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他鄉異客
作者:輕風化雨      更新:2020-04-20 09:13      字數:2185
  成公英等人為了不暴露身份,並沒有直接動身,而是喬裝打扮混在彭家的商隊裏。

  彭家做為商人,經常有商隊往返高密和徐州之間,成公英等人混在裏麵並不會有人懷疑。

  路上成公英與孫乾並騎而行,不時交談,而管亥則領著扮為家丁的先登營分散在四周,將二人隱隱護在中間。

  二人一路閑聊,隻聽成公英說道:“如今將軍穩中有升,實力愈發強勁,然有一事卻始終不曾解決,雖目下不顯,日後恐有妨礙,影響其發展!”

  孫乾聽完會心一笑,輕聲問道:“軍師所言,莫非將軍之聲望乎?”

  成公英見孫乾一語道破,開心讚道:“公佑真乃妙人也,難怪將軍如此推崇!”

  孫乾聽到成公英誇獎,微微一笑,回道:“以軍師之才,此次出使當無需人陪,卻指名叫乾同行,必有緣由,吾思前想後,再聯想徐州,感覺唯有此事爾!”

  “哈哈哈哈!”成公英聽完孫乾解釋開懷暢笑,隨後麵容嚴肅道:“公佑曾有言,將軍欲正名望一為施恩於民,二為取信於賢。

  英左右思之,施恩於民非朝夕之功,遷延日久,暫不可為,隻能依賴賢士。

  而大賢之人頗多,然與將軍距離甚遠,並無交集,無以往依!

  而附近能擔此任者,非鄭公莫屬,故才邀公佑同至徐州,望能有所寸進!”

  孫乾聽完點頭回道:“此事乃乾本分之事爾,乾得將軍厚愛,引為心腹,無以為報,心中慚愧,恰逢有此機緣,敢不盡心耶?

  待到徐州,乾自去拜訪恩師,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定為將軍說服之!”

  成公英聽完心中高興,又略一思索,說道:“鄭公一心鑽研經學,恐不願參染俗世,若不願助之,公佑也莫要堅持,以免適得其反!”

  孫乾想到自己老師的性格,微微一笑,點頭道:“軍師放心,吾隨恩師日久,知其秉性,即便不成,亦不叫將軍有礙!”

  成公英聽完滿意點頭!

  ……

  徐州,陳府。

  陳登恭敬的站在父親陳珪麵前,說道:“彭家派人來報,言麴義派軍師成公英親來徐州,想是為商討細節而來!”

  陳珪看著陳登麵帶微笑,指點道:“吾兒想事太過膚淺,若隻為細節,何需成公英親來?”

  陳登聽完麵露不解,疑問道:“若非如此,尚有何事耶?”

  “哈哈!”陳珪見陳登不悟,笑道:“必為徐州亂而來!”

  “徐州亂?”陳登依然不懂。

  陳珪收斂笑容,麵色嚴肅道:“今徐州升平,百姓安穩,陶府君雖然老邁,若無變故,數年之內必然無恙,而麴義焉能等數年乎?”

  陳登聽到父親解釋,頓時恍然大悟,以手加額道:“卻是如此,兒愚鈍也!”

  陳珪見陳登終於明白,點頭道:“既然已做決斷,便不可三心二意,成公英有大才,與之交談當謙虛謹慎!”

  說到此處陳珪稍稍停頓,思考片刻,再次囑咐道:“隻要不傷及陶府君性命,且對家族有利,盡可允之,各處暗棋,汝皆可調用!”

  陳家乃徐州高門,累世經營,藏有暗子後手無數,有的可能一輩子也用不上,但一經啟用,必能給予致命一擊。

  陳登聽到父親如此鄭重,知事已到關鍵時刻,當即拜道:“兒謹記!”

  ……

  水潤萬物,雨生百穀。

  自打之前一聲春雷開始,已經下過好幾場細雨。

  春耕之即,雨貴如油,可對於成公英等人來說卻絕非好事。

  連續陰雨使得道路變得泥濘不堪,行進艱難,雖有蓑衣卻也難抵連綿細雨,所有人的衣服皆已淋濕,瑟瑟發抖。

  看著陰暗的天氣,雨勢一時難停,成公英喊來管亥吩咐道:“雨勢不減,衣皆淋透,且派人去前方打探,查看有無避雨之所,先行休息一晚,待明日雨小再行趕路不遲!”

  雖然成公英等人是跟在彭家商隊之中,但因得彭埜吩咐,故一路走來如何行事,皆由成公英作主。

  “諾!”管亥聽令當即喊來兩名先登死士,命二人前去打探。

  大約一刻鍾左右,二人返回,對成公英稟道:“報先生,前方數裏發現一處殘破舊驛,足以供眾人避雨!”

  因怕暴露身份,故一路行來士兵皆稱呼成公英為先生。

  成公英聽稟大喜,急忙催促隊伍加速前行。

  眾人急行數裏,果見一處殘驛,想來因逢戰亂,故乃廢去,然雖破敗不堪,卻足夠寬敞,可以避雨。

  眾人大喜急忙進入,舊驛內房間頗多,然多為破漏,成公英命人挑出數間能避雨者,簡單打掃,而後安頓貨物馬匹,這才生火燒飯,烘烤衣物。

  因為天氣潮濕,生火不易,待一切弄好之時,天色早已暗下,眾人簡單吃過晚飯,又接些雨水燒開,一邊烘烤衣服,一邊喝著熱水暖暖身子。

  正烤火間,忽廟門之外站崗的士兵進來稟道:“報先生,門外趕來一夥行人,欲同借舊驛避雨!”

  成公英聽著外麵絲毫不曾減弱的雨聲,問道:“是何等樣人,人數多少?”

  “約十數人,似是趕路人家,於內有一輛曖車,料有女眷!”

  成公英聽完輕輕點頭,似此應無威脅,開口說道:“允其進入,院內尚有空房,令其自行收拾可也!”

  士兵領命而去,不多時,便聽到院內傳來悉悉索索之聲,想來正在打掃收拾。

  成公英想了想喚來管亥,吩咐道:“天氣潮濕,生火不易,其中尚有女眷,可取些火種送去,吾等同為他鄉異客,理應相互照拂!”

  一旁孫乾聽完,麵露微笑,讚道:“出門在外,相逢即緣,理應如此!”

  管亥見二位先生皆如此言語,當即應諾,取了些明火親自領人送去。

  成公英並未多做理會,與孫乾相對而坐聊些閑話,二人正說間,管亥再次進入,對成公英恭敬稟道:“報先生,吾已按吩咐將火種送去,對方大為感激,其中一人隨吾同回,親來感謝!”

  成公英聽完與孫乾相視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