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9章 李、郭亂長安
作者:莫名一遇秋月      更新:2022-06-08 16:54      字數:3181
  此人就是一直在司隸隱居的賈羽,此時董卓一死,他賈羽就耐不住寂寞蹦了出來,來到李傕、郭汜大帳中,與之陳說利好,將打算回鄉歸隱的李傕和郭汜勸了下來,並教其整合西涼兵馬,兵圍長安,逼天子殺呂布和王允。

  李傕和郭汜一聽也覺得在理,就如賈羽說的,如果他們兩回放棄軍隊回涼州去,那隻需一小吏就能將他們拿下了,而此時若能兵圍長安,逼天子下詔,詔罪呂布和王允,然後入得長安城,劫持天子,那他們不就能成為下一個董太師?

  一想通關節後,李傕、郭汜就連忙收攏軍隊,拜賈羽為軍師,率領十六七萬西涼精銳包圍長安。

  一見長安城北圍,王允也有些亂了,連忙與呂布等一眾文武商討對策。

  可惜此時長安成長隻有當年從洛陽帶來的北軍兩萬,加之呂布旗下的並州狼騎一萬餘,與之城外十多萬身經百戰的西涼大軍完全無法相比,所以商討來商討去的,最後還都得不出一個所以然來。

  最後呂布隻得建議讓他引並州狼騎出城駐紮,與長安守軍以為犄角。

  王允也不太懂軍事,加之呂布手下都是騎兵,更擅長野戰,也就應了。

  待呂布引兵出了長安並在城外十餘裏一處丘陵上駐紮後,張遼和高順就入賬求見。

  揮退左右後,呂布就率先開口說道,“文遠、公義(高順的表字曆史上沒有記載,羅灌水也沒有杜澤,所以莫名就原創了。)你們是不是奇怪我為什麽要出長安?”

  張遼和高順相視一眼後,張遼拱手說道,“確實如此,有長安城牆為依托,我軍還有一絲希望守住長安城。”

  “文遠,今天子如何?”

  被呂布如此突然一問,張遼卻是不知道如何回答才好。

  呂布搖了搖頭,然後長歎一聲說道,“若我所料不錯,那李傕與郭汜必然逼天子罪詔我與王允,你們說,到了那個時候,我們還有活路嗎?”

  高順和張遼麵麵相覷。

  呂布再說,“天子雖然年幼,卻薄恩寡義,或說天家無情吧,此時李、郭引軍十餘萬包圍長安,根本不需要破城,隻需要幾番攻打,那天子協定心驚膽戰,到時候李、郭二人隻需要打著為董卓報仇,隻誅賊首的口號,那天子必然為了自保而下罪詔,到時候士人王允常不能自保,更何況我等武夫?再說了,長安城內府庫的糧草不多,連年欠收,不易久守,若李傕、郭汜長期圍城,我等不戰而亂也。”

  聽呂布如此一說,高順和張遼都是一震,驚的是自家主公居然如此…精明果斷?!

  呂布也不理會張遼和高順的反應,並說道,“去吧,讓將士們包餐整甲,待長安有變,我等往函穀關退去。”

  “主公,那函穀關在張繡手上…”張遼遲疑了一下還是拱手說道。

  “放心,先生和師傅已經安排好了。”呂布也不惱,輕笑著說道,“你們雖是我心腹,卻更勝兄弟,我不會害你們的,就不要多問了,時機到了你們就會知道的。”

  “諾!”被呂布如此一說,張遼和高順臉色都露出了激動的神色,並拱手行大禮而退…

  次日,李傕郭汜大軍壓上,連番強攻長安,長安城中守軍死傷摻重,不過卻艱難地守了下來,而在強攻長安的同時,李傕和郭汜還引十萬大軍圍殲滅呂布,不過並州軍強大,卻占不了多少便宜,隻是呂布兵少,多番苦戰皆憑著呂布驍勇而得勝,但其部下甲士卻越戰越少,連戰數日,呂布也知道不能再拚下去了,正要引兵退去之時,忽聽長安城內董卓餘黨李蒙、王方作亂,裏應外合,開了城門,西涼軍馬一擁而入,長安城破!

  聞得長安城破,呂布連夜整理兵馬逃往函穀關,函穀關守將張繡雖不出迎,卻讓人開城門任由呂布軍離去,隨後張繡就上報李傕、郭汜,言明呂布驍勇,不可和其做困獸鬥,教其離了關中方可。

  李傕、郭汜接到這番上報頓時大怒,並尋來張濟要問責一番,不過卻被賈羽攔住了,“兩位將軍,那呂布雖一匹夫,卻武勇無雙,若在函穀關與之死鬥,必驚動右司隸袁紹,若袁紹乘機入關奈之如何?”

  李傕、郭汜不言。

  “今太師西去,西涼大軍唯兩位將軍為首,然張濟在西涼軍中名望不低,若欺之,西涼軍將士必然多有不服啊。”

  李傕和郭汜細細一想,也知道賈羽說的在理,也就不再糾結這事情,並問計賈羽,接下來怎麽辦。

  賈羽淡然說道,“報公仇,清君側,挾天子,令諸侯!”

