著說著便笑了起來。

  張燕一臉不解:“他真的值得你死心去維護?他又不是張角親子。”

  “你是沒和他相處過。他的平日最多的表情是厭煩,仿佛做所有的事都很麻煩。一談正事就哭喪著臉,但一往別的地方去,像是玩物,吃食,樂器,他就很來精神。”

  “這不是一個紈絝嗎?”張燕隨口問道。

  “是啊,不僅是一個紈絝,還是一個草菅人命,隻顧自己的紈絝。但他確實是一個有用的紈絝。或許隻有他這種人,才會視所有人都平等吧!”

  看著張燕不解的樣子,趙大才侃侃而談:“我在上山之後,年年為了糧草奔波,在求了所有可求的人之後,才知道了一件東西,神農令。天師能得到那麽多人的相助,這件器物功不可沒。而我借糧,那些曾經幫助過黃巾的世家要我拿出那件東西時,我才想到了他。那時他尚小且四處躲避官軍追捕,但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於在河南之地找到了他。”

  “那時他還是一個小孩子,但是在村民裏已經很有名,除了能幫忙打造農具外,還能給人看病抓藥。我想過無數次擄掠,搶奪手段,但是在到動手時看到他赤膊耕作的樣子,還是動容了,他終究還是一個孩子。想著等他長大,奉他為主。”趙大講故事很簡單,一句一頓。

  “然後他就去了鄴城,那時我親自帶人保護著他,兩個小人兒打扮地極為老成,我看著他們去了劉府,看著他們開了店,我也去他店裏吃過飯,很不錯,反應就和你第一次吃到我們待客的宴一樣。我看著有人去那裏鬧事,我看著他們搬入了劉府。然後我才亮出身份,討要神農令。”

  “所以你五年前離開數月便是忙著這件事。”張燕插了一嘴。

  趙大點點頭:“五年時間轉眼一瞬而過。但是我卻覺得這是我過的最充實的一年。用那小子的話說就是明確了自己的目標且為之不懈地努力著。而最早的那個問題‘我還在堅持什麽?’已經不需要答案了,我本來便是一個執拗的人。”

  “所以你是讓我降他嗎?”張燕苦笑著問。

  趙大也笑著說:“不然我講這麽大段故事做什麽?”

  “也罷!”張燕還是做出了決定,仿佛一瞬間老了十歲。

  “警衛員!”趙大扭頭喊了一聲,警衛早就從包中拿出了紙筆放在了兩人的桌案上。趙大正要書寫,便聽到張燕說道:“我有一不情之請,我已經殺了這麽多,他再來之時,莫要再大開殺戒。”

  “我代他應下了。”趙大簡要地寫了幾句話,然後讓身後兩人看了看大致無錯後,交給楊堃,讓他安排人送信回去。

  看到楊堃走出大門,趙大才對著張燕說:“這下你可以說你真正的目的了。”

  張燕和趙大並肩站在一起:“我和你不一樣,我想要的隻是給這些弟兄一個交代,所以我向漢帝乞降,接受了平難中郎將的冊封。‘平難中郎將,好大的名頭’‘平難,平的是誰的難’‘哈哈’我至今耳邊還有那些士人的聲音。但我不在意,我以為我之後便是漢臣,所以我拚命去做,為了混入那個圈子。白波叛亂的時候我也派人去,董卓專權的時候我也派人去。可我永遠忘不了袁紹那句‘漢室何須賊人匡扶’!”

  對於張燕的話趙大吐槽道:“我已經聽你講過不止一次了,而且,那時候我也是當事者。”

  “你難道不能允許一個比你大十歲的中年人去發發牢騷嗎?”張燕說。

  與五台山的和諧不同,天河山裏,在那封信到來之後,引發了很大的震動,但隻在高層,那個工作狂劉言錫讓滿倉主持高層會議,自己親自回家將這個消息告知了那兩個養生的人。

  劉公和王零的反應都一樣,沉默,或者說默許。但王零說的更多一點,此地的行政製度還在初始階段,還在試運行。以前的一言堂是不可取的,這也是趙大說他不能一個人決定的原因。兩人已經離開那個位子,就算有影響,也不能做決定,而隻能提建議。

  劉言錫急忙回去了參加了那個頂層會議,連續商談了兩日才得出了一個擱置的結論。因為此時山裏的各種部門正在高速運轉,如果突然轉向的話,很難有好的結果,而且對麵是一個人口高大數十萬的巨獸,此事所需承擔的風險很高,而且各種威脅無處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