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孫乾
作者:輕風化雨      更新:2020-03-28 08:52      字數:2181
  成公英出到大廳,隻見廳內一人正襟而立,神情凝重。

  來人見到成公英出來,雖然不識身份,但依然恭敬的施禮道:“小人彭埜,見過大人!”

  成公英上下打量彭埜一番,微笑著回禮道:“在下成公英,添為麴將軍手下軍師,不敢枉稱大人!”

  彭埜聽完趕忙說道:“原來卻是軍師當麵,甚是失禮,還請勿怪!”

  成公英點點頭,明知故問道:“麴將軍正在城外軍營練兵,不便打擾,不知彭先生所來何事?”

  彭埜心知麴義不想見自己,不以為意,麵露愧色道:“說來慚愧,小人教子無方,以至犬子犯錯,本不該來,然犬子畢竟年少,性情未成,故前來求將軍開恩,容其改過,埜及全家感激不盡矣!”說完再拜。

  成公英聽完假露難色道:“汝子莫非鬧市行凶之彭升乎?”

  “正是!”

  “唉!”成公英歎息一聲道:“先生可知貴公子於鬧市傷人,麴將軍親自過問,仍拒不承認,枉自詭辯,此等行徑若不嚴懲,引眾人效仿,將軍何以再治耶?”

  彭埜聽完心中微動,並沒有再接這個話題,轉而說道:“聽聞麴將軍大敗數萬賊眾,盡收降之,將軍宅心仁厚,當為吾輩楷模,為表敬意,某願傾盡家財籌措糧草五百石,以為資軍,萬望不棄!”

  成公英聽完眼睛微眯,臉上佯怒道:“先生此言何意,莫非以為囚汝子乃為要挾乎?

  今高密雖有新降之人數萬,軍士操練亦耗糧甚巨,然麴將軍寧己食稀粥而飽眾人,未曾向他人索糧一粒,品德之高世所罕有也!

  貴公子之事乃上千百姓共睹,麴將軍焉能為區區幾百石糧草,而棄朝廷律法於不顧焉?”

  彭埜聽完成公英的話,心中慨歎,知成公英乃嫌糧少,心中無奈,假裝惶恐道:“軍師多心矣,小人實乃敬仰麴將軍高義,故自願捐糧,絕非欲攜恩圖報也!”

  說到這裏彭埜將心一橫,說道:“剛聽軍師之言,方知麴將軍不易,某心甚痛,將軍愛民如子,吾等小民又豈能坐視不理焉?

  某這便歸家變賣粗重,定為將軍籌得三千石糧草,此皆乃小人有感而發,自願而為,望軍師定然勸將軍收之,莫冷落小人之誠心也!”說完竟淚流滿麵。

  成公英聽完麵露滿意,讚道:“先生真乃仁人義士也,剛才之言,吾必如實轉達將軍,先生可放心矣!”說完用力拍了彭埜肩膀兩下。

  彭埜心情激動,拜謝而去。

  ……

  彭埜回到家中急急尋來管家,吩咐道:“務必在兩天之內,籌集三千石糧食,送到城外軍營!”

  管家聽完微微錯愕,彭家雖然殷富,但也不可能有三千石現糧在家中,若是從別處調集,別說兩天,就是四天五天也未必夠啊?

  管家不解其意,如實將情況說出。

  彭埜又何嚐不知道兩天時間不夠,但一想到臨走時成公英拍了自己肩膀兩下,心就不住的往下沉。

  這兩下看似在安撫,實則為警告!

  彭埜搖搖頭,無奈的對管家說道:“給那邊傳信,告訴他們隻要能在兩天內送來三千石糧食,吾便答應他們的條件!”

  ……

  平昌,北海與徐州的交界,此時天色已晚,牽招領著二百先登營尋得一處背風之所,紮下營寨。

  這一路上走走停停,因為鄭玄年紀偏大,速度一直提不起來,所以才走到這裏。

  這一路走來牽招對於鄭玄極為上心,可以說鞍前馬後,事必躬親,加上時不時向鄭玄請教些學識方麵的問題,鄭玄也看在樂隱公的麵上,多有指點,幾日來關係親近不少。

  其實鄭玄為人十分隨和,基本上不會嚴厲批評誰,又因精通《易》,懂占候,喜無為,諸事得過且過,可以說將全部心思都放在了鑽研經學之上。

  牽招正在安排值守,那名文士走了過來,笑道:“這一路多得子經費心,吾與家師方能如此順利!”

  牽招見到文士趕忙回禮,說道:“孫先生抬愛,鄭公世之大儒,招甚敬之,更兼麴將軍臨行前再三囑托,焉敢大意耶?”

  原來這名文士姓孫名乾,字公祐,北海郡人,師從鄭玄多年,一直未曾出仕,鄭玄一直有意將其舉薦給陶謙,故答應其陪伴至徐州。

  孫乾聽完若有所思的問道:“素聞麴將軍勇武,曾以數百之眾大敗公孫瓚數萬,似此良將本應視為瑰寶,何以卻不被袁紹所容耶?”

  孫乾自打那日見得麴義後,便對其頗感興趣,認為麴義並不像傳說中那麽不堪,尤其是那句“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更是讓孫乾欣賞。

  雖然孫乾也是讀書人,但正因如此才更加理解這句話,讀書可以使人明理,但也可以使人變得奸滑而沒有立場,正所謂“智開則心活”正是此理,這一點也得到了鄭玄的讚同。

  牽招正愁沒有機會吹捧麴義,不想孫乾卻主動來問,心中暗喜!

  通過幾天的接觸,牽招對於孫乾很是滿意,孫乾不僅學識不俗,雍容風儀,為人更是有禮有節,多得鄭玄稱讚,如今麴義正在起步之初,若能招得孫乾追隨,可謂大善!

  “唉!”一念至此牽招先假意歎息一聲,之後緩緩說道:“世人皆認為袁紹世之英豪,麴將軍乃叛主之人,但真如此乎?

  吾事袁紹數年,不說朝夕相隨卻也未離左右,此因如此方知其心胸狹隘,嫉賢妒能,喜阿諛,惡直言,不辨忠奸,乃徒有虛名之輩也!

  而麴將軍雖出身涼州,卻秉性純直,勇武膽氣自不必說,單講其識人善用,擇言納諫,重情厚義,就強袁紹多矣!

  公祐可知那崔德儒曾落魄於家中,太史子義避難於遼東,管亥事身於黃巾,此三人或落魄,或從賊,然再觀今日焉?皆可獨擋一麵矣!

  兩相比較,孰是孰非,孰優孰劣,孰強孰弱,可一目了然也!”

  孫乾聽完牽招的一番長論,負手望天,歎息道:“今日方知,若非親眼所見,世間傳言多不可輕信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