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店麵裝修完成
作者:慕夏      更新:2021-03-30 19:37      字數:2137
  初春的靜川府,春風還有些冷。這幾天在忙著裝修鋪麵,要來來回回搬木材,宋伊人總指導,四個年輕木匠根據她的要求進行操作。柳氏和左燕秋知道後,執意 要來幫忙,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

  “衣服穿少了?”左燕秋很關心。

  宋伊人搖頭,這個季節雖然還有些冷,但她穿得暖和,並不感到冷 。

  左燕秋笑著說:“那就是有人念叨你,才會打噴嚏。”

  一個多月的忙碌,成衣鋪終於按宋伊人的要求裝修出來。大門和窗戶最亮眼,她沒有用傳統木格窗,木門,而是木質外框上嵌入整塊的透明玻璃。

  這種大膽的裝飾風格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玻璃這種東西,在大越國還沒有被普通百姓認可,隻有極少數王公貴族家才會用,一來因為價格確實貴 ,二來這種西洋的東西,老百姓不敢用。

  宋伊人做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她是民間第一個敢用玻璃的人,站在外麵,就能地看清裏麵的一切,還能隱約看到自己的影子。當然,這個時代的玻璃不像前世那麽透亮純粹,更像瓶底,這已讓老百姓又好奇又有些害怕。

  她要把成衣鋪打造成前世那種高檔時裝店,既然是高檔定位,那就要與眾不同。室內一年四季要求恒溫,顧客上門可以試穿衣服。夏天試衣不會有汗,沒有粘黏感, 冬季脫衣也不所被凍著。

  夏天好辦,可以在窖裏儲存冰塊,天太熱時,取出來放店裏降溫。冬季取暖,她在店鋪是做了暖牆,這樣既幹淨又暖和。

  店內四周衣櫥色調以原木色為主,衣櫥背景牆不像世前有電燈,光線暗時打開燈就好。為了增加店鋪的的明亮度,她通過韓玉才買了一批西洋水晶做裝飾, 整個店裏亮光閃閃。

  材料有限,宋伊人隻能盡自已所能,在有限的材料和資金裏,爭取裝出最好的效果。

  見多識廣的韓玉才第一眼也被驚豔,他因為生意去過西洋,也跑過西域,見過一些國家的室內裝修,都有自己的特色,雖然驚豔,但總缺少內涵。宋伊人這小小鋪麵,大越風格與西洋風格想結合,讓人感到舒適溫馨,進了門就不想空手出去。

  他越發感到宋伊人是個迷,她一個末見過世麵的農家女子,不但會說一口流利的西洋話,還懂西洋裝修風格,難道有些人真是天材,生來就什麽都懂?

  店鋪裝修比預計早一個月,這一個月她不能閑著。

  “我算了一下,這個店裝出來,花了7000千兩銀子。”

  宋伊人給柳氏算帳。

  “你手裏現在還有多少銀子?除了1000兩鋪麵租金。 ”

  宋伊人準備了11000兩銀子開成衣鋪,預計裝修鋪麵用 6000兩,實際用了7000兩,流動資金隻有3000兩銀子,她準備用這3000兩再進一批春裝,用錢生錢,才能積累更多財富,鋪子開業時,進衣服的錢也夠了。

  這些資金裏還有抵押 那副 《春日百花圖》的銀子,也就是說還有左燕秋的一半投放入,相當於合作生意,她必須要把一切都計算好,不能動用本錢。

  尹諾在韓玉才那裏當學徒,他抽空在商行打零工,每月的學費,吃喝住宿自己就掙出來,不用宋伊人再花錢,穿衣洗漱等花不了多少銀子,可以忽略不計。除此之外,柳氏和左燕秋給人洗衣,賣繡品賺的銀子夠一家人的日常花銷。

  宋伊人的短期目標是,開張後半年之內進行一次分紅。畢竟在左燕秋心裏,永遠都是寄人籬下,等左燕秋手裏有了足夠的銀子,她們母女就不會再有顧慮。

  這段時間,宋伊人計劃進一批春裝賣完後再下一次江南,這次她準備把她娘也帶出去走一走,讓她見見世麵,一路上也是個伴。

  宋伊人收到一封祁川的信。

  “......伊人,棗和小米、藥材都已收到,身穿你寄來的春裝,溫暖的不隻是身還有心。棗很甜,小米煮粥很香,你說對胃好,我便每天早晨熬粥喝。想到是你給我的東西,我自不會與他人分享。另外,不管聽到外麵有任何傳言都不要相信,我祁川的妻隻有你,一生一世一雙人!我人在京城,心卻早已飛到你身邊,無時無刻不想你,京城事多,不能去靜川相守,夜夜夢裏與你相見,依舊不能解相思之苦,什麽時候與你再相見......”

  平時他都是用飛鴿傳書表達心意, 這次專門寫信來,想也知道他是專門為解釋那件事。

  看得出他盡量讓語言看起來正經,但戀人之間,他炙熱的感情通過字裏行間溢出來。這種炙熱感染了宋伊人,之前的猜測也罷,失望也罷,統統都被這封信治愈。愛情讓人心年輕飛躍,宋伊人覺得她渾身充滿活力。

  韓玉才也帶了好消息,接到府衙下達的文書,由織造坊舉辦的技藝比賽也被提上日程。 從村到縣到府再到京城一層層選拔,最後由府衙選好最終參賽作品送京城做最後的比賽,參賽的人要跟著作品一同入京。

  算算時間,最快也得一個多月,那時候成衣鋪也已開業,如果作品入選,她可以陪左燕秋入京,正好能去見祁川。

  眼下要做的事,是盡快進一批夾衣春裝,最適合乍暖還寒時節穿,順便也給成衣鋪開業做宣傳。宋伊人給楊素一飛鴿傳書,說明要的款式及要求。

  在春裝到達靜川府,她不能閑著,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要做。蘇靜前幾日約她喝茶,說朝廷在民間廣下英雄貼,找一些能工巧將建造戰船,陳鋒接到下傳文書,蘇靜問她有沒有興趣。

  宋伊人當時就動了心思,她學木工就是為了學以致用,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為何不參加 ?做為一個前世的靈魂,不用她自己找靈感動腦子,用一用曆史上成功的戰船都能解決問題。

  書到用時方恨少,她慶幸前世把自己逼成一個全能的人。除了工作,她最大的愛好就是研究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