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功虧一簣
作者:輕風化雨      更新:2020-07-09 02:16      字數:2218
  “哈哈哈哈!”

  管承看著劇縣城門大亂,放聲大笑,北海富庶,劇縣為最,若能趕在麴義到來之前將城池攻破,並將城中錢糧搬空,賭上一賭又有何不可?

  管承正笑間,忽見兩名士卒押著五花大綁的鄭益恩走來,頓時臉上笑容更盛!

  管承盯著鄭益恩,笑問道:“汝為何人,孔融手下無人乎,竟使一文士出戰,莫非汝與孔文舉有仇怨耶?”

  “呸!賊子,吾失手被擒猶死爾,汝亦早晚也!”

  管承聽完鄭益恩的話,上下打量一番,不住點頭,說道:“瞧汝文文弱弱,不想卻有些傲骨,難得,今劇縣破城在即,大勢去矣,若汝肯降,吾當重用,可細思之,莫衝動,否則悔之晚矣!”

  鄭益恩怒目而視,曰:“汝當自己何人耶?豈配吾輔佐,休要多言,殺之,剮之,絕不皺眉。”

  管承見鄭益恩如此小瞧自己,心中惱怒,咬牙說道:“汝真以為吾刀不利耶?”

  鄭益恩聽完不再回話,麵露鄙夷,仰頭而立。

  管承見此怒極而笑,喚過一名士卒,吩咐道:“抓一名敵兵,問清此人身份。”

  “諾”士卒答應一聲,快速離去。

  未過多久,那名士卒急奔而回,抱拳稟道:“報承公,此人名叫鄭益,表字益恩,乃大儒鄭玄獨子!”

  管承聽完微微有些詫異,眉頭不由自主的皺起。

  管承出生東萊,常年混跡於膠縣一帶,焉能不知鄭玄大名。

  管承雖為海賊,然卻並非不智之人,鄭益恩既為鄭玄獨子,若真殺之,恐後患無窮,哪怕是袁紹,待將來利用完自己,為奉承鄭玄博得名聲,也極有可能行過河拆橋之事。

  管承看著滿臉傲氣的鄭益恩,說道:“原來為鄭公之子,難怪也!”說完喚過一名心腹,吩咐道:“將此人押回大營看好,不得使其走逃,將來吾有大用!”

  “諾!”心腹答應一聲,領著幾名士卒將鄭益恩押回後方大營。

  管承看著被押走的鄭益恩,麵露微笑,眼神閃爍。

  劇縣城下早已亂城一團,因為百姓推擋,城門始終留有一條縫隙,急切難以關嚴,而此時賊寇已經殺來,揮舞手中長刀,砍殺一切擋在前方之人。

  王脩看著事情危機,心中大急,對著孔融說道:“賊至城門,當速以弓箭射之!”

  孔融心中亦急,聽到王脩之言,回道:“城下尚有百姓,若此時放箭,恐傷無辜也!”

  王脩大聲回道:“百姓未進城者數百人,而城中百姓數萬人,何輕何重,府君當三思也!”

  彭璆站在一邊,眼看賊寇便要入城,大聲勸道:“府君不可遲疑,否則一切休矣!”

  孔融見此心中不再糾結,大聲下令:“放箭,丟雷木滾石!”

  守城士兵早已準備多時,聽到孔融下令,當即對著城下猛射,同時將巨大的雷木滾石丟下。

  城門口擁擠的百姓,見到城上開始反擊,嚇得哭天喊地,抱頭四散,反而將後方的賊寇衝散一些。

  城門守衛抓住這難得的機會,使出全身力氣,終於將城門關嚴落栓,並用巨大粗木頂住。

  看到城門終於關嚴,孔融等人終於長鬆一口氣。

  管承站在後方看著緊緊關起來的城門,眼中閃過一絲遺憾,隨後下令撤兵。

  城門已關,若再強行攻打隻能徒增傷亡。

  孔融看著緩緩退去的賊兵,心中未有半點高興,反而極其痛心。

  王脩看著孔融,情知其因為鄭益恩被俘而難過,安慰道:“大半百姓能安全入城,皆因益恩之功也,今雖被俘,然吉人天相,必不會有事!”

  王脩不提還好,一提起此事孔融瞬間淚流滿麵,傷感道:“鄭公好心將獨子托付於吾,不想竟被賊人所俘,生死難料,叫吾今後有何麵目再見鄭公焉?”說完失聲痛哭!

  眾人見孔融大哭,急忙相勸,半晌方才平息。

  城外大營,管承坐於主位,對手下心腹道:“今日一戰,本有機會破城,然最終功虧一簣,甚為遺憾!”

  一名心腹嚷道:“若非那名酸儒領兵阻攔,吾等此時早已宴於城中,當真可惡!”

  另一位同樣讚同道:“承公當將此人梟首,以解眾人心頭之恨也!”

  管承聽眾人要殺鄭益恩,麵無表情道:“汝等可知此人身份乎?”

  眾心腹聽完麵麵相覷,皆言不知。

  管承歎息道:“此人數次忤怒於吾,早想殺之而後快,然知其身份以後,此念遂消,不複生矣!”

  眾人不解,問道:“此人年歲輕輕,究竟是何身份,竟讓承公如此忌憚耶?”

  管承見眾人皆看向自己,緩緩說道:“此人名叫鄭益,字益恩,乃大儒鄭玄鄭公獨子!”

  “嘶……!”

  眾人聽完倒吸一口冷氣,盡皆不語。

  之初黃巾動亂,北海尤甚,然諸賊知鄭玄居高密,竟不約而同繞城而過,尊敬至矣!

  鄭玄在漢末之名望,由此可見一斑!

  管承見眾人不語,開口說道:“此人目下殺之不祥,更易惹出禍端,當暫囚之,觀日後局勢如何,或殺,或放,另行再議!”

  管承於賊人之中威望甚高,既做決定,眾人亦不再多言。

  須臾,一名心腹問道:“今日大好局麵毀之一旦,吾等接下來如何行事耶?”

  今日未能攻破城池,管承心中亦大為遺憾,歎息道:“時也運也,今時運不再吾等,當慎之,隻按之前計劃圍城即可。

  另外,高密和即墨定要多派斥候打探,尤其即墨,乃吾等歸途,萬萬不可大意!”

  “諾!”

  眾心腹一齊抱拳領命!

  廣縣,徐盛經過幾次戰鬥的鍛煉,性格明顯沉穩了許多,此時正站於城上,看著劇縣方向,目露凝重。

  管承圍攻劇縣,徐盛早已知曉,並派出數波斥候往替打探,隻為了解最新動向。

  徐盛雖然心急,但卻正如孔融所講,其不敢私自領兵馳援,一來受軍規所限,二來徐盛知曉麴義與孔融早晚敵對,未免自己貿然行事而打亂麴義計劃,所以隻能靜靜等候命令。

  徐盛正暗暗心急之時,一騎快馬由遠處飛奔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