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居庸
作者:輕風化雨      更新:2020-03-31 10:02      字數:2288
  徐州,糜府。

  糜竺看完高密送來的信,隨手遞給旁邊的青年文士,說道:“孔融忌憚麴義,元龍以為如何?”

  文士名叫陳登,表字元龍,沛相陳珪之子,時年二十七歲,舉孝廉,先任東陽縣長,政績卓著,今被陶謙提拔為典農校尉,與糜竺交厚!

  陳登看完信,不屑道:“孔融空有賢名,卻隻知高談闊論,不通軍政,腐儒也!

  以麴義之才,所謀者必以州論,焉會為一小小北海而再汙其名耶?此次孔文舉實屬小人之心也!

  如不出所料,年後數月,公孫瓚定勝劉虞,彼時公孫瓚必遣田楷攻北海,那時孔融方悔今日之所為也!

  至於麴義,能否成事,那時吾等一觀便知!”

  糜竺聽完陳登的分析,深以為然,想起一事問道:“此前麴義派人與吾聯絡,言允購糧,不知其可曾察覺否?”

  陳登笑道:“察覺與否又有何不同耶?無礙,子仲隻需按吾先前之言行事即可!”

  “嗯,如此甚好!”

  ……

  陳府,陳登恭敬的對一老者說道:“父親,那孔融對麴義心生忌憚,準備減少糧草供給!”

  陳珪跪坐榻上,神情不變,回道:“此乃必然,臥榻之側,豈容他人安睡?不足為奇也!

  今天下大亂,陶府君雖宅心仁厚,然年事已高,恐難久持,徐州富庶,又為四戰之地,若要安穩,必梟雄之主方可據之!

  麴義雖近來表現不俗,然吾兒亦不能把所有希望皆寄托於此人,吾聞平原劉備,素來仁義,可派人暗中觀察,以作考量!

  吾兒切記,吾等世家最忌孤注一擲,要分而為之,方可保宗族不滅也!”

  陳登聽完肅然回道:“兒謹記!”

  ……

  時光飛逝,冬去春來,轉眼以至初平三年。

  之初,麴義聽從成公英建議,在高密招兵,將總兵數刨除先登營後,湊足萬人。

  又升太史慈為軍司馬,輔助張郃,牽招與徐盛仍為騎都尉,每日操練士兵,進步神速!

  至於先登營,依然湊足八百人,並調王雙入先登營,皆聽命於麴義。

  管亥依然沒有任何職務,每日扛著大刀,與麴演一同跟在麴義身後,盡職盡責,神情愈發自信!

  北海方麵,果如崔林所料,未出兩月,北海每次所送糧食便隻有三日之量,甚至更少。

  麴義又新增近兩千士兵,而孔融隻假裝不知,每次送糧數量依然按之前人數計算。

  不過好在麴義和糜竺接洽順利,用從曆城搶來的金銀,暗中購買糧草,且價格極低,因此暫時無憂。

  因為與糜竺合作,麴義還知道一件事,原來高密彭家居然是糜家的下線,負責糜家在高密及周邊的生意,當然是在暗處,這件事孔融並不知情。

  而麴義和糜家的交易,也都是通過彭家在進行,先由糜家將糧交給彭家,再由彭家轉交給麴義,人不知,鬼不覺!

  麴義時常感慨,孔融視彭璆為心腹,卻不想彭璆乃是糜家的細作,若是將來糜家要對付孔融,隻一彭璆足以!

  這也給麴義提供一個思路,將來若自己實力允許,定然要成立一個秘密部門,專門負責在各個勢力中安插奸細,刺探情報,或者暗中行刺。

  府中,麴義憑窗而立,暗中思考。

  麴義記得正是這一年,王允與呂布合謀,謀殺了賊臣董卓,董賊手下四分五裂,最後李傕郭汜聽從賈詡建議,合兵一處,攻打長安,逼死王允,劫持獻帝,至此,漢室之威幾蕩然無存。

  亂勢將成,自己也要抓緊才是!

  想到此處,麴義默然長歎。

  恰巧成公英進來,聽到麴義歎息,行禮道:“將軍何故歎息耶?”

  麴義見到成公英,微微一笑,這些還未發生的事,是無法和別人說的,遂道:“行至窗前,忽見枝頭抽青,方知春來,憶起吾初走之時,漫天雪色,天寒地凍,故慨歎之!”

  成公英看著窗外空蕩蕩的院子,微微一笑,說道:“將軍好雅興!”

  麴義知道成公英在取笑自己,不以為意,笑問道:“兄何來?”

  麴義與成公英情同手足,在人前皆呼為軍師,私下便稱呼為兄!

  成公英聽完收起笑容說道:“斥候報,當初袁紹引兵回救鄴城,而於毒早已棄城而去。

  賊寇陶升,心存善念,暗中將袁紹及眾人家眷藏於斥丘,故而無恙,袁紹至斥丘,感激陶升之恩,封其為建義中郎將。

  袁紹深恨於毒等眾,率大軍入鹿腸山,並於蒼岩穀口大敗於毒,斬首萬級。

  又一路斬殺劉石,青牛角等賊眾,俘虜數萬,收獲頗豐。

  若非黑山賊張燕引兵馳援,擋住袁紹兵勢,於毒等賊寇恐被全殲也!”

  麴義聽完先與成公英落座,隨即心中想道:“這一次於毒攻打鄴城,與曆史記載差不多,結局也基本一致,同樣是由賊寇陶升將袁紹等人的家眷藏起來,暴怒的袁紹領兵追殺黑山賊,最後與張燕對峙,糧斷而回。”

  麴義想完說道:“袁紹經此一事,元氣大傷,暫不會對吾等構成威脅,唯需提防公孫瓚可也!”

  成公英點頭同意,回道:“據聞田楷進來糧草調動頻繁,士兵日夜操練,估計離出兵之日不遠也!”

  麴義聽完忽然笑了,問道:“若是田楷突然發兵,不知孔文舉會做何感想耶?”

  成公英亦笑,神情輕鬆道:“公孫瓚對北海覬覦久矣,此次若能戰勝劉虞,信心倍增,定然以討伐將軍之名,順勢攻取北海!

  以孔融之實力,焉能抵擋田楷大軍?

  必派人聯合將軍,以為臂助,到那時將軍便以缺糧為由,暫不發兵,討要糧草並一應輜重,孔融定然如數允之也!”

  麴義聽完成公英的話撫掌大笑,道:“彼時,欠吾之糧,定要倍而討也!”

  ……

  居庸縣,劉虞站在城頭看著緩緩退去的公孫瓚士卒,心中感慨。

  年前自己親率十萬大軍討伐公孫瓚,本以為十拿九穩,不想卻被公孫瓚區區三萬人,殺得節節敗退,最終於三日前退守到這個小小的居庸縣。

  劉虞雙手撐著城牆,緩緩抬頭看天,痛苦道:“真乃天意不再吾也,難道自己愛民惜民亦有錯焉?老天何以如此不公耶?”

  話音剛落,城外號角之聲再起,公孫瓚新一輪的進攻又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