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秦人?
作者:wling      更新:2021-03-31 23:31      字數:2373
  暫時的停戰對雙方來說對算是一次緩和,滿倉表麵的鎮定並不能掩飾其真實的慌亂,袁紹的點頭讓他大大鬆了一口氣,這兩日他也算見慣了生死,不管是與他一同入學的校尉還是素未謀麵的士卒,那些臨死之時的表情都一一留在了他的心裏,若不是身後還有這兩年熟識的人,他恐怕早已逃離。

  鬆開握緊的拳頭,滿倉的掌心中全是汗水,回到關隘之上,攻城的趨勢還未消減,將袁紹給的旗子升了起來,顏良見狀才撤軍。

  在詢問了其他人之後,滿倉方知王零又去後營。臨時的醫帳外,有一匹暗紅色的馬,比較奇怪的是它的頭上纏著紗布,滿倉路過的時候看了好幾眼後暗自想著“看來這就是呂布心心念念的那匹馬了”!

  剛靠近醫帳就被攔住了,因為裏麵正在簡單的止血手術。滿倉他們在外麵等了不到一刻鍾,裏麵的人才出來喚他們入內。裏麵的味道,滿倉很熟悉,在三個床鋪上躺著三個傷員,有一個已經死去了,幾個人正在將屍體往外抬,而王零正坐在邊緣處,捧著一個杯子,小口地喝著裏麵的水,外麵套著的白袍上散布著斑駁血跡。

  “老師!”滿倉走過去,拱手道。

  “商量的怎麽樣了?”王零用手拍了拍旁邊的椅子,示意他坐下。

  滿倉坐到椅子上低頭說:“暫時停戰了!袁紹提出要見劉公一麵,我拒絕了!”

  “他們認出來了,不過這不算什麽大事!至於停戰倒是好消息,抓緊時間,今夜撤回第二道關!”

  “撤?我們才守了兩日,雖然袁紹軍打上了數次城牆,但那是我們不熟悉守城戰,現在大家都習慣了,就算兩麵夾攻,此地仍可以守數日。”滿倉不解地說。

  “可那要死傷多少人!”王零還是雙手捧著水杯的樣子,沒有看滿倉那不解的視線,“我們在此地囤積的藥材已經用盡了,短短兩日,數千傷亡,若不是他們尋來,我還不知道這些醫療兵已經兩日未合眼了。”

  滿倉聽出了其中的意味,隻是默默點了點頭。

  “我早就派人去讓第二道關口的人做好接受準備了,你也該去和士兵們去做好離開的安排了,而我還有事要做。”王零看著再次抬入帳中的傷員,起身換了一件幹淨的白袍說道。

  “那外麵那匹馬?”

  “給它喂點剩飯或者豆子就行!”王零沒再管滿倉,滿倉隻好告辭,門外候著的眾人見滿倉搖了搖頭,隻好各自散去。

  而袁紹在回去後徑直來到了沮授歇息的營帳內,沮授很是吃驚,但是袁紹那憤怒的眼神下,沮授依舊隻能裝聾作啞,不一會兒,袁紹軍中的謀士便齊聚在了這並不大的帳中,袁紹遲遲沒有開口,在等著一些消息。

  營帳裏,這些謀士站位涇渭分明,往日裏與沮授親近的許攸此刻也站的離他稍遠,緊跟在袁紹身側。大概一刻鍾之後,馬蹄聲接近營帳,傳令兵到了。

  “主公,我們西側,北側,敵軍都往後撤了數裏,東側的千人,進到了關隘之中。沿路返回的人和顏將軍部重新聯係上了,之前報急的糧草也並未缺失。”

  “退下吧!”袁紹說。

  之後賬內的謀士們都在自己思索著新來的情報。

  “雙方暫時停戰了,看來那小子倒是信守承諾!”許攸在袁紹眼神的示意下首先開口。

  “敢問主公為何要同意停戰,我軍隻需兩麵夾擊,盡早攻下關隘才好!”郭圖不解地說。

  但是誰不知道攻下關隘的重要性,對於這個同僚,沮授也是無力吐槽。情報中三側已對此軍成包夾之勢,正是由於孤軍深入,而他們停戰最大可能是因為他們無法吃掉這萬人。

  袁紹說:“你該到前線去看一看,兩側的敵軍對我方隻圍不攻,我軍略一鬆懈或調兵往他出,對方就會上前騷擾。而正麵戰場上,兩個時辰,我軍五千餘人對對方的攻勢竟然隻往前推進了不到二裏。”

  “對方陣容嚴整,退而不潰,節節抵抗。可見領兵者的才能!”許攸解釋給眾人。

  “你是說那個弱冠的少年!確實有為將的風度,但是一個他我還不放在眼裏。為何此窮山僻壤之處能出如此少年!”袁紹自顧自地說。

  “但我見了一人,潘鳳!至今日此,吾曾兩次感覺命危。一次是在洛陽,董賊欲對我動手之時,第二次是在四年前與韓馥的宴會之上!我覺得韓馥此人不配擁有此等戰將,不配擁有諸位才俊,更不配擁有冀州!所以吾取之,但令我意外的是,討董之時,潘鳳輸給了華雄,身首異處。我在感到惋惜的同時,高看了天下英雄!但今日,潘鳳還是那個潘鳳,可與呂布交手數百招至兩人無力!”

  說至此,田豐和沮授對視了一眼,別人不知道尚可,但與劉惠為同僚之時,自然知道潘鳳是受劉惠推薦,若是潘鳳仍活著,再加上之前石碑之上的字跡,沮授隻能認為劉公仍舊活著。

  袁紹看著沮授的表情變化說道:“從那小將的口中,可以猜測劉公尚未故去!”

  感受到袁紹的視線,沮授苦笑著說:“主公,吾等未曾與其有過聯係,昔年病重之時,我等前去探望,劉公已有死誌,吾等以為他將鬱鬱而終!所以劉家轉移家產時,隻當其已故去,秘不發喪而已!”

  田豐也解釋說:“確是如此!但我等與劉公同僚之時,行事亦中規中矩,軍旅之中尚未有如此變革!可見此山中尚有能人。”

  袁紹被田豐點醒,確實,就算背後是劉公,但這些新奇的事物不太可能是年過六旬的人所能整出來的,而且常年居住在鄴城,就算對自己不滿,也不會因此對鄴城民眾做什麽。那究竟是誰聯係了魏郡的叛軍,來奪了鄴城呢?

  “莫非是秦人?”郭圖懷疑地問。

  雖然大家心裏對此的第一個印象是荒謬,四百年的大漢社稷,最底層的民眾早就忘了當年那個不可一世的帝國,隻有世家的書籍裏還殘存著當年的描述。但是如今也隻有這個解釋了,連袁紹都在思忖著這種可能性!

  從這句話開始,本來是對劉公的討論,轉換成對秦帝國的討論,大家各自說出自己所讀書中的描述,所以一道普通的問題,變成了一個論證題。他們不斷地論證從敵軍繳獲的物品和書中的描述的相似,最終得出了一個令人哭笑不得的答案,確實有秦人相助。

  但當次日,袁紹一方信心十足地想要與他們心中的“秦軍”交戰之時,王零他們早就撤離了,留下了一座空空的關隘,和一塊木板,上麵寫著:“勸君東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