  ‘報公仇’就是為董卓報仇,這是為了安西涼軍的軍心。而‘清君側’就是排除異己,至於‘挾天子,令諸侯’就不用多解釋了。

  李傕和郭汜聽了後大喜,連忙引軍入皇宮…

  初平三年秋,李傕、郭汜亂長安,司徒王允、太常卿種拂、太仆魯馗、大鴻臚周奐、城門校尉崔烈、越騎校尉王頎皆死於李、郭手上,溫候呂布率部出函穀關投了袁紹,袁紹雖不喜呂布為人,卻將其收留,讓其率本部人馬屯河南宜陽,威壓兗州陳留和豫州潁川。

  李傕與郭汜自得天子與長安後,所做更甚於董卓,欺淩天子,殘虐百姓無度,左司隸一時之間哀聲連天。

  就在此時,西涼馬騰、韓遂二將引軍十餘萬殺奔長安而來,聲言討賊。原來二人先曾使人入長安,結連侍中馬宇、諫議大夫種邵、左中郎將劉範三人為內應,共謀賊黨。然而侍中馬宇做事不密,被李傕發覺,三人皆被株滅滿門,隨後李傕和郭汜更是帶甲入宮,厲罵天子要謀害功臣雲雲,更要拔劍弑君,還好賈羽出言攔了下來。

  李傕不悅,不過也作罷,連忙召集郭汜、張濟、樊稠商討對策。幾人商討幾許不得其所,隻得問計賈羽,賈羽言馬騰韓遂行軍急速,必糧草不多,加之內應已死,我等隻需堅壁清野即可退敵,待敵退之時追殺,即可建大功。

  李傕和、郭汜遲疑,部將李蒙、王方更是不信,堅持要引兵殺馬、韓。

  賈羽不言。

  李蒙、王方立下軍令狀引一萬五千人馬為先鋒與之廝殺,隻是一陣,李蒙、王方陣前被馬騰之子馬超斬殺,餘軍皆被殺散。

  李傕郭汜大驚,隨後也聽從賈羽之言,大軍回城,堅壁清野。

  馬騰韓遂聯軍連攻月餘,皆不得其果,見奔襲不成,糧草所剩無幾,內應又被殺了,商討一番後就退兵去了。

  而李傕和郭汜此時也想起了賈羽先前的話,也就連忙派兵追殺,可卻打敗而會,折損了數千兵馬。

  李傕和郭汜當然大怒,來問罪賈羽。

  賈羽卻淡然地說道,“之前我言,我軍不出,是為示弱於敵,若敵軍無糧退去,必然覺得我軍懼怕敵軍軍勢而不敢追,也就必定無所防備。而先前有李蒙、王方持勇而出,讓敵軍知道我軍勇氣,敵軍這個時候退去必然擔心我軍偷襲,這才讓將軍兵敗也。”

  李傕和郭汜聽了後麵麵相覷,不過賈羽又說了,“兩位將軍此番可攜精銳騎兵再追殺一番了,必能建奇功。”

  李傕和郭汜不信,不願引兵去追,隻有張濟深信不疑,引萬餘騎兵追殺馬騰韓遂大軍,此時馬騰韓遂以為再無追兵,就放鬆警惕了,被張濟引軍一通奔襲,殺的潰不成軍,一戰斬首萬餘,自己才損失千餘人馬,所得軍械器具無數。若果不是馬超和閻行驍勇,硬是先後挑了張濟兩名部將,驚退了張濟,可能此戰斬獲更多。

  張濟的大勝而歸卻是讓李傕和郭汜方信賈羽先見之明,正要重要賈羽之時,卻聽聞賈羽掛印而去,不知所蹤了…

  在長安烽火連天的時候,冀州鄴城卻一片喜慶,皆因征北將軍收義子一事。

  四州軍民雖然對自己將軍無後一事多有擔憂,不過卻不敢明言,現在將軍收假子也算是一種安撫吧。

  此事在征北將軍一眾幕府看來,雖然是假子,但是起碼也算是半個繼承人,如果真有什麽意外,偌大的征北軍府也不至於一下子就分崩離析。

  當然,這是從長遠來看,就近而言,天下諸侯不好駁瀟征北的臉麵,幾乎都派出使者來道賀,就是長安李傕和郭汜也派人來了,畢竟此時征北軍大將鞠義和華雄正引兵八萬屯於上郡,虎視左司隸呢。

  李傕和郭汜為了安瀟征北的心,不單隻派人來道賀,還以天子之名冊封瀟文遠為驃騎將軍,總領並、幽、冀、青四州軍政。

  這個封賞也算是有些根據的,因為第一個被封為驃騎將軍的人就是西漢名將霍去病,而霍去病之所以得封也因為其打敗匈奴,而現在南匈奴被瀟文遠虐的連大氣都不敢喘,還震懾了塞外諸族,所以李傕和郭汜聽了幕僚的建議,就用驃騎將軍印來籠絡瀟文遠了。

  理所當然的,這種封賞瀟文遠樂意接的,至於到時候要不要打長安,那就到時候再說了。

  打發了那些所謂的天使後,離認子大典也沒幾天了,整個鄴城此時熱鬧非凡,同時其它各州諸侯的使節也幾乎都到來了…