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青州牧(求訂閱)
作者:輕風化雨      更新:2020-07-09 02:16      字數:2205
  成公英看著麴義一臉好奇的樣子,笑道:“今將軍二十有五,眼看而立,雖隻有半州之地,卻也為一方諸侯,然至今未娶,大不宜也,故吾與諸公替將軍尋得一門親事,隻待將軍同意,便可上門提親!”

  “嗯……?”麴義猛然聽到成公英要為自己保媒,心跳居然不爭氣的加快了!

  而一旁的崔林,忽然記起麴義關於女子的言論,轉頭看向麴義,滿眼含笑。

  麴義見到崔林富有深意的笑容,尷尬的清了一下嗓子,一本正經道:“功不成,名不就,何來心情談論此事耶!”

  崔林聽完,臉上的笑容更盛。

  成公英見麴義推辭,回道:“成家立業,本為相輔相成之事,世間焉有不立業不許成家之論耶?

  若如此,世間早已人丁凋零,荒蕪人煙也!

  自古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此乃人倫之責,豈可背乎?

  今將軍為諸人之主,更當早日成家,多有子嗣,以聚人心!”

  待成公英說完,崔林笑著說道:“軍師所言有理,況既為軍師物色之人,定不是普通女子,必為豪門大戶,此對提升將軍名望大有裨益,望三思之!”

  “咳咳……!”麴義聽出崔林在用自己之前的話相逗,險些嗆到,穩了一下嚴肅道:“若對本將大業有所幫助,亦非不可考慮,隻不知軍師所說乃何人之女耶?”

  成公英一直在看著麴義和崔林,感覺這一晚上兩個人怪怪的,似乎私下什麽隱秘一般,聽到麴義相問,將心中疑惑放下,回道:“此事為陳元龍提出,女子乃為徐州刺史陶謙之女,名叫陶芷,及笄三年,芳齡正茂,賢良淑德,可為佳婦!

  今將軍正欲謀徐州,若聯姻事成,則更為名正言順爾!

  彼時再與鄭公贈字之事同發,定讓世人震驚,將軍聲望必一時無兩矣!”

  麴義聽是陶謙之女頗有些意動,正如成公英所說,若真娶陶謙的女兒為妻,對自己來說可謂大有裨益,但一想到陶芷的年齡,麴義便打了退堂鼓。

  《禮記·內則》曰:女子十有五年為笄,成公英說陶芷及笄三年,那麽也就是十八歲,這麽小,不是在開玩笑嗎?

  麴義當即搖頭回道:“陶謙之女甚好,然其年紀尚小,與吾不相宜也,故不能從之!”

  麴義話落,卻輪到眾人不解,孫乾拱手回道:“此女年已十八,正好年華,將軍何以言小耶?”

  “呃……!”麴義突然反應過來這是在古代,漢末時期,女子嫁人皆早,像陶芷十八歲尚待字閨中,確實已算另類。

  麴義心中暗暗思忖,娶陶芷對自己大有裨益,可先應之,待娶過之後不與其同房便是,一念至此,麴義問道:“以吾如今之身份,向陶謙提親,能同意否?”

  雖然現在麴義有些實力,但對陶謙來說並不算什麽,極有可能選擇不答應。

  成公英見麴義動心,笑道:“若在平時,陶謙未必肯應,然若曹操興兵,其迫於壓力,再有陳登糜竺在旁邊相勸,其必然應允!”

  麴義聽完心中一狠,猛地站起身來,大聲說道:“既如此,便選定吉時,派人去徐州提親!”

  眾人見麴義同意,盡皆大喜,起身拜道:“將軍英明!”

  ……

  北海,孔融聽著王脩稟報,眉頭微皺。

  近來北海接連出現賊患,初接到下邊稟報,孔融並未在意,以如今世道,偶有一二處盜賊再所難免,遂下令由各縣自行組織抓捕即可。

  誰知自打那時起,壯武,不其,夷安,甚至即墨,淳於都接連出現匪患,燒殺搶掠,禁之不得,大有向劇縣殺來之勢。

  直到此時,孔融才感覺事情有些不妙。

  孔融滿臉憂色,對下方的王脩問道:“吾至北海,廣施恩德,救濟黎民,自認勤勤勉勉,不曾有怠,何以近年如此多事耶?”

  王脩聽完心中歎息,還不是因為收留了麴義?但卻不能直說,而是勸道:“正逢亂世,自然如此,與府君無關也!”

  孔融歎息一聲,不再理論,說道:“此次匪患看似毫無關聯,卻似早有預謀,大有向劇縣而來之勢,不可不防。

  今劇縣兵力不過三千,倘若敵人突然出現,並大舉圍城,恐事不妙!”

  王脩聽完頗為不解道:“如今能派兵威脅北海之人,隻有田楷,袁譚,以及麴義,其餘皆遠,不可速達。

  然田楷袁譚皆實力大損,自身難保,莫非此事乃麴義所為乎?”

  孔融聽完微微搖頭,回道:“定然不是麴義,其人雖不足之處甚多,卻不失光明磊落,若其真想為難北海,隻需派一將領兵前來即可,絕不會行此齷蹉勾當。

  麴義野心甚大,觀其在高密所作所為,頗重名聲,不會出此下策自汙其名也!”

  王脩聽完亦覺有理,不解道:“若非麴義,北海境內有此實力之者,還有何人耶?”

  孔融並未回答,而是問道:“斥候可派出去否?”

  “以派出數波,四處搜查,至今未有發現。”

  “唉……!”孔融歎息一聲,語氣頗有些落寞,道:“若為治世,吾可使一方富足,然今為亂世,吾卻難保一方平安,可悲也!”

  王脩看著孔融,心中忽升出一股英雄暮年之感,安慰道:“些許賊人,府君不必介懷,待斥候查明下落,脩親率大軍一戰平之,還北海清平!”

  孔融聽完並沒有心情變好,反而問道:“吾欲向朝廷舉麴義為青州牧,如何?”

  王脩聽完一愣,不解道:“府君此乃何意耶?”

  孔融麵色平靜,緩緩說道:“麴義有大才,非池中之物,吾心明境,若非吾之身份,其早已揮兵城下,取而代之!

  麴義占據高密齊國,對北海成包圍之勢,今其勢小未敢妄動,一旦勢起必不再顧及,到時恐難以善終,不若吾表其為青州牧,再順勢請辭北海相,回歸朝堂,為一學士足矣!”

  王脩聽完大驚,趕忙勸道:“府君不可,當初董賊便欲借北海巾賊之手,謀害府君,今若回歸,豈不將性命枉送乎?”

  孔融剛想回話,忽見一名士兵慌慌張張的跑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