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有賢來投
作者:輕風化雨      更新:2022-04-09 16:23      字數:2118
  麴義府邸,一隻喜鵲落在院中樹梢,嘰嘰喳喳,歡快的叫個不停。

  麴義回到府中,親寫書信一封遞與管亥,囑咐其事可為則為之,不可為當速回, 諸事小心,自己保重!

  管亥稱謝離去。

  麴義又命人將成公英和崔林尋來,準備和二人探討一下心中的想法。

  之前在大街上,麴義腦海中浮現出許多曆史片段,以及許許多多的名字,比如許褚擒何儀,典韋戰虎癡。

  但這些事情麴義沒有辦法明說, 因為解釋不通, 所以隻能挑一些容易通過預測,或者好解釋的事情來說。

  此時隻聽麴義說道:“漢室傾頹,與巾賊謀反不無關係,昔張角謀反,牽連數州,猶如蝗蟲過境,民不聊生。

  雖過數年,諸多州郡依然有巾賊為禍,侵州占縣,百姓苦不堪言。

  然事有兩極,巾賊亦為大漢子民,其中多有挾裹從賊或想棄暗投明者,不可一概而論。

  吾欲擇優而收之,一來可消弱賊眾而壯大吾軍,二來減少百姓困苦,朝廷喜,百姓悅,乃順天之事也, 二位意下如何?”

  崔林聽完略一沉吟道:“吾軍中多有昔日黃巾, 能征善戰,可謂精銳。

  管亥自北海歸降,兢業本分,屢立奇功,有良將之資,可見黃巾亦非皆烏合之眾者。

  然畢竟魚龍混雜,良莠不齊,實難辨別,更兼道路阻隔,音信難通,恐招降不易!”

  成公英一直坐在那裏思考,對麴義問道:“將軍忽提起此事,莫非與吾早上之言有關耶?”

  麴義點頭回道:“兄長走後,吾與管亥交談一番,其與何儀何曼有舊,可往說之。

  吾以命其前去招降,若成功最好, 若不成讓其知曉曹操可能出兵之事, 早作準備,亦可給曹操添些麻煩, 何樂而不為也!”

  成公英聽完轉頭看向崔林,一臉含笑道:“照此發展,吾二人可歇息矣!”說完與崔林一同撫掌而笑。

  三人正其樂融融,門外麴演走入,稟道:“曹將軍,門外一文士求見!”

  麴義問道:“來者可通姓名?”

  “未曾,其言見過將軍,自然知曉!”

  麴義心中好奇,對成公英和崔林說道:“此人卻是有趣!”說罷命麴演將其請來相見。

  不一時,一名文士在麴演的帶領下走進大廳,正是在城門處問路之人。

  麴義上下打量來人一番,隻見此人年約二十七八,麵容清瘦,雖風塵仆仆,卻精神奕奕。

  文士進得廳中,見麴義坐於主位,當即躬身拜道:“在下河內楊俊,見過麴將軍!”

  楊俊?

  麴義腦中一片空白,印象中自己並沒有聽過這個名字,轉頭一臉疑惑的看向旁邊的成公英和崔林。

  崔林顯然亦不知曉,倒是成公英一臉喜色,出聲問道:“可是弘農楊氏之楊季才乎?”

  楊俊見成公英說出自己來曆,轉身回禮道:“正是不才!”

  麴義見成公英麵有喜色,情知此人應該有些名氣,開口介紹道:“此乃吾軍師成公英!另一位乃主簿崔林,皆吾臂膀也!”

  楊俊聽是軍師與主簿,再次重新施禮,拜道:“見過成功軍師,崔主簿!”

  幾人相互施禮罷,麴義命座,而後問道:“不知先生所來有何事乎?”

  楊俊聽問忽雙眼泛紅,神情悲切道:“俊受業於大儒邊讓公,恩師待吾甚善,諄諄教誨,孜孜不倦。

  後因戰亂返家,領族人鄉鄰百餘戶隱居深山,與世無爭。

  今賊勢已去,重返家園,忽聞噩耗,恩師竟遭小人之手,駕鶴西去。

  可恨那曹孟德,不修德行,輕啟戰端,屠戮百姓,罪大惡極!

  吾聽聞噩耗,毅然離家投奔將軍,不圖榮華富貴,隻求鞍前馬後,略盡綿力,誅殺曹賊,以報大仇!”

  說完再忍不住,放聲痛苦!

  麴義聽完楊俊一番表述,心裏終於明白,原來楊俊是邊讓的弟子,因為曹操殺了邊讓,而自己打敗了曹操,因此前來投奔。

  麴義心裏痛快了!

  從來到這個世界開始,一直都是磕磕絆絆,手下這些人不是挖牆腳,就是經人舉薦,再或者是收編的降將。

  這還是第一次有人真正意義上主動投奔自己,雖然自己不認識,但看成公英的意思,此人應該有些本事。

  麴義見楊俊哭得悲切,趕忙出言相勸道:“季才勿要悲痛,邊公世之大儒,命喪宵小之手,此天絕吾大漢棟梁也。

  吾與曹賊,勢同水火,不死不休,待來日必重整軍馬,討伐此獠,手刃之,以慰邊公在天之靈也!”

  楊俊聽到麴義表態,急起身離案,伏地叩首道:“將軍高義,楊俊不才,此生必誓死追隨,以報將軍之大恩也!”

  麴義親自起身相扶,而後說道:“先生大才,它日必為棟梁,實吾之福也!”

  隨後命其暫時隨崔林做事,待到北海穩定下來,再另行任命。

  ……

  鄄城。

  曹操與劉備久戰不下,因軍中缺糧,無奈退兵鄄城,暫做休整。

  大廳之上,曹操看著手下一眾謀士說道:“今軍中虧糧,士兵難以飽食,劉備又據守不出,急切難勝。

  長此以往,恐士氣低落,軍心不穩,大不利也,不知諸位可有良謀,以解目前之困乎?”

  荀彧出言諫道:“連番征戰,軍士疲乏,今又缺糧,坐守於此,終非良策!

  在下以為,不若進兵陳地,使軍就食汝穎之地,此二地多黃巾餘黨,燒殺劫掠,侵州占府,必有金帛錢糧。

  似此賊寇,皆烏合之眾,搶掠百姓尚可,於吾軍而言可一戰擒之,彼時不僅缺糧之危可解,更得陳地為根基,進退有據也!”

  曹操聽罷大喜,讚荀彧道:“先生之計大善,真吾子房也!”

  ……

  眾人散去,荀彧對同行的戲誌才道:“談及穎汝之地,吾心中閃過一人,奉孝尚閑賦在家,吾二人何不薦於主公,以奉孝之才,主公定當重用!”

  戲誌才笑著回道:“汝未說之時,吾便猜出必提奉孝,果如此也!”

  荀彧亦笑道:“舉薦之事,意下如何?”

  戲誌才收斂笑容,輕聲歎息道:“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