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離別(盟主加更2/3)
作者:輕風化雨      更新:2020-03-23 18:49      字數:2223
  大廳中眾人分賓主坐好,太史慈同樣入列,而且被麴義讓到自己的身側,以示喜愛。

  眾人坐好,相互寒暄一番,隨後隻聽孔融說道:“若非將軍,吾等皆難坐於此,今北海有將軍坐鎮,再無憂矣!”

  說到此處孔融微微一頓,略一思索,接著說道:“北海之南有城高密,城郭雖小,足可屯軍,將軍可屯駐於此,以保北海,一應糧草無需擔心,皆足額供給,不知將軍意下如何?”

  高密麴義大概知道,位置靠近徐州,屯兵在這裏說不上好也說不上壞,不過麴義也不在意,隻要能屯兵就行,反正都是暫時的。

  麴義抱拳回道:“皆憑府君安排可也!”

  孔融見麴義同意,心滿意足,隨即笑著對太史慈說道:“久聞子義英雄,今北海尚缺兵曹掾史一名,不知子義肯屈降否?”

  兵曹掾史,原為將軍府屬吏,然郡國亦可沿用,主管兵事器械,比三百石,官屬第七品。

  太史慈聽完略一思索,抱拳回道:“謝府君抬愛,然先有揚州刺史劉繇相招,故乃還鄉,待事畢,便動身矣,故不能受!”

  孔融見太史慈重諾更加滿意,點頭道:“信義為先,大善!”說完命人取來金帛以贈其母,慈拒而不受。

  而麴義在一旁聽完心裏瞬間冰冷,暗暗沮喪,自己終究還是晚了一步。

  這時一名士卒進來,稟報道:“報府君,城外賊寇盡已投降!”

  孔融聽完眉頭微微皺起,幾萬名俘虜可不是小事,一旦處置不好很容易再次引出事端。

  此時孔融忽然有些埋怨起麴義,這些賊寇直接殺散便可,何必派管亥去勸降呢?

  枉添麻煩爾!

  然事已至此再想驅趕已經不妥,先不說這數萬人會不會再次亂起,就是傳出去也有傷賢名。

  賢士不僅要學識好,人品也要出眾!

  可是若真把這幾萬人留下來問題也很大,不說別的,就是這每月糧草的消耗就是一筆天文數字,再加上現在正是寒冬,肯定還要考慮住的問題,孔融感覺自己的腦袋有些疼。

  主簿王脩看出孔融為難,眼睛轉了轉,開口說道:“府君可先於城外紮下營寨,將俘虜安頓其中,再施以米粥,穩其心,之後再行商議可也!”

  麴義聽完暗暗搖頭,王脩剛才的話看似是在替孔融出主意,可細細一想卻是在敷衍,如不出所料,待自己走後,這些俘虜的命運一定不會太好。

  孔融明白王脩話中有暫時敷衍的意思,想了想若有所指道:“此事便交於叔治全權處理,無需請示!”

  麴義聽完心中冷笑:“好一句無需請示,無責矣!”

  “諾!”王脩會意起身離去。

  北海大勝,孔融第一時間上書報捷,並於當晚在城內大設宴席慶功。

  席間,麴義端著酒杯不由得心生感慨,當初界橋大勝,袁紹也是設宴慶功,結果自己貪杯誤事,言語狂傲,這才加速了袁紹殺自己的決心。

  麴義想罷默默將酒杯放下,至此整晚,無論誰來敬酒皆以白水代替。

  第二日清晨,城門外十裏。

  麴義拉著太史慈的手,感慨道:“雖與子義相處日短,倍感親切,猶恨不能長久也,今日一別,不知何年重逢,吾心甚痛!”說完用衣袖揉了幾下眼睛,直到感覺差不多紅了方才住手。

  太史慈神情激動,亦哽咽道:“慈何德何能竟得將軍看重,至幸也,望將軍保重,相逢有日!”

  其實太史慈又如何看不出麴義一直在拉攏自己,可是他前些日子已經決定去投劉繇,正因為如此他才從遼東回來向母親告別,並碰到北海的事。

  “唉!”見太史慈依舊沒有改變心意,麴義重重歎息一聲,從旁邊牽招的手中接過兩杯酒,遞與太史慈一杯,之後舉杯說道:“無以為贈,薄酒一杯,聊表心意,以敬之!”說完當先飲下。

  太史慈知道昨夜麴義滴酒未沾,不想今日主動相敬,心中感慨,亦不多言,同樣一飲而盡!

  二人四目相對,皆不言語,須臾,同時大笑!

  ……

  看著太史慈離去的背影,麴義滿心不舍,漸漸眼睛微紅,這次是真的紅了!

  “出發!”麴義說完緩緩向高密而去,而在他的身後,赫然跟著數萬俘虜。

  這數萬俘虜是麴義昨夜向孔融討要過來的,孔融當時聽到麴義想接手這些俘虜,喜出忘外,沒有任何猶豫直接表示同意,並大方的表示一定盡力籌措糧草,施以援助。

  當管亥知道麴義主動收留這些俘虜後,更加感激的不行,心裏暗暗發誓,此生必誓死追隨。

  而麴義心裏的真實想法,卻並不是什麽善心大發,他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兵源。

  亂世有一個殘忍的生存法則,那就是強者生,弱者死,亙古不變。

  管亥手下這三四萬人,雖然其中大部分是老幼,但是中間那一部分精壯才是真正吸引麴義的地方。

  黃巾起義已有數年,數年來這些人跟著管亥四處遊走,吃不飽穿不暖不說,還經曆了無數次戰爭的考驗,能活到現在的,必須承認他們有過人之處。

  而且老不代表病,幼不代表弱,病弱之人絕活不到現在。

  還有一點,也是麴義的低氣所在,那就是剛剛在曆城搶的糧食,這些糧食雖然不多,但加上孔融的供給,麴義有信心在這個冬天不餓死一人。

  當然,光餓不死還不行,必須得想辦法吃飽吃好,這樣才能練強兵,所以麴義要走的路還很長。

  ……

  黃縣,太史慈的老家。

  自打數日前歸來,太史慈便一直心事重重,也不說話總是獨自坐在屋內發呆,偶爾長籲短歎。

  太史慈的母親進來看到太史慈的樣子,不解道:“吾兒似有心事?”

  太史慈見到母親進來,趕忙起身相扶坐下,又恭恭敬敬施了一禮,這才回道:“之前本已決定投奔劉繇,不想北海一行結識麴義將軍,麴將軍不但治軍嚴謹,仁義無雙,對孩兒更是推崇備至,言語中數有相招之意,因此躊躇,難以決斷!”

  慈母聽後欣然一笑,用手一敲太史慈的額頭,說道:“真乃癡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